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仙侠修真>蒙山军>第十七节末日四

10月15日,下午三时,胶南,日本山东派遣军总司令部。

寺内正毅率派遣军总司令部机关到此不过两个小时,同样是占据了中学校——胶南中学。新中华在推行教育方针以来,山东是贯彻执行走在最前面的省份,基本实现了一县一中学的目标,而且大部分县份都高标准地新建了中学校。胶南中学却是在孔庙的基础上改建的,没有新式楼房,大片古色古香的旧建筑掩映在参天松柏间。

这里本是派遣军后勤司令部所在地。由于大批人马的进驻,本来很是宽敞的学校显得拥挤了。来去匆匆的参谋后勤人员都尽量放轻了脚步,急转直下的战局给派遣军司令部笼罩了令人窒息的气氛。

因为国内即将派出援军带来的喜悦像肥皂泡一样破碎了。诸城方向突然杀出的两支华军精锐分别冲着胶县和胶南冲来,冲着胶县的那股击败了第19联队,将这个在青岛要塞前已经损伤了筋骨的野战联队打的溃不成军,胶县危在旦夕。负责指挥清剿行动的大西参谋长一面下令司令部退往胶南,一面将从第3师团调出的第6联队调往胶南,掩护司令部的撤退。

面对危局,大西少将也顾不得许多了,强令参谋们将寺内正毅大将“绑架”出胶县,自己留在胶县指挥两个联队抵挡蜂拥而来的华军。

寺内大将虑及面子问题。坚决不肯撤离胶县。在北线两个师团基本被围(24旅团尚属自由),南线第3师团也落入了钳网的时候,自己却狼狈不堪地逃亡胶南靠近海岸保命。不仅令海军增添了攻击陆军无能的话柄,而且将彻底断送自己在陆军中的地位。仗打到这个地步,与其逃到胶南再剖腹谢罪,还不如战死在胶县呢。所以寺内摆出陆军大将、帝国伯爵的架子,坚决不肯撤退。但大西却不能让帝国陆军大将战死疆场,那样的话不仅丢尽了帝国的面子,而且会使包括自己在内的一大批将佐倒霉。就算免于军事法庭的追究。在陆军的前程算是彻底完了。所以大西不顾尊卑,强令将司令官护送出城。

就在寺内尚未离开胶县时。另一个坏消息又到了。一股兵力不详的华军出现在胶南县西南,与日军的打粮队交火,这个消息令寺内心胆俱裂。如果胶南被夺,派遣军的后方基地就被摧毁了。搞不好连第9师团也被兜入网中。即使援军抵达也没有意义了。寺内不再“矜持”了,急匆匆率司令部撤往胶南,并下达了给第9师团的命令,命令已经撤下来的18旅团火速占领胶南,确保胶南不失并牢牢将胶县——胶南道路控制在手中。

第1师主力对胶县及胶南的出击打乱了日本山东派遣军司令部的应急计划。在接到国内关于紧急增派援军(第11师团)的通知后,派遣军司令部制定了试用援军扭转战局的方案。决定将援军试用于南线,以第9师团控制青岛,阻止青岛守军的出击;以援军为主力沿着当初第3师团的攻击路线前进,首先救出第3师团。然后一路向北打,将中国人精心设计的圈套一个个解开。攻守将逆转,占领济阳乃至济南不是梦想。

大西乐观地估计。第11师团将是决定性力量,支那军已投入的部队和我们一样,经过二十天的苦战早已精疲力竭,第11师团的投入将彻底改变战场形势。大西甚至说出这样的话,在一场大型会战中,那怕一个营的新锐力量投入都会对战局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何况是整整一个师团呢?

但需要时间。第11师团正在集结补充兵员及武器弹药,加上海运的时间。至少还需要一周方可抵达胶州湾。所以,派遣军严令各部日军坚守待援,以争取时间。

大西及寺内当然考虑到了华军的增兵,所以给国内发了一封战略性质的建议电,用一切手段阻止支那人对山东战场的增援!战役经过二十天的发展,所有轻视华军的态度早已烟消云散,如果华军再向山东派遣援军,哪怕只有一个师,局面都将不可控制!

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华军竟然在诸城一线隐藏了一支强军,已经证实该部的番号是第1师,蒙山军的起家部队,华军三大主力之一。这支部队的突然杀入,彻底打破了日军的迷梦,如果胶南被攻占,第11师团将被隔离在战场之外,等11师团突破阻拦,外线日军怕是已经完蛋了!

寺内大将进入胶南时已经听到了西南方向猛烈的炮击,第18旅团已经与支那军接火,他立即召来第18旅团的指挥官,当面了解了战况,通讯问题总是那么令人头痛,与18旅团的有线电话尚未接通,电报又说不清寺内想知道的情况,只能将人召来了。

来的不是旅团指挥官,而是一个少佐参谋。这在军令森严的日军中是很罕见的。可以证明寺内的威信已经下降到岌岌可危的地步了。寺内顾不上面子,立即听取了那个少佐参谋的汇报。

情况很严重,18旅团作战参谋报告了情况,当面支那军不少于一个旅,战斗在距胶南十余公里的地段展开,旅团占领了几个村庄为支撑点,支那军的攻击很猛,战斗正在激烈进行中。

这个不消说,炮声已密集的分不出点,向西南天际滚过的沉雷。

18旅团说起来是一个旅团,但其19联队早已调出,其余部队在青岛要塞碰的头破血流,实力已经严重下降,算上直属部队,可战之兵不过3500,而对手的兵力火器都强的多!

“立即收集所有兵力交给18旅团!务必挡住支那人!”寺内对参谋主任下达了命


状态提示:第十七节末日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