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清末英雄>己卷 第五章 总价2

四亿马克基本就是德国海军一年的军费,也许这个数字对于德国那几个海军法案来说并不见多,但对于中国这样的国家来说已经是天文数字了。并且,按照无畏舰的造价,四亿马克可以造大约八到九艘无畏舰。如果适当的使工期延长,那么这些无畏舰就很有可能在战时编入德国舰队,要是这样的话,那德国海军的战斗力将提升近一倍……亨利亲王眼睛里放着光,他的思维只停留在四亿马克的造舰费所堆积的八到九艘无畏舰上,完全忽略了杨锐说要造的都是些小船。

穿越者可以未卜先知,但是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有轨迹可循,全欧洲的政治敏锐者们都很清楚战争不需要几年就将爆发,差别只是大家判断的时间点不一样——在英法俄三国看来,最佳的开战时间是1917年俄军扩军完成,以及俄竣工(德国将于1916年完工);而在德国看来最佳的开战时间,则是1914年基尔运河扩建工程完工、边境战略铁路建成,以及在奥匈皇帝约瑟夫一世活死亡之前——皇帝已经八十二岁了,一旦逝世,那么德国最后一个盟友奥匈帝国将土崩瓦解。

杨锐知道后世战争的确切时间,而亨利亲王则知道战争大致时间,即1914年到1916年之间。在这段时间内,德军的动员时间只需两个星期,而俄军的动员时间需要六到八个星期。按照参谋部的判断,打败法国需要六个星期,也就是说,德国可以在俄国动员的六到八星期内干掉法国,从而在解决西线之后把军队迅速东调再与俄国决战。这便是德国的战略逻辑。施利芬计划就是六个星期解决法国的计划,可一旦俄国扩军以完成,那么德国将两面受敌。于是,战争必定要在俄国充分动员之前发动成为德国开战的充分必要条件。

幻想着八九艘无畏舰加入德国海军。亨利亲王压抑着激动道:“总理阁下,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只有无畏舰才需要这么一大笔钱。以中国目前的局势来看,建设一支不少于六艘无畏舰的舰队是理所应当的,而据我所知,日本已经确定要建造四艘金刚级无畏舰,加上其本土固有的舰队,没有六艘无畏舰。中国难以在海战中获得优势。”

“不。殿下,我要造的不是无畏舰!”杨锐看着他关切的模样很是不爽,无畏舰的船台期需要两年,两年之后就是一战,其他人不知道时间点,亨利亲王不可能不知道,他这般忽悠自己造无畏舰,简直就是中国花钱造舰,然后给德国免费使用的伎俩,虽然战后德国一定会归还战舰。可是真金白银被他们用个几年,利息就是无数了。不想再和德国人客套,杨锐冷声道:“殿下。如果不介意的话,我希望可以看到你的授权书。”

“当然!”亨利礼貌的答道,随行的役从将授权书递于杨锐身边的李子龙。而杨锐,因为是总理,完全可以代表国家签字,也就无所谓授权了。

德国人的授权书是德中两种文字写就的,德国人准备的很完善,该授予亨利的权力已经全部授予,只是中文版本的授权书上没有威廉皇帝的亲笔签字和印章。李子龙把这一信息告诉杨锐的时候。亨利亲王也发现这一问题,他坦然道:“我很抱歉。因为来的时候非常匆忙,所以中文版本的授权书并没有皇帝陛下的签名和印章。但我可以以全权代表的身份草拟一份声明,保证中文的授权书完全有效。”

“如果是这样的话……”杨锐道,“我可以接受这份声明,并认为授权书是有效的。殿下,既然如此,我们可以开始正式谈判了。但在开始之前我要说明的是,因为没有自有的跨洋海底电缆,从中国发往美洲和欧洲的电报都不安全,英国人监控着一切,这也是我希望殿下能获得德皇陛下全部授权的原因,造舰关系重大,我不希望英国获知这方面的信息。”

“我明白,我明白!”见杨锐这么小心的提防英国,亨利亲王很是亲切,德国在大西洋的数条海底电缆正是为此而设。“如果真的需要想告知陛下,我会通过无线电与柏林进行联络。”

“殿下,无线电也在英国人的监听范围之内,如果真要联络柏林,还请务必多次加密,最好是一次一密。”杨锐很诚恳的道,“这事关中国的国家安全,如果订购舰艇的事情被他国获知,那么中国将承受巨大的压力。”

“当然!我来的时候已经做好万全的准备,”亨利终于想起中国驻德公使的叮嘱,显然,接下来要谈的生意不但数额巨大,而且还牵动着远东原本紧张的局势。

见德国人开始严肃起来,杨锐终于开始切入正题,“复兴会和贵国海军的合作从06年就开始,中间虽然有一些波折,但现在情况要比想象的好。几个月前基尔港的海军人员已经向我报告,多年试验下潜艇的艇型可以定型,所以我们想订造一批潜艇,以用于近海防御。但本着秘密的原则,我又希望订造潜艇的事情不被第三国所知,如果泄密的话,我宁愿自造或者把一部分建造工作放到其他国家。

可以说,是中德两国技术工程人员的共同努力才有现在成熟可用的潜艇技术,我希望把所有潜艇的订单都交给贵国,但我又担心贵国不能按期交付,或者不能严守订造的机密……”

在杨锐否定无畏舰的时候,亨利已经猜到杨锐订造的将是潜艇,这个在复兴会革命成功前就投入巨资的东西。虽然不明白中国人的造舰思想为什么这么怪异而无用,亨利忍者劝


状态提示:己卷 第五章 总价2--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