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穿越重生>重生之征战岁月>第两千零五十八章 被文火慢炖的关东军

四月九日的远东地区战场,打得血肉横飞,南次郎大将指挥的日本关东军一百八十余万部队,在回撤东北地区的途中,被苏联远东方面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远东苏军总指挥朱可夫大将,指挥的苏联远东方面军、贝加尔湖方面军、外兴安岭方面军四百五十余万兵力,团团合围在布列亚山脉和库坎山脉之间的平原地带。

而苏联贝加尔湖方面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格雷加里夫大将,指挥的五十余万兵力,攻占了比罗比詹和哈巴罗夫斯克两个要点,切断了关东军南麓出口的退路,等于是关死了关东军退回东北境内的大门。

从四月五日开始,关东军总司令官南次郎大将,命令关东军三个军的部队,不计伤亡,昼夜不停的猛攻比罗比詹和哈巴罗夫斯克两地,试图打开缺口,布列亚山脉和库坎山脉之间平原南麓,整日炮火连天。

关东军士兵的确悍勇,不怕死,可苏联贝加尔湖方面军的火炮,也不是摆设,司令员格雷加里夫大将,打定主意,绝不主动出击,依托坚固的工事固守,充分发挥炮火的威力,在关东军士兵冲锋的路线上,炸成一片火海。

激战到四月八日,攻击的关东军士兵,伤亡已经超过七万余人,罗比詹和哈巴罗夫斯克外围苏军阵地前的冰冷的土地上,到处都是关东军士兵僵硬的尸体,枯黄的草原,被关东军士兵尸体的鲜血,染成触目惊心的暗红色,阻击的苏军部队,伤亡也达到了四万余人。丢下这么多的尸体,关东军连两处要点的边儿,都没摸着![

而在平原的北麓,朱可夫大将指挥的苏军主力部队,也不急着冒进。采取稳扎稳打,稳步进的方式,几百万苏军部队,如同一股涨潮的海水般,齐头压过来。

遇到关东军的一道阻击线,就以优势的兵力。分段切割包围,然后,一口口的吃掉,朱可夫的打法很明确,逐步掉消耗关东军的有生力量,等到战斗打到差不多的时候。再来致命的一击,最后全歼日本关东军于两山之间的平原地带。

朱可夫的指挥手法,的确老道和狠辣,慢慢的放干关东军的血,如果攻击过猛,关东军困兽犹斗,不惜一切代价。往南麓出口方向突围,格雷加里夫大将指挥的部队,未必能挡得住,最好的结果,也会跑掉一部分日军士兵,求生本能支配下的士兵,是可怕的,日本关东军士兵的战斗力,本来就不容小视。

所以,朱可夫采取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并不紧紧压迫,始终给南次郎大将一丝希望,让他觉得,有机会打开南麓的出口,退回满洲境内。而不是孤注一掷的拼命,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情,朱可夫还是懂得的,麾下四百余万大军,有的是本钱和关东军耗下去,己方主攻,占着很大的便宜。

至于时间上,斯大林同志也没有特别要求,而自己拿出的期限,是十天的时间,现在,不过才过去四五天而已,朱可夫已经能感觉到,关东军的气息越来越微弱,倒在苏军士兵枪口下的关东军士兵,没有四五十万,也差不多,这一片平原上的沼泽地,冰面上,冻上了厚厚一层的暗红色血迹。

从赤塔到战场的后勤补给线,源源不断的将药和物资,运送到前线部队手里,药充足,给养管够,而包围圈内的关东军,却是内粮草外救兵,战局高下立判,再有两三天的时间,最后致命的一击,就快到了!

所以,此时的朱可夫,是充满必胜信心的,相比之下,包围圈内的南次郎大将,却是焦头烂额,犹如困在笼子里的野兽一般。

自从被合围在两条山脉之间的平原上之后,南次郎大将,就有一种非常不好的预感,恐怕关东军要玉碎在此地了,但南次郎大将,却没有绝望,更没有孤注一掷拼光的想法。

全体玉碎容易,只需要自己一个命令,一百多万关东军武士,会毫不犹豫的向苏军发起决死的白刃冲锋,血染远东大地,也会给苏军一定的杀伤,可最终的结果呢,是关东军全军覆没结局,南次郎大将还没冲动到这种程度,他不想让大日本陆军的骄傲,在自己手里终结,那是大日本帝国的罪人。

朱可夫采取的战术,南次郎大将也觉察到了,同样,他也认为这是个唯一的机会,如果朱可夫采取不顾一切,全线压上猛攻的方式,这一场战役,也许早就结束了。

消耗,在令人难耐的时间里消耗,南次郎大将同样觉得,自己有对耗的本钱,而且,本土和天皇陛下,绝不会坐视关东军被苏军消灭掉,大日本帝国承受不起这样的损失。

南次郎大将的判断,非常准确,自从关东军被包围之后,日军大本营采取了一起可以采取的方式,增援被围的关东军,包括国内正在组建之中的远东派遣军,已经形成战斗力的五个师团二十余万兵力,包括朝鲜住屯军的六个师团二十五万多人的兵力,满洲境内的地方守备队,七拼八凑也凑够了三个师团十余万人。

加在一起,也有将近六十万人的兵力,可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本土的五个师团兵力,正在调往远东,可这需要时间,朝鲜住屯军的六个师团,还在路上,有的部队,还在集结之中吗,脚步没出朝鲜半岛,没有十七八天的时间,法赶到战场,可苏联人给关东军这么多的时间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唯一能快速增援关东军的部队,也就是满洲地方守备队拼凑起来的三个师团,但战斗力,实在不敢恭维,平时欺


状态提示:第两千零五十八章 被文火慢炖的关东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