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三国之全球归一>第七十二章 援军到来敌军败

在面对江东等三路联军的拼命攻击,曹铄命令手下死死的守城,在联军几次攻上城楼的时候,都被曹铄亲自带着亲兵给击溃了下去,可以说目前两军都已经拼到了极限,只凭借着一口气在支撑着。

就在联军再一次组织大军攻城的时候,并且是由周瑜亲自上阵领兵攻城双方激战到白热化的时候,远处传来了曹军大旗,只见为首的一将领正是曹休。在曹铄盼星星盼月亮中终于等到了援军的到来,顿时城楼上曹军士气高昂。

而远处的曹休看着联军在攻城急忙率军攻向联军的后方,联军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顿时死伤无数,并且阵势被冲散。

在城楼上指挥作战的曹铄看到这里,也忙组织剩下的曹军打开城门冲杀了过去,面对着陡然打开的城门,联军措不及防,很快就在曹军的两路夹击之下溃不成军。

联军统帅周瑜在看到这个情况之后,顿时明白了,大势已去,曹军援军已到士气高昂,在想攻下武陵是不可能的了,弄得不好还有可能被曹军给截断后路,急忙鸣金收兵!

最红这场武陵城下的血战以曹军的援军来到取得了胜利,联军退回了桂阳、长沙、零陵三军之地防守。

而曹铄自从在攻打益州之后一向面临着的也是多线作战,也是将士疲惫,少有修整。

让曹休统帅3个师的兵力防守武陵,同时开始总结此次的收获。进过这将近半年的战斗,江东取下了长沙郡,军队死伤35000余人,人口增长了15万,交州取下了桂阳郡,人口增长了8万,军队死伤了40000余人,江夏刘备取下了零陵郡,人口增长了8万民众,军队损失了4万。

曹铄这边丢了3郡之地,人口31万之众,军队损失了40000余人,取下了益州98县之地,人口增长了180余万人,除去被夺的人口以及死伤的人口,人口将近增加了150余万人,相对来讲的话在这几路诸侯之中是实力增长最多的一方。

在这之后开始整编收编的各路军队,同时治理麾下的势力,开始大力发展建设,加强各地的经济贸易往来。

同时为了招收人才开始举办第二次科举考试,由于有了前面的一次成功的经验做参照,因此比起上次的准备来讲的话是更流畅了很多。

这次的规模相比上次的来说的话也是要更加的庞大,此次的参赛人口之多是上次所不能比拟的,因为有着上次很多人科举中举成功做官的案列在,让很多上次对科举没有信心的人都有了目标,还有上次落榜之人在经过一年的辛苦努力也希望在这次考试洗刷上次的失意。

以及还有很多因为上次举行的时间紧迫,导致一些路程遥远而没法参加的考生,这次也早早的得到消息做好了准备,提前到来。

当然还有更多的就是经过曹铄这两年的教育制度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开始陆续参加科举考核了!

值得一提的是曹铄的治下在经过曹铄的这两年来的九年义务教育体系,文盲率开始有了很大的降低,由原来的百分之九十五下降到了百分之七十五,并且每年依然还在朝着百分之十的频率下降着。

可以说这两年曹铄麾下的教育部是发挥了大量的努力才有了今天的这个成绩,比同时期的山越百分之九十九的文盲率,交州百分之九十八的文盲率,江东百分之九十七的文盲率,江夏百分之九十五要远远的低很多。

此次曹铄任命的科举主考官是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王璨、徐干、张机、马均等各大学院的院长级别的人物。

可以说目前的这几人随便拿出来一个都是目前荆州的国宝级的人物,他们为曹铄的治下输送了大量的人才。

论质量来讲的话可能没有颍川、鹿山两座书院培养出来的人才多,但是论数量的话这里面随便哪一个每一年培养出来的人才比颍川、鹿山两座学院加起来的总和还要多,绝对每个人都可以称得上桃李满天下,德高望重!

随着时间的流失,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之后,武陵城内迎来了让人满怀期待的第二次科举,这次科举给武陵城的治安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毕竟这里目前离敌军的势力范围太近了,难保不会有敌军探子暗碟暗藏进来进行捣乱或者是准备与外面的敌军进行里应外合攻打武陵。

因此整个武陵城日夜24小时都有重兵把守,不准备给敌人一点的缝隙可钻。而曹铄在手下人才合理的安排运转处理事情下,终于有了可以喘口气的时间了,自从起兵以来曹铄可以说这两年来一直都忙着政务发展实力、打仗。

根本就没有好好的顾过家里,颇有点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风范,面对着家里的两位娇妻,曹铄心里也有着丝丝的愧疚心里,正好这段时间可以轻松一下了,好好的陪陪她们!

面对着两位如花似玉的娇妻,曹铄化为了狼人,抱着二人向着卧室而去,探讨起了造人的故事。

在经过一番颠龙倒凤之后,曹铄看着眼前的两位人见可怜,楚楚动人的娇妻,一股柔情袭上心来,说道“以前我对你们不好,每当我在外打仗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不是我自己的安全,而是你们。

想起你们二人孤单的在家里,心里很不是滋味,势力失去了还可以再建,地盘没有了还可以在打,如果失去你们两位我今生将再无所爱,所以以后我会更加的好好对待你们!

床上的樊氏与刘氏如何听到过这般的甜言蜜语,整个人顿时被幸福冲上了头


状态提示:第七十二章 援军到来敌军败--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