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仙侠修真>反转修真时代>第194章 形意拳法

常乐一直,是以形意拳应敌,这形意拳,本来就是循天地之大端,与造化之原理,而创造出来的。

盖天地之辟于一无气也,万物之生于无知,形意之成本于无意。

盖无意极生有意,意诚心正乃至于静,静则察候六脉溶下二气,静极生动,动而震发四肢,贯通百骸,是谓先天存平静,后天藏诸动也。故意为体而形为用,静属阴而动属阳,体运动静得阴阳消长生生之功,而真之一气生焉。

正所谓冬至养其阳,夏至养其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这修养正气,正是形意拳之原理,培养天一之道,由后天而达于先天。

重阳不重阴,太刚必折。

重阴不重阳,过柔不坚。

刚柔相济,才是乾坤之道。

在旧时代以前,传授手搏之术,多以心法口授,而少于书面记载,使得后学者茫然不知途径。

形意拳涵养正气为先,研内经之意义,化生五行十二形之原理,总合五纲十二目,同一全体功用,在内为意,在外为形,是术乃修身之原本,明心见性还原之大道,揽阴阳之造化,转乾坤之枢机,强身之捷径。

十二形实际上,暗藏天地万物化生之理,取世间qín_shòu之中,具有特能者,妙效其性能,摹效时久,使精神入体。

如果能够长期习练,则疾病能愈,弱者能强,既无折腰屈膝之痛苦,又无跃高纵险之危劳,斗室席地,长衣缓带也可演习,虽属武术,但是却很文雅。

其身分阴阳,以前心为阴,脊背为阳,手心为阴,手背为阳,大指朝上为阴阳掌,以右肩在前或左肩在前,皆为阴阳身,拳虎口朝上为阴阳拳。

形意拳要求,不可自专自用,而固执不通,若专求力,则凝滞不灵,专求重,则沉重不活,专求气,则拘泥不通,专求轻浮,则神意涣散。

身外形顺者,无形中自增力气,身内中和者,无形中自生灵气,如果练至功深圆满之时,凝神于丹田,则身重如山,化神成虚空,则身轻如鹅羽。

不过此拳有三害,谨当切忌三害,三害不明,练之足以伤身,明者自能得道。

一拙力,二努气,三挺胸拔腹。

如练拙力,则四肢百骸血脉不能流通,筋络不能舒畅,全身发拘,手足亦不能活泼,身为拙气所滞,滞于何处,何处生病。

练努气时,太刚则易折,胸内气满,肺为气所排挤,易生满闷肺炸之诸疾。

挺胸拔腹,则气逆上行,终不能归于丹田,两足似萍草无根。

谨忌三害,用以力活气顺,虚心实腹,而道心生,练之设能如此,久而久之,自然能练至化境也。

天人以气为本,以心为根,以息为元,以肾为蒂。天地相距八万四千里,人之心肾相离八寸四分,一吸百脉皆开,一呼百脉皆闭。

天地化功流行,亦不出乎呼吸二字,且呼吸之法,分有三节道理。

初级道理乃是色身上事,即练拳术之准绳,呼吸任其自然,有形于外,谓之调息,亦谓练精化气之功夫。

二节道理谓之身法上事,呼吸有形于内,注意丹田,谓之息调,亦谓之练气化神之功夫。

三节道理,乃是心肾相交之内呼吸,无形无象,绵绵若存,似有非有,无声无息,谓之胎息,也就是化神还虚之功夫。

三步功夫为,呼吸有三节道理,拳术有三步功夫,谓之明劲、暗劲、化劲也。

明劲者,拳内之法,伸缩开合之势,有形于外。

暗劲者,动转神速,动则变,变则化,变化神奇,有形于内。

化劲者,无形无象之手法,不见而章,不动而变化也。

此三步功夫,是练此拳术之根本,实际之道理,也谓之练术合道之真诀,知此道理,可谓之性命双修。

易骨者,明劲。

身体动转必须顺逆,而不可悖逆,手足起发必须整齐,不可散乱,为之筑基壮体,充足骨髓,坚如金石,而气质形容,如山岳之状,谓之初步功夫。

易筋者,暗劲也。练时神气圆满,形式绵绵,舒展应用,活泼不滞,为之长筋腾膜,全身筋络伸展,纵横联络,而生无穷之力,此谓之二步功夫。

易髓者,化劲也。练时周身运转,起落进退,伸缩开合,不可用力,将神意蛰藏于祖窍之内,身体圆活无滞,形如流水,其心空空洞洞而养其根,此谓之三步功夫。

此拳又讲人身七拳,为头、肩、肘、胯、膝、足、手是也。

出手八字诀,斩为劈拳,截为钻拳,裹为横拳,跨为崩拳,挑为践拳、燕形,顶为炮拳,云为鼍形,领为蛇形。

而五行则为,金、木、水、火、土。

人体内有五脏,外有五官,皆与五行相配。

心属火,肝属木,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此五行隐于内者。

舌通心,目通肝,耳通肾,鼻通肺,人中通脾,此五行著于外者。

五行有相生之道,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又有相克之义: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行相生,变化无穷。

五行相克,取其为破他人之手势,盖拳术取名之义基在此矣。

取诸于身,则使五脏充实,而全体无亏。

运用在外,能使体舒和畅。

运用在内,能使清气上升,浊气下降。

坚实其内,整饰其外,这是形意拳的规则。

所谓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八六十四卦之数,皆


状态提示:第194章 形意拳法--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