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备中的伊达独眼龙>第一百六十六章 进击(七)

说到宇喜多直家总是首先会提到阴谋和暗杀,仿佛他的一生就是用各种各样的阴谋诡计构成,说到他的时候总会有人提上一句“数十年未经一战,全凭联姻和暗杀获取地盘,最终击败主家,完全支配备前、美作二国”,这样的人不是阴谋家还是什么。可真正读懂宇喜多直家的过往来历的话就会发现这全都是屁话,他所处于的时代并非承平年代,而是混乱不堪的战国时代,有战争才能够叫做战国,不管是种地的,还是做工的,所有人工作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支援战争,如果没有一点儿狡诈怕是早已经被害。

纵观宇喜多直家和浦上宗景两人的经历,就会发现浦上宗景并非蜀中阿斗,浦上宗景和得到尼子晴久支持的兄长浦上政宗争雄取得了完胜,后来让宇喜多直家成名的明禅寺合战,要不是浦上宗景的支持,单凭宇喜多直家个人的实力怕是难以聚集起上万的兵马。浦上氏的最盛期正是在浦上宗景的手中完成的,只是来得快去得也不慢,最终的利益终被宇喜多直家攫取。

如果说宇喜多直家最终走上战国大名之路的缘由,其实很简单,当时的外部环境不得不逼着他走上下克上的道路。毛利辉元和织田信长争雄,备前国身在夹缝中要求生存只能够依附于强者,浦上宗景靠上了当时的最强者织田信长迎来了浦上氏的最盛期,宇喜多直家显然不怎么看。当时毛利氏已经平定了备中国三村氏,逼死了三村家亲的嫡子,大军就驻扎在备前国边界上。

政衡对于宇喜多直家的影响一开始的时候也只是出于普通人的概念下,也就是认为他是一个阴险小人,显然这种影响是不对的,在安排宇喜多直家居于城下町后备前国的间探传回了更多的资料让他更加直观的认识到他并非初步认为的那样。

间探传来的宇喜多直家的消息的同时还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浦上宗景在鹫山城那里胜利了!”

鹫山城位于吉井川和吉野川汇合处的鹫山山顶,锁住了通往备前国的街道。是美作国胜冈郡饭冈村领主星贺光重的居城,娶了浦上宗景的胞妹为妻,在浦上宗景麾下算是有力的家臣,同时也是浦上宗景牵制美作国势力的桥头堡。

尼子晴久显然不会愿意自己的粮道陷入袭击的危险中,况且,从吉野川前往天神山城一直以来都是美作国进入备前国的重要街道,往常大军来往俱是从此路行走。由散在于美作国各地的各股军事力量。很快就聚集在尼子晴久的麾下,成为一支劲旅,人数高达三万五千。这支部队在后藤氏的居城三星城休整了三天时间,然后猛扑向鹫山城,

鹫山城的守将星贺光重得知尼子晴久入住三星城后就派遣了向天神山城告急的报马,报急的骑士一个接着一个地到达天深山城。这是从鹫山城附近的周匝茶臼山城、先谷城、黑泽城等地派来告急的。

事态十分火急,刻不容缓,尼子晴久的行军速度之快让天神山城的浦上宗景有点儿措手不及,感到十分的意外。浦上宗景的兄长,滞留在播磨国的浦上政宗到目前为止还在动员附近的军事势力,还没有聚集起一支可以挑战天神山众的军队,原本浦上宗景认为。尼子晴久会和浦上政宗互动。这才迟迟没有动用浦上宗景麾下最精锐的天神山众,这是一支拥有二千五百人的常备军。

天文二十一年十月底,鹫山城终于没有等来浦上宗景的援救,尼子晴久大军先锋尼子经贞率领一万大军秋风扫落叶一般攻陷鹫山城,然后迫降周匝茶臼山城的笹部勘二郎。

在外无援兵的情况下,浦上宗景明白一旦尼子晴久沿着吉井川而下,就算是固守天神山城也没有任何胜算,唯有出击方才能够打开局面。安排了特殊的作战方式,就是俗称的钓野伏。

钓野伏战术听着神秘莫测,其实就是伏兵口袋阵。十月三十日,诱饵部队五百众由浦上宗景亲信明石景亲担任,两翼伏兵约二千五百人,总大将浦上宗景坐镇于后。明石景亲乃是大坂七星将之一的明石全登之父,是一名文武双全的名将。次日一早。明石景亲打着天神山众的旗号首先攻击了周匝茶臼山城附近正在行劫的菅家党一部菅正元数百人,由于突然性,很快杀败了菅正元。

接连数次袭击,终于引起了来自首次担当重任的尼子经贞的愤怒。亲自率领三千精锐气势汹汹的向明石景亲反扑回来,誓要把他们追杀到底。一直以来,尼子军的先锋都由新宫党担任,形成了新宫党的一家独大,由于新宫党尼子国久、诚久的嚣张跋扈,引起了尼子晴久的不满,此次出征备前国,新宫党并没有担当先锋,一直留守石见国注意陶晴贤的动向。

尼子经贞便是那位号称“癔病野洲”之称的尼子久幸的三男兼继承人,曾经和伊达政衡也有过交集,逗留备中国期间和庄为资的女儿有一段情事,引发了一系列动荡,对于伊达政衡显然没有多少好感,也是频繁在尼子晴久进谗言除去伊达政衡的家伙。

明石景亲很快和尼子经贞发生了激烈的战斗,经过半个多时辰的剧战,死伤参半,只得败溃下去,尼子经贞显然不愿意放弃全歼这支敢于出击的天神山众。战场很快便平静下来,在吉井川畔,可以看到败逃的明石景亲和追击着的尼子经贞部队中间有很短的距离,他们再分成前后移动着,时不时有落单的明石景亲部士兵被割下脑袋,成为后方炫耀的战功。

没过一


状态提示:第一百六十六章 进击(七)--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