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仙侠修真>从陈桥到崖山>余玠登场篇
,灭掉世仇金国、对南宋完成了压制。可在大历史的角度看。只是个过渡角色。他一生最大的业绩,与其说是拓地灭国,不如说是完善了一些制度,如在帝国全境内设置驿站…

相反,他的死则对整个世界意义重大!分布在整片欧亚大陆上杀人放火的蒙古人立即停战,从四面八方赶回蒙古老家、号称世界中心的和林!尤其是如今在欧洲大肆蹂躏的蒙古西征大军!此时他们已攻入西里西亚境内,与捏迷思(德国)军激战于里格尼茨。获压倒性大胜。这时漠北传来了撤军的命令…1235-41年,长达6年的第二次蒙古西征、又称长子西征结束!拔都率军东归。

按窝阔台的生前遗言。当以其孙、阔出之子失烈门为嗣。但乃马真后以失烈门年幼为由,主张立窝阔台的长子贵由为继任大汗。耶律楚材道“此非外臣所敢知。自有先帝遗诏,便当遵行”但乃马真后以大汗推举当由库里台大会决定,而非什么先帝遗言为由拒绝!

但这个库里台大会却迟迟难以召开。最大的阻碍便是如今蒙古诸王中实力与威望都最高的长子西征的主帅拔都!拔都因术赤系与窝阔台系的旧仇及自己与贵由在此次西征中的新恨。坚决反对立窝阔台系的后人为大汗!

术赤系一贯被排挤,连带着拔都在同代兄弟之间也没地位。贵由就在西征大军中公开叫板,说拔都是“带弓箭的妇人,胸前教柴打他”拔都当时忍住了,把情况说给三叔听。三叔窝阔台大怒,痛斥自己的长子贵由“这下等的哥毁詈?舍了你,如弃一鸟卵!如今教去边远处做探马赤。攻取坚城,受辛苦者”有这样的新仇旧恨,拔都当然不希望无论是失烈门还是贵由上位!

因拔都迟迟不愿返回和林参加库里台大会。导致第三任蒙古大汗迟迟不能产生…而乃马真后就趁此机会,攫取了蒙古帝国的最高权力!称制于和林近5年之久…

本月,塔尔海命汪世显再度率军入蜀,攻打成都。四川制置使陈隆之固守弥旬,誓与成都城共存亡。奈何部将田世显却偷降蒙古,夜开北门。导致成都陷落,陈隆之一家数百口皆死。陈隆之本人则被押往汉州城下。蒙古军命其招降汉州守将王夔。陈隆之大义凛然“大丈夫死则死尔,勿降也”不屈被杀。王夔派三千兵出城迎战,结果战败。当晚,王夔驱火牛,突出蒙古军包围,而汉州城则被蒙古军所屠。

12月,侍御史金渊弹劾四川制置副使彭大雅贪黩残忍,蜀人衔怨。于是彭被罢官除名,发配江南西路的赣州。虽彭大雅的确不是什么好人,但在他的任上,却修建了不少川中坚固的城池。尤其是去年,他在潼川府路合州的钓鱼山上始建的一座城,日后将名扬天下、永垂史册!

本月,因严忠济之请,宋子贞被任命为参议东平路事兼提举太常礼乐。在严忠济的大力支持下,宋子贞大兴儒学。齐鲁儒风,为之一变。

本月,因窝阔台去世,蒙古又派遣使者月里麻思前来南宋议和。刚至淮上,就被南宋守将阻住“尔命在我,死生顷刻间耳!现命尔降,官爵可立致。不然,绝不轻饶”月里麻思不从,被囚于长沙飞虎寨。

淳祐2年(1242)1月,也可那颜、耶律朱哥又率蒙古大军入蜀,直向潼川府路的首府泸州杀来!幸有孟珙击退。

2月12日,范应旍入朝进对。说起宗社大计,举仁宗朝嘉祐、高宗朝绍兴的往事为例。宋理宗说“两朝自有典故,非不知之,但难得其人”范应旍答“天若祐宋,必有其人”3月,金渊上奏“请陛下明谕宰辅近臣:谨选宗姓之贤德,参稽仁宗、孝宗之典故,次第举行”

4月11日,赵希塈入朝进对。宋理宗说“今日救蜀为急,朕与大臣无一日不议蜀事。孟珙亦欲竭力向前”赵希塈说“当择威望素著之人,在夔、峡要冲之间,建一大帅府”宋理宗说“重庆城坚,应可自守”赵希塈说“重庆在夔、峡的上游,敌若长驱东下,虽重庆城坚如铁,何救东南之危”5月13日,梧州知州赵时学陛辞,对皇帝言蜀地形势“当年吴玠守蜀三关,今皆失之,成都难守”赵昀问“嘉定可守否”赵时学答“若论形势,当守重庆”赵昀说“若守重庆,成都一路便空虚了。奈何”赵时学说“重庆亦重地。上接利、阆,下应归、峡”

18日,淮东安抚制置副使余玠入奏。这是宋理宗赵昀第一次看到这个大英雄。据说仔细看了很长时间,才说了一句话“卿人物议论皆不寻常,可独当一面”

蒙古兵攻陷潼川府路的首府泸州及漕司治所遂宁府。24日,龚基先入对。宋理宗说“上流之事可忧啊”龚基先答“是啊!施、夔,乃国之门户,存亡所系,岂可不虑”宋理宗问“今年的屯田如何”龚基先答“屯田有名无实,牛种既贵、军耕又惰,所收还抵不上所费”26日,刘晋之上奏“蜀祸五六年间,历三四帅臣,皆无地屯驻。独彭大雅修筑渝州城,为蜀根本,不然蜀事去矣。现今之计,因速在重庆建帅府,选能臣良将前往经理,则蜀尚可为也”6月3日,宋理宗询问李鋂“蜀事大坏,当如何”李鋂答“臣尝问陈隆之守蜀方略,其但云誓与城存亡而已。未几,为田世显所卖,城门夜开。自然失败”

本月,宋理宗赵昀经认真思考,终于做出了一跨时代的英明决定:把蜀川交给余玠!任命余玠为工部代理侍郎、四川宣谕使。前往四川,同制臣公共措置所有蜀地事务,有先行


状态提示:余玠登场篇--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