笔趣阁>军事历史>明医天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我有一计

“先不说法子,下官先请教大人一件事情,那个游七,您准备怎样?打几下就算了?”张佑问道,有点欲擒故纵的意思,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他并不希望张居正就此放过游七,这并不仅仅是因为他小心眼儿,更多的,还是为了张居正的名声着想。

张居正眉头一挑:“依着你,又当如何?”

张佑没说话,而是伸出右手,并指为掌,轻轻的向下虚切了一下。

这个手势的意思三岁小孩儿都明白,张居正霍然动容:“太过了吧?此人毕竟跟随本官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就这么杀了他,怕是会寒了底下人的心。”

他说的是心里话,俗话说的好,屁*股决定思维,底层草根只知道羡慕高层人士外表的风光,很难理解他们的苦处——论权势之盛,有明一代,无出张居正之右者,但他所面对的局面也是数的着的复杂。

世庙刚愎自用,沉迷修行而不可自拔,搞的天*怒人怨,民不聊生;穆宗倒是个老好人儿,惜乎好*色如命,不光美女,靓男也不放过,最终因多服虎狼猛药,中道崩阻。这两位皇帝前后衔接,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国库空虚,机构臃肿,贪腐成风,民怨重重,海瑞更是抬着棺材上朝,对世庙直言:“天下人不直陛下久矣!”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张居正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他联合老师的敌人高拱把老师从首辅的位置上拉了下来,又联合冯保及两宫太后将继任首辅高拱赶出京城,这两人可都是对他有大恩的人,但为了实现心中的夙愿,他却不得不选择了背叛。

他终于掌握了大权,也终于将风雨飘摇的大明带出了泥沼,但他所付出的,也是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

需要他操心的事情太多了,久旱逢雨,可能对当地的老百姓来说是好事,他却不得不担忧原本就多雨的地方会不会发生水灾。瑞雪丰年,其他人躲在暖呼呼的屋子里赏雪行乐时,他想的确是这么大的雪,会不会有贫民被冻死。

他学究天人,通古识今,深知自古以来功高震主的人多无好下场,所以地位越高,权势越盛,越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恐落人口实,种下祸根。

但他不是千手观音,也需要帮手,需要帮手,就得考虑别人的想法:李成梁送来了辽东特产,第一次板着脸拒绝,第二次呢?第三次呢?一直拒绝,李成梁会不会多心?戚继光送来了美姬,收不收?不收,戚继光不光是他的属下,还是他的朋友,普通人之间送个侍妾都是正常不过的事情,不收岂非太不近人情?

是,游七胆大妄为,坏了他的规矩,但却也不能因此抹煞他的功劳。打断腿给他个教训也就是了,就这么杀了,底下人会怎么想?

张佑很聪明,一下子就从张居正的话语里猜到了他的顾虑,点点头:“好吧,大人考虑的也有道理,不过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下官不过是给大人提个醒吧。”

“嗯,不提他了,还是继续刚才的话题,适才你说有个想法……?”

张佑微微额首:“说这想法之前,下官想先问大人一个问题,大人柄政朝堂,权威无两,依靠的是什么?”

“靠的当然是陛下的信任,”张居正感觉张佑不可能无的放矢,所以,明知这个问题十分白痴,仍旧回答道,接着又道:“不过刚才你也说了,陛下年岁见长,又因为某些事情和本官生了嫌隙,尤其是去年孙海客用之事,本官万不该逼他下罪己诏,后来后宫有信,说李太后生恐陛下不知悔改,甚至拿《汉书·霍光传》给他看……”

说到此处,他仍旧忍不住动容,露出一丝惊惧之色,同时也有些疑惑,这些话他从来就没对人说起过,怎么稀里糊涂的,就跟张佑说了呢?

张佑微微一笑:“下官觉得,霍光其人,并不值得大人深究,倒是历经七朝的郭子仪,大人该好好研究研究。”

“郭子仪?”

“对!”张佑重重的点了点头,知道张居正不可能不了解此人的事迹,所以并未多言,而是说道:“下官的法子,便是由此而来。大人可知您与陛下的根本矛盾是什么吗?是权利。大人不妨回忆一下自己年轻的时候,是不是也如当今陛下一般,感觉没有什么事情能够难倒自己?陛下如今就是这样的心思,他可能感觉,要是让他自己亲自掌管这个国家的话,一定会比大人您掌管还要做的更好。而大人您呢?恰恰是挡在他掌控一切前最大的绊脚石……”

“本官已经上疏数次,祈求告老还乡,陛下不允,两宫太后也不允,本官又能如何?”

张居正显得略有些急切,隐隐间还夹杂着一丝委屈,张佑瞧的不禁一笑,说道:“您觉得陛下是真的离不开大人您么?错了,不是陛下离不开您,也不是两宫太后离不开您,而是您居功至伟,他们怕引人诟病罢。又或者,这其实根本就是对您的一种试探!”

“试探?”张居正从来没有想到过这一层,倒不是张佑比他高明,实在是他身处其中,一叶障目而已,如今被张佑一点,登时醒悟过来,面色大变,道:“若果如你所料,那本官岂非已然危险至极?”

“何止是危险至极,不是下官危言耸听,大人信不信,只要一个处理不慎,霍氏家族的遭遇就是张家的前车之鉴!”

说到这儿,张佑停了一下,尤恐张居正不信邪,又道:“别忘了,为了推行您的改革大计,近十年来,您所伤害的,可是


状态提示:第一百二十五章 我有一计--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