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穿越重生>重生之围棋梦>128.第128章 李小强专题研讨会

首届天元赛半决赛的两盘棋同时结束。除了李小强中盘战胜马小飞,另外一盘,聂旋风也被曹大方击败。

可以说在首轮比赛中,冷门迭爆。

抛开其他情感因素,竞技运动中的冷门当然为大家喜闻乐见。

这不是国际比赛,如果是面对日韩棋手。那中国棋迷当然是希望中国选手强者碾压,弱者爆冷。

聂旋风输给曹大方,虽然算是小冷门,不过大家并不感到特别意外。曹大方九段也算是国内的一流强豪。在当时的国人心中,聂旋风当然已经有超一流棋手的实力。那么什么是超一流呢,当年赵治勋有个比较形象的定义。

当时也忘记了赵治勋是“教育”小林觉还是依田基纪,话是当面对棋手说的。对面的棋手算他的晚辈吧。话的大致意思是这样:

“嗯,某某某你现在的成绩不错,不过你还需要继续努力。你现在和一流棋手交手只能下成1比1,如果不能下成2比1的话,你是无法成为超一流的。”

在赵治勋的心目中,超一流的标准就这么简单。里面没有“境界”之类深奥的描述。却明明白白,一目了然。

和那盘棋的冷门度相比,那么李小强赢马小飞这盘。。。

说引起轰动肯定很夸张。围棋是小众,除非和“为国争光”联系起来,不然不可能引起轰动。轰动没有,不过说激起一些波澜那是肯定的。

这个波澜也分好几种。最大众化,参加人数最多的当然是看热闹的。大家最多的是好奇:

“啧啧,这个孩子怎么蹦出来的,听说他的围棋相当厉害。他才12岁啊,才12岁就把据说是国内第2的围棋高手砍翻了。那个第2高手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那么这孩子和第1高手比怎么样?还有还有,据说这孩子还是个数学神童。嗯,到时候有这孩子的表演,我一定要搬张板凳围观围观。。。”

第2类呢,是热闹和门道并举。代表人物就是张志东张大记者。

张大记者现在和李小强成了哥们了。他对李小强的日常生活当然比较熟悉。本身也是位业余围棋高手。所以他看热闹主要还是集中在围棋上的热闹。

“不得了,小强真是不得了,这一路比赛过来,真是看得我眼花缭乱。第1盘,古典妙手,中间,捡漏王。紧接着,是掏茅坑。最近。。最近这盘还真说不清。没错,要说他是完胜好像也可以,开始屠龙后好像马小飞就没有什么机会了。可是,他前面那样乱来也可以说是完胜吗。他前面的招法,明显连我都不如。这样下,怎么就可以赢呢?当然,谁都知道他这盘棋的构思很巧妙,气魄很大。难道围棋靠气魄就能赢吗?难道我就练练气魄,也可以和马小飞较量较量。。。”

“这不科学啊!”

张大记者又在念叨这句著名的台词。在他看来,自己一直近距离观察。这些棋的脉络都很清楚,有些围棋技术上的东西自己也请教过。不管怎么理解,怎么帮李小强解释。好像也说不通他为什么就能够一路过关斩将。他知道,在里面一定有深层次的东西自己没有理解。

自从认识李小强以后,张大记者发现自己养成了依赖性。凡是碰到围棋上的问题,自己根本就懒得去思考。反正自己思考,在李小强身上就基本没有正确过。于是张大记者决定,自己要找李小强好好交流一下。

正好在来申城前,李小强提出有机会要去拜访一下自己单位德高望重的方老。方老是国内围棋界的“考古学家”,国学和围棋两方面的造诣都很深。

张大记者已经约好,正好乘比赛间隙的一个休息天。张志东约上李小强,准备去登门拜访。

他们去登门拜访先不提。另外还有一群人也聚在一起,他们是一群真正看门道的人。

他们聚在一起准备召开一个专题研讨会。研讨会的组织者是国家队华领队,代表中国围棋的管理层。召集者是聂旋风,成员是国家队在申人员。代表中国围棋的最高技术水准。这个研讨会就叫做:

“李小强专题研讨会。”

聂旋风在听说李小强又赢棋了,特别是看过棋谱后。顾不上自己第一盘也输棋了,紧急和华领队沟通,就把大家召集在一块。

这当然不是他们在大惊小怪,更不是他们要商量着怎么“对付”李小强。这其实是任何管理层再正常不过的反应。说一千道一万,他们聚在一块。核心就两个字,“定位”,对李小强的定位问题。

在他们看来,小强这孩子实在是太怪了。一年前的这个时候,还被陈超越让两子。现在,赢国内一流高手了。而且不是偶尔赢一盘,到现在连赢5盘了。他的水平可以说是以肉眼看得到的速度在成长。

你赢就赢吧,偏偏还以很多稀奇古怪的方法赢。单独一盘好像还都说得出道理。可综合起来。。。反正是没有一个人说得清。

国家围棋队嘛本质上就是一帮“技术流”聚在一块。碰到这样的“新课题”,当然要研讨研讨。

华领队不是“技术流”,不过他作为管理层的代表当然有他的考量。

本质上说,中国围棋一直到古大力这一代,采用的都是“有限资源配备制”。这个资源,当然就是比赛机会。这也很好理解,很长的一段时间,中国围棋好像一直是一脉单传。资源向顶尖棋手倾斜,也是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

当然国内的顶尖棋手都是自己竞争出来的。不过里面的不公平性


状态提示:128.第128章 李小强专题研讨会--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