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的秩序能让经济恢复发展,并繁荣起来。
这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偌大的州郡渐渐焕发生机,街道两边,一间间店铺不断开张;街道之上,无论白天还是晚上,人们往来,数量每日都有增长,人声热闹……
“这位状元郎,倒有些真本事!”
城西北处,临街一座酒楼上,一人负手立在窗边,望着下面街道,开口说道。声音冷峻,有一种特殊的语调,显得慢,但每一个字,都咬得非常准确清晰,绝不含糊。
若许念娘在此,见了此人,定然能一眼认出。因为这一位,赫然是山寨的神秘带头大哥,复姓“夏侯”,单名“尊”。出身前朝皇室,乃是嫡系子裔传承。
当年大虞覆灭,有重臣护卫皇室血脉出宫逃亡,开始隐藏民间,后来为了建立基业,掩饰身份,就落草为寇。加上皇室,这些人一共有九脉,构建起了山寨的主体,慢慢开枝散叶。
在最初的岁月里,为了保持血统,也是为了保密,九家协议,只在彼此互相之间联姻通婚,绝不外娶外嫁。
但时间最是无情物,如水冲刷,可改变很多很多的东西事情,包括财富,包括地位,包括信仰理念……
数十年后,随着第一代人物的相继逝世,不少事物便产生了微妙的变化。眼瞅着新王朝国运昌隆,国力鼎盛,山寨的人看不到任何复国的希望,心性不得不沉淀收敛起来,安安分分地过起日子。
生活很容易被习惯所支配左右,当习惯了安分,再想起事就不是那么容易了——直到夏侯尊成为山寨之主、直到夏禹王朝发生动乱巨变……
只是上百年来,山寨的发展不如人意,并未如祖辈所愿,建立起一份具备实力的基业。一来是因为朝廷追索甚紧,无法放开手脚去做事;二来也是因为世道已变,气运颠覆,再想崛起谈何容易?
在隐忍的日子里,山寨的人想过不少办法去渗透朝廷,拉拢属于自己的势力,其中有人改名换姓参加科举考试,希望能金榜题名,从而在仕途上飞黄腾达,成为朝廷大官。但不知怎地,派遣出去的数名子弟,其中不乏才华横溢者,但考到最好的功名,不过是同进士而已。出身为官,郁郁不得志,最后竟连个县令都混不上,实在悲催。
又山下行走,到各个州郡去,结交友朋,更不惜财富,打通关节,希望能进入官府大员的幕僚中,成为得力人手。但命运总是如此叵测,这些撒出去的人员多遇挫折,甚至有几次差点身份暴露,招来杀身之祸。
在外面屡屡碰壁,山寨内部也出了问题。人员之间由于某些理念上的冲突,以至于矛盾不断。其中影响最为巨大的,便是许念娘的叛逃。
此事犹如一柄大锤,狠狠地敲打了山寨一记,几乎摇摇欲坠。
从那之后,山寨士气大受打击,很是低落。再恢复时,天下大变,动乱爆发。
这本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山寨苦心积虑数百年,便是要等这么一个机会。
但当机会来临,以夏侯尊为首的诸人猛地发现,他们竟然沦为了看客,插不进手去。更遑论说参与逐鹿天下,分一杯羹了。
归根到底,还是山寨势力太弱,不够资本。
这里说的“弱”,不是个体,而是总体数量太少,上下加起来,满打满算,不过区区百余人罢了。其中核心,只得十来个。
这么点人,怎么拿出去跟那些起事的封疆大吏竞争?
有人曾建议,让夏侯尊率众下山依附元文昌,适时而动,但夏侯尊否决了,他乃是堂堂大虞皇室后裔,不愿屈尊,哪怕只是暂时的!况且,这不见得会是个好主意,投奔过去,想要获取信任,掌握兵权,不知要经历多少才行。到了那时,又不知会是个什么样的局面了。
夏侯尊决定选择等,这一等,就等到了许念娘的消息,以及关于雍州的一切。
陈三郎在雍州的立足发展,让夏侯尊霍然开朗,明白过来:原来,这也可以!
长期以来,山寨制定执行的策略都想自上而下,借助朝廷的力量发展己身,从而成事。只是朝廷格局早已根深蒂固,即使刺史割据,也以家族为单位稳定下来了,外人很难跻身进去。
如此,便造成了处处碰壁的后果。而陈三郎在雍州,却是以小博大,崛起于卑微,跳出泾县,来到战乱不堪的雍州,反而成就一番基业。
这些,是夏侯尊所不曾想到的。
不过也好,别人打下的基业,若根基未稳,便可一手夺之,成为自己嫁衣。
带着这样的目的和野心,夏侯尊统率山寨核心,拔寨而起,全部进入到雍州境内。不仅如此,他还带着五人悄然潜入州郡内,安然住了下来。
这个酒楼,本就是山寨的一处据点。
百年发展,虽然山寨没有奠定足够的根基,但也做出了不少成绩,天下九州各地,都秘密安排有一些据点。而负责据点的人,却不知山寨诸人的真实身份来历,他们都隶属外线,飘在外面,只以为山寨是一个势力庞大的江湖组织罢了。
夏侯尊等人潜入州郡,与酒楼的人接头,住了下来,心态安然,竟像住在自己家里一般。
然而通过这两天的观察,夏侯尊甚是惊讶,又觉凝重,他发现满城民众对于陈三郎的拥戴和支持超乎想象,说夸张点,便是奉为神!
短短时间,这是怎么做到的?
这个发现让夏侯尊觉得要修正一下本来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