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宇文烈激怒萧望未果,随后,两军开始长期对峙。
他虽然面上故意说萧望用兵,不及他十分之一,可在心里,他可没敢小看萧望,也没敢轻易率军攻寨。
情报传回燕国那边,风军和章军不动,燕军也不动,一时间,三方都呈胶着状态。
而后,章军开始派遣士卒,每日在风军营前,轮番挑战,这批骂累了,就换另一批,如此骂下去,似乎是终于将萧望给骂恼火了,半个月后,风军开始在大平原上,与章军打了第一仗!
不过此战,风军却只出动了骑兵冲击,一番冲杀之后,就草草收兵,折损兵力一万三千余。
一个月后,风军开始对章军发动第二次攻击,不过这一次,仍旧是以败退收场,再度折损兵力三万余。
接下来,风军又对章军发起了进攻。
三次进攻,一次比一次规模要大,也一次比一次折损的兵力更多,三场交锋下来,萧望已是损兵折将近八万,而章军那边,却是只阵亡了四万左右。
双方一比较,谁胜谁负,已有分晓。
然后,萧望又开始坚守不出。
风军三次兵败之后,这时候,章军营地中,已有不少将领,开始向宇文烈建议,风军兵力只剩三十万,己方该是出击的时候了!
不过宇文烈却是直接拒绝了众将的请求,别看风军输了三场,可其营寨,是那么好攻的吗?他才不相信呢!
“等安泽涨水!断其粮道!”
宇文烈直接丢下了一句话。现在,风军兵力稍输于己方,他反而也没有之前那么着急了,在他看来,等时机一到,己方便可一举歼灭这一波风军,彻底将风国打回之前那种贫穷的状态!
他在等暴雨来临,殊不知,萧望也正等着呢!
只是消息传回风国国都,朝堂之上,也再次出现了非议。
这也是在所难免的。
陆辰举六十万大军,收复河东,是得到全国支持的,可收复河东之后,又向章国境内的用兵,却是让很多大臣,持不同意见的。
此时,前线战事,又对己方不利,萧望虽破猛虎关,但却在关前折损兵力二十万,眼下,更是与宇文烈在金华平原对峙近两个月,打了三场,输了三场,风国文官大臣们,又岂能不弹劾他。
就连一向支持陆辰攻打章国的李妙才,这时候也出现了动摇。
这一天的朝议,户部尚书王嵩出列说道:“大王,您之前说,向章国用兵,是为大局计,臣无话可说。可是现在,萧丞相与章国大将军宇文烈对阵于金华平原,连战连败,兵力折损严重,进不能进,退又不退,如此下去,我六十万大军,恐怕要全部战死于章地啊。”
他的话一说完,李妙才就站了出来,跟着说道:“大王,我国对章国用兵,确实没有问题,但现在,臣也觉得,我军自攻章以来,是否兵力折损的有些过于严重,而萧丞相,与宇文烈交战三次,皆败!是否……是否不是其对手……”
他说完话,站在下方,紧接着薛怀仁又出列道:“大王,对用兵一事,臣不敢妄言,但现在已是夏季,而夏季,多雷雨,章国安泽,又地处低洼,如遇暴雨,必定涨水,届时我军粮道将断,萧丞相现在兵力已不如章军,如粮草又供给不上,恐怕我军危矣。”
等他们说完,陆辰直接开口问道:“你们说了这么多,究竟何意,不妨直言。”
王嵩率先说道:“大王,微臣建议,撤换掉萧丞相统帅之职,由其副帅苏牧之任三军统帅。”
他的话一说完,风国朝堂大殿上的众多大臣,开始纷纷出列,站在下面微低着身子,对王嵩的话表示附议。
看着下面越站越多的大臣,陆辰怒火中烧。之前,他们说前方战事不利,说什么,陆辰都可以忍受,但此时,他再也忍不住了,不由狠狠一拍身前王案!
随着‘砰’的一声巨响,将下面的众多大臣都吓了一跳,紧接着,陆辰站起身形,怒声说道:“尔等竟然让本王临阵换帅!简直是荒谬!”
他的怒喝,让下面的大臣们都缩了缩脖子,可人们的提议,也并不是真的要误国误民,而是皆有着自己的想法。
这就是文官论兵的结果,文官们,只看战报,不知前线具体情况,可陆辰作为一个现代人,他非常清楚,两军交战,战局,往往会瞬息万变,不到最后一刻,也往往无法真的断定谁胜谁败!
人们低着脑袋,纷纷在下面左右互相看了看,最终还是李妙才壮着胆子开口道:“大王,临阵换帅,虽是兵家大忌,但就目前的战局来看,刚才薛大仁也说了,我军随时有可能承受断粮的危机,因此,微臣觉得,还是让擅长打硬仗、恶仗的苏牧之将军来统帅三军较为妥当,且苏将军一直在前线任副帅,对整个战局,都了如指掌,由他接任,也算不上是临阵换帅……”
他说的,也并没有错,由苏牧之换下萧望,确实算不上临阵换帅,而众多大臣,也正是抱着这个想法,否则,他们岂敢谏言。
只是萧望,自陆辰任边城县守之时,就一直跟在他身边,他对萧望,可谓看的很清楚!他也相信自己的眼光!
在他看来,中原帝国中,像宇文烈那种声名远播,用兵如神的名将有很多,但即使他们再厉害,如果萧望要和他们真正的打三场的话,那也绝不可能连败三阵!
这一定是萧望故意的!
恐怕,这世上,也没有人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