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懂古董,基本上有两种:文物研究所,博物馆,海关出入境鉴定,在职公务员,及开店的古董商,拍卖会的鉴定师。
文物研究,顾名思义,就是呆在学府馆所里全心全意解读古董信息,分析研究文化价值,社会意义的人,那些是真学霸,一步步走上来,为理想而高尚,为敬业而精微,并视金钱为粪土,值得尊敬。国家明确规定,在职期间,他们不得从事古董收藏,不得涉嫌古董交易,也是贫困的代名词。大家都知道,文物不是“大学一般学科”,生僻,冷门,高难。看阴穴死人死物,胆小莫入,摸冥器,明器,祭器,衰弱莫进,保护砖瓦瓷陶,建筑物,坟墓碑柱,怕事莫来。考古这类学科,从本科开始,就是个神话奇迹的存在。在一个急功近利的社会,文化知识有多大价值,难说。更好的答案是,价格认证。毕竟在社会上存在着广泛的金钱崇拜,看拍卖会的价格就知道了。古董多宝贵啊,千万富翁都在死磕,当然也令诸多人士垂涎,并掀起市井收藏热。收藏潮的背后,就流动着广大民众的发财梦。只有极少数人愿意花费巨大的时间成本去攻读,毕业后就业都转行了,留在文博行业的,那是真喜欢,为了研究学问,享受获得知识和文化的乐趣。
袁秋华是个闲不住的人,不断从香港买回古玩鉴别书籍充电。每周一、三、五的晚上,还去省博物馆里参加一个瓷器鉴定培训班,授课的是省,市博物馆,文史馆的几个老先生,还有从沈阳故宫请来的老师傅,及外地文博单位聘请来的几位老学者。
瓷器是由陶器发展而来,出现在东汉,只有青瓷和黑瓷两种。烧成陶器(窑温700至1000度)、原始瓷器(窑温1000至1200度)、瓷器(窑温1200度以上),三者之间最为重要的区别,那就是温度。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白瓷出现。如果釉里面铁的含量低于1,烧出来就是白瓷;在1在3之间,就是青瓷;超过4,那就是黑瓷。古时候,原料比例与温度都没有办法控制到恰到好处,因此釉色不稳定,有很强的随机性。
唐代,南方代表是来自浙江的越窑,北方的代表是来自河北的邢窑,所以也有“南越北邢”的说法。宋代,“汝、官、哥、钧”都是属于青瓷系,“定”是烧白瓷。钧窑,则在这个基础上,添加了一点儿铜,结果没想到,竟然烧出了渐变的紫红色,人们评价钧窑是“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汝窑之所以珍贵,因其在北宋是仅供宫廷使用的官窑,前后只烧造了20年左右,它用名贵玛瑙为釉,色泽犹如“雨过天晴云pò_chù”般美妙。南宋时就有文献记载,汝窑就十分难得。宋元明清以来,汝瓷都被皇宫深藏,视若珍宝,因此有“纵有家产万贯,不如汝瓷一片”的说法。
青花山水画,始于元代中晚期,当时的釉下青花工艺,已非常成熟,其主要纹饰为松、竹、梅和鱼藻、花卉、云龙、飞凤、走兽、鸟禽等,但也绘有少量的戏曲人物故事图。在明代的青花绘画史中,“官本样”占主体地位。“官本样”即由宫廷制好器型木模,并画好图样,再交由制瓷工匠制作。万历民窑青花装饰图案,山水画追求意境,刻意反映人们内心活动,和情感的需求,画面不但要“好看”,还要有“情趣”。在元、明、清之际,一些精美的青花瓷画,显然是文人画家与瓷窑工匠密切结合的产物。
瓷画以铁为着色剂,烧出来就是青色,铁含量的不同,也会随之形成不同的颜色;以铜为着色剂,则是红色;以钴为着色剂,就是蓝色,青花瓷就是用钴料来画。除了蓝色的青花,还整出了红色,叫釉里红,还整出了红蓝搭配,叫青花釉里红。
广彩生产始于清康熙年间。当时广州工匠借西方传入的“金胎烧珐琅”技法,用进口材料,创制出“铜胎烧珐琅”,后又把这种方法用在白瓷胎上,成为著名的珐琅彩。19世纪初,广彩开始仿照中国缎锦纹样作瓷器装饰,后用金水织地,发展为“织金地”且普遍用于各种瓷器,形成了近代广彩“织金彩瓷”的特点。
康熙珐琅彩、以小物件为主,像杯、碗、盘、碟、壶等,很少有瓶的存在,又被称为“洋彩”。珐琅彩是一种纯宫廷釉彩,制作流程是让景德镇先把器物烧好,但是先不“装修”,送到清宫里面的造办处,让宫廷技师绘画再烧制而成。
雍正粉彩特点是雅致、干净、小清新,用色调柔和淡雅,比例精细工整,瓷身上往往也是一些花鸟彩绘。珐琅彩所使用的颜料,都从国外纯进口。在康熙末期,珐琅彩原料受到影响,在原本五彩的基础上发明了一种中西合并的全新釉彩——粉彩,这个彩既有中国颜料和中国技法,也有西方颜料和西方技法,是个混血儿。
乾隆铜胎掐丝珐琅,又称“景泰蓝”。珐琅的颜料,基本是国画的颜料,源自青金石,孔雀石,绿松石以及各色玛瑙等。珐琅料是将矿物质碾磨成粉末,按照一定比例调和而成,里面包含有硼砂、硅砂、石英、硝石、长石、碳酸钠和用于上色的金属氧化物,釉色质地趋近于琉璃、玉石的自然之色。
景泰蓝的制作过程,大体上是,首先制作釉料,在铜制品的胎型上,用柔软的扁铜丝掐成各种图案焊上,然后再将珐琅质的色釉填充进图案里,最后再进火炉烧制而成。这种金石之色,精美且不褪色!景泰蓝的工艺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