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天龙配凤>第五章 创世神兽1

刚刚将自己的孩子们送走的时候,女娲娘娘的心里的确很痛。再后来的日子里,那种浓烈地思念之情也就变淡了。女娲娘娘也想开了,反正只要大家能够活得好好的,他们在哪里还不是一样吗?牵挂时而还是会有的,只是娘娘心里的痛不那么明显了。/p

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还是愿意紧紧跟随在女娲娘娘身边的。此时,由于人口越来越多,他们面临的各种各样得事物问题也越来越繁杂,要想顾全大家的生活,娘娘实在也很不容易。女娲娘娘为了照顾到大家的方方面面,她每天都在忙忙碌碌地工作着,生活对于娘娘来说,她也确实是很累很累。/p

天龙、天凤日夜陪伴在娘娘身边,娘娘的苦他们始终看在眼里。他们除了帮娘娘分担一些事物,两人心里才是真正地心疼娘娘。天龙考虑再三,他就建议,让人们自由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去自由闯荡各自的天地。/p

女娲娘娘很欣赏这样的做法,娘娘就告诉她的孩子们:世界这么大,却都是你们的。你们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在辽阔的神州大地上,无拘无束地到天下的每一个地方去。娘娘还告诉大家,你们愿意去哪儿就去哪儿,这是所有人的自由。/p

大家得到了娘娘的默许,也各得其乐地去往天南地北任意驰骋。女娲娘娘终于从繁琐的事物中解脱出来,从此娘娘也就有了富裕充沛的闲暇时间,她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多彩生活了。/p

女娲娘娘好开心,她终于能够将惬意地时间和精力,用于跟天龙、天凤一起同行,他们快乐地天马行空周游世界。他们游走于神州大地的山岳与大河之间,享受着美丽大自然的迷人景致和神奇风光。/p

/p

女娲娘娘和天龙、天凤从家乡出,他们日夜风餐露宿,一路沿着黄河前行。一天,他们来到了黄河以西,赤水以北的一个地方。这里有一座延绵千里的“章尾山”,章尾山腹地还有一座叫作“钟山”的地方。/p

当娘娘一行来到钟山的时候,太阳已经落山了,他们就想在钟山上寻找一处寄宿的地方。娘娘他们刚登上山顶,却现山顶上盘踞着一条:浑身通红,人面龙身,形体飘忽不定,眼睛忽明忽暗的火龙。女娲娘娘知道,这条火龙名叫“烛龙”,也叫“烛阴”,还叫“烛九阴”。/p

娘娘告诉天龙、天凤道:“烛阴本来是盘古劈地开天时,由一团神火幻化而成的一只火龙神兽。烛阴的身体十分庞大,当它将自己的整个身体展开的时候,足有千里之长。烛阴的口中一直衔着一只神烛,它的头上长着一上一下,一阳一阴两只眼睛。如果有人被它上面那只阳眼看到,那人就会被阳火焚烧而死。若是有人被它下面那只阴眼看到,那人就会被恶鬼附身,变成人头蛇身的怪物。烛阴睁开眼睛的时侯,普天之下会光明如昼;当它闭上眼睛的时侯,又处处天昏地暗,如同黑夜来临。但是,它的两只眼睛若同时睁开,大地就会被酷热烤焦。烛阴从来不吃饭,不睡觉,它口中的烛光永不熄灭,能照耀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冬天来了,烛阴就用力吹气,它一口气就能导致狂风大作。夏天来了,烛阴就缓慢地吐气,这时,人们就觉得清风扑面,比较凉爽。通常人们还把烛阴叫做‘大神烛阴’”。/p

天凤听了娘娘的介绍,心里立时吓了一跳,她茫然地道:“娘娘!这还了得!您是说:我们若是让这烛阴的阴阳眼看见,就会被阳火焚烧而死,或是被恶鬼附身,变成人头蛇身的怪物。这可怎么办呢?”/p

娘娘轻声一笑:“凤儿啊!你们不必惊慌,这里不是有我吗?你们就看我的吧。”/p

女娲娘娘说着,又念了几声法咒,手中竟多出了一张大罗网。天龙不解地问道:“母尊娘娘!这是何意?”/p

娘娘诡秘地一笑:“龙儿啊!对于烛九阴来说,就数它的眼睛最毒,它身体的其它部位倒是无碍。我们不妨将它的头部用罗网包住,这样,即不至于让它的眼睛失去作用,又相对减少了它那副毒辣眼睛的威力。你们说,这不是两全其美的办法吗?”/p

“还是母尊娘娘有好办法呀!耶!”天龙、天凤听了,竟激动地使劲鼓起掌来。/p

“嘘!”女娲娘娘瞅瞅烛阴,她用手一指,低声道:“你们把它吵醒了怎么办?”/p

没等娘娘话落,那只烛九阴竟真得被惊醒了,只见它的脑袋一晃身体就要立起来。娘娘说声不好,赶紧让天龙、天凤变小,先躲到她的禅纱里边。天龙、天凤也慌了手脚,赶紧缩身躲到禅纱里去了。/p

与此同时,女娲娘娘自己也慌忙用神咒变了一副滤光眼罩和蝉翼驱火罩衣出来。娘娘先将自己的眼睛蒙上,又将全身护上一层蝉翼罩衣,将自己和孩子们都保护起来。/p

做好这一切,烛九阴也缓过神来了。它看到有人在它面前晃动,就以为有人要伤害它。烛九阴一下将脑袋直立起来,它先睁大了上眼,将一束强光投向娘娘。强光射过来的同时,一团火焰也向娘娘扑来。/p

女娲娘娘将那层罩衣使劲往身上绉了绉,又将那防护眼罩裹带严实了,任凭烛龙用烈火猛攻,娘娘看看自己却丝毫无损。她便得意地朝烛阴怼道:“大神烛阴!你还是省省力吧,我又不会伤害你,你为何要伤害我这过路的人呐?你在这里枉费力气,可知道我是谁吗?”/p

烛阴听得这话,它便莫名地问道:“你是谁?


状态提示:第五章 创世神兽1--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