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仙侠修真>从陈桥到崖山>大辽惨案篇

熙河战场,冷鸡朴诱引各羌族部落侵犯大宋边境。28日,宋神宗下旨“有得冷鸡朴首级者重赏”投降大宋的吐蕃首领木征请求以自己去讨伐冷鸡朴。众将皆以为不可,但大太监李宪力排众议,答应了木征。于是木征率吐蕃军杀去,李宪的宋军随后掩杀。羌人大败。冷鸡朴被杀。吐蕃赞普董毡畏惧请降。熙河开边第二阶段完成。两大吐蕃首领:河州木征、湟州董毡都已投降大宋,正式完成了对西夏国的战略包围。即将上演的便是熙河开边重中之重的第三阶段:征服西夏!

本年,17岁的夏惠宗李秉常正式亲政。但西夏国实权仍牢牢操控在他的母亲大梁后和舅舅梁乙埋手中…马上,西夏人的传统(儿子和母亲世代不和)又将再次上演…

郭逵回国,果不其然被文官系统弹劾。用意那可是相当的善良。一来可为死去将士们讨个说法。在文官心里,郭逵实在是指挥无方,耗费如此军力物力,居然不能覆灭这样一个小国,实在无能。必须严惩。二来,这也是对郭逵本人的爱护!他出征前就已是宣徽南院使了,如立功回来,狄青当年的枢密使位置还跑得了吗?为防止这种悲剧重演,也要打压郭逵!

尤其是这种呼声道出了皇帝本人的怨气,他是满心满意要杀光交趾人为岭南百姓报仇的。试想他连辽国、西夏都不能忍受,怎会包容交趾这小丑国家?

熙宁10年(1077)2月18日。王韶被罢枢密副使。25日,征南主帅郭逵被贬潭州,副帅赵卨被贬桂州。

5月26日。没等皇太子耶律浚有什么动作,第一奸臣耶律乙辛先发制人了。命同党耶律查剌告发萧速撒等8人意图拥立皇太子谋反。为此,耶律乙辛组织大批人力物力搞材料、找证人,忙了好半天,可结果不理想。证据实在是不足,多乖的皇太子啊,想栽赃都没法。

但耶律乙辛在失败中看到了希望。他敏锐发觉到一最关键因素——辽道宗耶律洪基没生气。注意:不是对儿子和那8个有谋反嫌疑的没生气,而是对他耶律乙辛没生气。相反那8人还各自领受了很严厉的处罚,都被贬出朝廷。这就好办了!皇太子耶律浚并不是神圣不可触犯的!

28日。在第一奸臣的建议下,辽道宗下旨重赏告谋逆者。

6月1日,耶律乙辛使出先伤己再伤人的七伤拳套路,再次给皇太子栽赃!派自己的亲信、牌印郎君(皇家仪仗队长)萧讹都斡去自首。说他本来是要谋反的。一切都计划好了。先杀掉耶律乙辛等国家重臣,接着就颠覆耶律洪基,让耶律浚当皇上!可现在事到临头,突然害怕,为了家人安全,才迫不得已来自首…这下耶律洪基坐不住了,皇家卫队出乱子,可比之前的皇太叔容易得多了。不用搞什么突袭。转身拔刀就出事…

第一奸臣耶律乙辛和第二奸臣张孝杰再度联袂登场。上一次是办了皇后萧观音的案子,这次再办太子耶律浚的案子。猪头都能预料出是什么结果!

不过第一奸臣毕竟不同凡响,能把阴谋做得光明正大,让受害者都替他说话!

为打消皇帝的疑虑,耶律乙辛来了次公审,在衙门院子里摆上了刑堂。当时是三伏天,不动都冒汗,他命令把犯人都押在大太阳底下!这些太子党被戴上超重的枷锁,每人脖子上套着条细麻绳。一声令下,开始狠勒,等到犯人眼球突出、呼吸困难、眼看要勒死时,绳子又放松了。别高兴!这只是开始,喘上几口气,绳子再次勒紧,再次勒到窒息!

如此翻来覆去没完没了,换谁都得崩溃了。这时犯人们异口同声承认他们真的谋反了,真的是太子党,随便怎么定罪,只有一个要求——让他们马上死!

最好玩的事在这时发生,犯人们到这一步时,耶律洪基派来监督视察的人才到,于是听到看到的都是皇太子有罪…

3日,敌里剌等3人被杀。4日,耶律挞不也、陈留兄弟2人被杀。5日,撒剌等10人被杀,又遣使去杀上一次被诬陷的萧速撒等8人。7日,萧挞不也等2人被杀。8日,大辽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皇太子耶律浚就此被贬为庶民,押在上京看管…之后,耶律回里不与萧速撒的家人们也作为太子党被杀。7月3日,辽道宗大赏告发谋逆者。

17日,黄河再次大决于澶州曹村!黄河北流至此断绝,河道南徙。在梁山泊分成两股入海:一流入南清河夺淮河入海、一流入北清河夺海河入海…这次黄河改道波及45个郡县、30万顷良田,同时这次改道在山东之地造就了一个大湖泊梁山泊(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地理背景就在此地)神宗朝又一次投入到了旷日持久的治河救灾之中…但无论花费多么庞大的人力物力,对于宋、金皇帝来说,黄河大改道就是他们永恒的噩梦!根本不可能根除!且要说明的是:这次大改道仍然未够资格列名那8次巨型的改道级别之中。而那8次巨型的改道,宋仁宗时代有一次、未来的两宋之交有一次、金章宗年间还有一次…对此,我只能说:多灾多难的大宋、多苦多难的百姓啊…

把亲生儿子贬到外边,不是给儿子重新造反的机会,就是给仇人糟践自己儿子的机会…可怜耶律浚只有后者的命运,这孩子离开父亲视线,立即就掉进了地狱里。一般说来,他这身份的人被看管,只是限制人身自由,别的条件和皇族成员没区别,一样住在高房大厦里。还是锦衣玉食的生活。可他到了上京,发现的是


状态提示:大辽惨案篇--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