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备中的伊达独眼龙>第一百六十三章 平地雷动震四方(4)
质,显然不可能那么顺当的了。

还好,一切都有江良房荣关照,虽然损失颇重,但最终江良贤宣还是带着大内贞明逃出了山口城,同一时间,由于骚乱,使得原本就已经处于崩溃的守军营啸了。

整夜,山口城内骚乱不已。等到天明,好不容易平静下来。连砍了数十颗趁火打劫的人头的伊香贺隆正暂时稳定住了局势,统计数据令人绝望。三千五百守军和三千妇孺,总共八千人,在昨日的骚乱中。竟然有二千余守军当了逃兵。武器装备和粮食储备的损失更是巨大。

更加让伊香贺隆正绝望是大内贞明和江良房荣的齐齐失踪,他不知道是两人的密谋逃离,还是江良房荣劫掠了大内贞明,不管是哪一种,让他呼吸困难。仿佛要被这绝望吞噬掉。

伊香贺隆正只能够让手下去处理,他呆呆的坐在城门口。他不明白的是,一度纵横大半个倭国,守护大名的代表,而今,为何会一切都在战火中消逝了。大内义长从叛乱、内讧中崛起,又要从叛乱、内讧中消逝,和他一起消逝的还有曾经鳞次栉比的五重塔、神社、公卿宫殿、舞榭歌台,繁花似锦的山口文化。

山口城的骚乱,原本还想保住名节与大内氏一同殉葬的右田岳城守备右田隆量无奈选择了开城投降。阻挡了伊达军先锋一天一夜时间的右田隆量以自身切腹自尽来换取全城上下的生命。

右田氏乃是大内氏最早分家的支族,而陶氏则是右田氏的支族,陶氏取大内氏自代之,右田氏是相当反对的,这件事情使得两家的关系一直不是很融洽,可以说右田氏效忠的并非大内义隆还是大内义主。

当山口城骚乱发生之后,环顾左右,大内义长战死、大内贞明失踪,右田隆量选择开城投降无可厚非。做出切腹自尽来保全全城性命的决定,不管是臣属还是敌人都表达了尊重。

政衡策马来到右田岳城的时候,右田隆量已经切腹自尽,为其介错的是伊达军先锋熊谷高直。首级已经收敛,他轻声叹了一声,叹其愚忠,实为不该,道:“命人好生照顾他的子嗣,等其元服之后继承右田氏家名。”

右田岳城挡住了伊达军一天一夜的时间。当伊达军抵达山口城的时候,山口城内的逃兵再一次增加。伊香贺隆正倒是没有这么失态,他已经做好了为大内氏殉葬的准备。

总要有人为大内氏殉葬的,伊香贺隆正这样想着。伊香贺隆正脱掉了戎装,身着一身白色的和服,静静地坐在山口城口的石凳上,吹着一支小笛,上午吹到下午,又从下午吹到晚上。

伊达军先锋熊谷高直远远的望着伊香贺隆正,他很是奇怪为何会有人坐在城门口吹着小笛,他身后的城门洞开,看着模样,伊香贺隆正竟然玩起了空城计。副将指着山口城问道:“大人,你看他是否想要投降啊?”

好歹被老爹逼着看了几本书的熊谷高直摇头晃脑的说道:“《三国志通俗演义》看过嘛?就看你没有看过,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这武侯就是诸葛亮,仲达就是司马懿。混账东西,他竟然自比诸葛亮,人家好歹弹琴,你竟然吹着一支小笛。”

副将恍然大悟道:“大人,那是否退兵?”

熊谷高直没有想到带来的副将竟然如此愚蠢,狠狠的敲了一下额头,喝道:“退毛兵,他就算是自比诸葛亮,老子也不是司马懿,哼,你,给我射死他,我倒是要看看他有没有诸葛亮起死回生的本事。”

副将一愣,策马向着洞开的大门冲去,冲到百步远的时候,拽下骑弓,搭箭瞄准,狠狠的射了出去。

伊香贺隆正叹了一声,他没有想到自己吹了半天笛子,竟然只骗来了一个敌将。他在城门那里埋设**,准备在伊达军冲进来的时候给先头部队以迎头痛击,用华丽的烟花来为大内氏的灭亡送别,也为他的死亡拉下陪葬。

只是伊香贺隆正没有想到的是,伊达军竟然没有直面城门的意思,只是派遣了一名敌将,还远远的拉弓射箭,显然没有前进一步的意思。伊香贺隆正早已经做好了殉死的准备,却也不想如此草率的被射死。

城门内,三百余大内氏的亲兵见得伊香贺隆正退了回来,其中一员副将低声在伊香贺隆正耳边说道:“大人,反正是逃不掉了,还不如出城拼个死活,这般耗下去,怕是连死战的心气也没了,破城之后,就是想要拼命都拼不了了。”他不敢大声,四周的士卒此时精神已经紧绷到了极点,若是让他们知道连将领也这般模样,只怕立即回不战自溃。

伊香贺隆正却是一声不吭,双目只是死死盯着伊达军的阵型,城门还洞开着。副将见状,也不敢继续说下去,其实他也心中没有底气,现如今只是在伊香贺隆正的感召下鼓起最后一点勇气出战的。

伊香贺隆正对着军士们高声道:“既然对方不领情,将城门关上,我们返回二丸,我倒是想要看看他们还会不会攻城,一旦攻城,我倒要让他们好好看看山口城的底蕴。”

底蕴,山口城作为军城,储备大量火药,伊香贺隆正将所有火药都给搬了出来,藏在了城门附近,一等伊达军冲进来就点燃引信,将三丸和伊达军先头部队一同炸掉。

熊谷高直望着缓缓关上的城门,还是没有发动攻击,他冷哼了一声,对着左右说道:“按照预定方式攻城。”城门洞开,敌将在门口吹笛,里面定然有阴谋。城门里


状态提示:第一百六十三章 平地雷动震四方(4)--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