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小人物的英杰传>2.静观其变

“孙权和袁方么……这对组合可是有趣得很啊。”

只不过就算再如何有趣,李书实对于这对cp的关注度也不会太高。

比起国外的事情,现在他真正关心的还是自己治下的情况。

因为,从去年冬天都现在,他这里可是积攒了不少的问题急需解决啊。

首先最为重要的,便是去年在战争中不幸战殁的雍州刺史朱儁和雍州将军徐荣两位老将军留下的空缺,虽然在与土偶的战争中并州军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但真正战死的高级军官却并不算多,而这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包括皇甫嵩在内的三位老将军。

这两个职位的竞争依旧激烈,因为很多嗅觉灵敏的家伙似乎已经意识到李书实对关中地区的重视,而且很多喜欢谶纬的人也认为,比起格局狭小的晋阳,关中地区才是真正具有“龙气”的地方,李书实对于关中的开发显然是有着一些特别的意义。

虽然很讨厌这样的说法,但李书实同样不得不承认,这些人说得还是有那么一点点道理。

嗯,只有一点点。

那就是关中的发展空间的确要比晋阳周边地区要宽阔的多,事实上随着并州军的发展,以及并州地区多年的安定,李书实和他的幕僚们已经可以明显感觉到晋阳周边的空间已经无法满足越来越膨胀的人口规模,就算是乡野里的土财主也知道要在晋阳购置一些产业,而这么做的原因并不在于他们想要牟利,仅仅只是作为家族在晋阳的据点,因为你不知道家族什么时候就能出一个人才,在并州的官学里搞出什么名堂。

如果家族真的出现那样优秀的人才而家族却无法提供足够多的支持,这对于家族而言自然是绝对无法饶恕的错误,哪怕并州官学的学生都是住校生,可依然无法制止这种风气的蔓延。

也因为这样的风声,不论是提前到关中抢占地盘,还是对于那些重要官职的觊觎。总而言之,就如同之前的那一轮暗斗一样,这一次的雍州刺史之位同样引人注目。

更别说还多了一个雍州将军,这个职位同样已经不再是当初李书实刚设立时那样无人知晓其职权而无法判断价值。更别说光是品级恐怕就已经能让很多功利心较强的人眼热不已。

这还仅仅只是冰山一角。

经过与许昌方面的商议(与其说是商议,还不如说是单方面的通知),李书实对治下土地进行了又一次的整合,之前不少的想法也在战后与身边人商议之后决定予以实施。

比如拆分原本的凉州,将分离出来的张掖和敦煌两郡。加上以玉门关外的伊吾地区为新的伊吾郡,构成了新的一个州级行政单位,被命名为瓜州。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北方草原的威胁已经被李书实降低到了相当的程度,原本的张掖属国和张掖居延属国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所以李书实全都予以裁撤,而这样的举动对于李书实治下其他地区同样适用,李书实已经下定决心将那些平日里游离于中央的胡人纳入到统治之下,接受汉家军队保护的同时为汉人提供相应的赋税。

这么做并非打算压榨对方,而是因为随着草原贸易的兴起以及商路的拓展。这些属国拥有极大自治权的草原部落拥有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丰富的资源获取渠道,如果不加以限制,李书实可不认为那些人会乖乖待在原地,更不会忘记当初西征时所遇到的种种。

当然,李书实并不会强行扭转那些草原胡人的生活习惯,让那些习惯在马背上生活的人拿起农具,别不别扭先不说,他们真的有技术管理好那些农作物么?

所以李书实决定引入部分民族自治制度,以张掖居延属国为核心所新设立的西海郡虽然看起来与其他的郡县没有什么区别,但事实上西海郡的全名是西海民族自治郡。除了军政一把手是汉人,或者汉化的胡人,其余职位还是会优先考虑那些胡人,与当地最大的几个胡人部落对其本民族习惯进行商讨后予以承认。在与大汉的律令与这些习惯冲突的地方将会以民族习惯为优先选择,剩余的诸如赋税、驻兵之类的权力则被由国家控制。

如此一来,那些原本属于部落的武装将会有半数遭到裁撤,投入到畜牧业的新工作之中,为中原尚还比较原始的工商业提供原材料,又或者加入到往来的商旅之中。

如果实在是不愿意放弃刀枪。又无法留在驻军当中,前往西方做一名开拓骑士也不错。

当然,西边的情况有些过于复杂,对于一些初出茅庐的小伙子而言那里既是发财的天堂,却也同样是走向死亡的坟墓,所以如何抉择全看自己。

就这样,伊吾郡、敦煌郡、酒泉郡和西海郡便成为新设立的瓜州的组成部分。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条丝路将会产生的巨大效益,所以除了某些内部人士,这里的争夺并不激烈——这当然是和雍州相比,事实上两千石的职位又怎么可能不让人动心呢。

瓜州刺史和瓜州将军都是对西域事物了解颇深的人,韩浩曾经在西域都护府下挂职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而作为敦煌太守的华雄升任瓜州将军更是水到渠成,无缝连接。

至于华雄空缺出来的敦煌太守的职位,李书实也顺势将敦煌县县长颜泽给升了上去,这位当年支援一穷二白……这么说似乎有些过分了点,还是换成一文不名比较合适,不管怎么形容,总而言之当时的李书实可是被各个世家豪强抵制个够


状态提示:2.静观其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