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小人物的英杰传>32.冬日里的烈火

总算是在冬节前赶回了晋阳。

望着熟悉的城墙,李书实突然有了种安心的感觉。

至少比起不得不在许昌与皇帝,与朝臣,还要与外面的诸侯,甚至是与那些地方豪强勾心斗角的曹操,在晋阳的李书实相对而言显然要轻松了不少,至少不需要出征归来一看到城头代表着地名的两个大字便眉头一皱,太阳穴一突,然后便感觉自己头疼似裂,几欲昏倒。

所以说,这种感觉大概就是所谓回家的感觉吧。

一桶热水,洗去满身征尘。一个拥抱,化去满心疲惫。

其实如果单论战事本身,这场发生在平城北部的战斗算不得最激烈,给予李书实的压力也算不上最大,至少当初在西域的时候战场上所要承受的压力比这一次怎么也要多很多。

只是这一次战争结束,李书实依旧感觉很是疲惫,毕竟这一次来自于战场之外的压力是历次战争中最大的,那一个个颇有几分毁三观的对手当真是让李书实多少有些措手不及的感觉。

如何应对那些变化,如何去守护自己得来不易的成果,完全没有了历史作为参考,李书实再一次意识到了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人的不足,无法跟上这变化巨大的世界。

不过所幸的是,有些事情虽然变化巨大,但有的事情却注定不会发生太多的变化。

冬节的时候总是欢乐的,是的,怎么可能不欢乐呢,毕竟今年李书实治下的土地的年景都可以接受,也许有些地方还是遭了灾,但是在大多数地区都保持了平均水准以上收成的情况下,利用以工代赈的方式进行一番救济,不但让百姓过一个还算可以的年,而且也可以趁机整修一下当地的水利和道路,这两样一直被李书实认为是国之根本。

当然。顺便还在荒坡上栽植了一些树木,只不过这种播撒种子的方式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想要看到树林成片的景象怎么也需要一两代人的功夫,所以也难怪有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说法。没有工业化的支持,想要培育出三五年成林的速生林,对北方而言实在是太难了。

今年的关中大地发生了很多变化。

比如原本泛滥于关中的小钱被废止回收重铸,五铢钱成为市场主流的同时,新铸造的直当百大钱开始出现在市面上。成为新的流通货币。

这种直当百的大钱重量是五铢钱的四倍,直径和厚度较之前的汉五铢钱略有所赠,上面有着“直百五铢”的篆文,其表达的含义为这枚直当百的五铢钱,一枚相当于普通的标准五铢钱一百枚,这也就意味着仅仅只是重量增加了三枚五铢钱而已,但币值却相当于百枚五铢钱。

好吧,仅仅只是这么一弄,就相当于强制增值了九十六枚五铢钱,令货币大幅贬值。

按道理来说这样的做法会对市场造成极大的冲击。严重影响到民众生活,但紧随而来的政策却让关中的百姓们并没有觉得自己的生活受到多大的影响,甚至还略有上升——在铸造直当百的大钱同时,根据李书实的授意,并州牧府颁布了一系列的政令,其中对百姓影响最大的大概是这么几条:统一并州军治下主要商品售价,对关键商品实施有限度的公卖制度,确立粮食最低收购价,打击私人铸钱行为,收税必须使用五铢或者新钱缴纳。

第一条和第二条主要是为了确保物价不会出现大幅度波动。避免有人打算对并州军治下进行大规模的货币战争——不要认为中国人的老祖宗不懂经济战,辅佐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的名相管仲就曾经多次利用经济杠杆从而成功让周边小国经济崩溃从而达到不战屈人之兵的结果,而且商人逐利的本性也决定了如果政府不进行干预,自由市场绝对只会走向垄断和混乱。

这个时代垄断因为牵扯到地方的问题并不太好直接解决。只能用一些鼓励性的方式逐步对其瓦解,只是这样的行为方式有些太过缓慢,反正现在正值乱世,李书实就算动用强权也没有什么大问题,反而正好可以再清理一批地方豪强和不听话的商人,奖赏那些听话的人。

另外作为呼吸着天朝的空气生长在天朝土壤上的新一代。李书实对于国家社会主义可是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也许这样的行为会造成臃肿且缺乏竞争力的庞然大物,但若是不能将某些关键产业把持在国家手中,那么受制于人的情况下反而有可能再一次被那些根深蒂固盘根错节的世家豪强们反攻倒算,反正在严厉的检查体系下,短时间内还不会出现太多问题。

而第三条,同样是来源于天朝那集历朝历代经验教训于大成的经验。

之前也曾经说过,叶圣陶老先生那《多收了三五斗》实在是入木三分,深刻至极。如何能够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纵观历朝历代古今中外,这粮食保护价制度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至于某个联盟的农业补贴政策,李书实表示大锅饭的历史事实证明了以国人的聪明才智,钻空子的能力之强可以击垮任何的补贴政策,反而会早就一群懒人。

战争需要粮草支持,李书实可是希望自己治下保证水土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生产粮食,怎么可能会选择那种有很大的可能造就一群懒人甚至是一群怪物豪强的政策呢。

当然,这样的政策绝对不会令那些喜欢囤积居奇的商人满意,可是还是那句话,乱世用重典,如果那些商人敢于跟李书实对着干,李书实不介意让那些商人尝尝国家社会主义的力


状态提示:32.冬日里的烈火--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