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大唐孤星之远东战争>第185章 不相思便害相思
?”

“某中箭了”独孤心慈叹道,答非所问“某中了一支叫爱情的箭”

“某不管汝是中了箭还是挨了刀,某等需战决”温钰怒吼。

“对对,战决”独孤心慈呵呵傻笑。

广运潭,位于灞河中下游,此地史称“灞上”地区,灞河和浐河自古有舟楫之利,为长安水上交通要道。汉武帝曾开挖了一条从长安潼关接连黄河的人工运河,长三百华里,号称“漕渠”,把江南和中原的粮食和财货,运往长安,保障京都的供给,成为京都长安的命脉。然而“漕渠”到了燕唐一代已经淤塞,燕唐虽然强盛,可是由于关中土地有限,随着人口的增加,每遇歉收之年,长安的粮食供应就成了大问题,此时圣人们不得不移驾洛阳,因为那里水运方便,可以调集各地粮食。

漕河,漕渠,都是运河的别称。之前,很少称运河。就像路,被称之为御道、官道的就有了专属的性质。漕河、漕渠为朝廷专属,运输的是关系到朝廷兴衰的战略物资,任何的商船、民船不得在这样的专属河道上航行。

漕运漕运,先得有“漕”,然后才谈得上“运”。开启“漕运”的圣人们的目光紧盯筑“漕”。把全国各地区征集的粮食物资由水路运到京都叫“漕运”。漕运用的船叫漕船;漕船载运的粮、米叫漕粮、漕米;驾驶漕船的军队和民工叫做漕军、漕丁和漕夫。漕运,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

前隋文帝派他的大将郭衍对汉漕渠进行疏浚,引渭水从大兴城东流,经华阴到潼关附近入黄河。两年后再派重臣宇文恺将漕渠挖到两步至五步深,可通巨舫。此渠东通黄河,连接天下,隋文帝赐名“广通渠”。隋文帝还说:漕可通,民可富,叫它“富民渠”也不错。于一渠有了两个名字,单日叫广通渠,双日叫富民渠。

百年过去了,广通渠已不堪重负,淤塞严重,运力减半,但长安的需求何止增加双倍?重新疏浚迫在眉睫,于是圣人与相公们商议后,借温钰制科试题漕渠疏通疏的东风,于开元二年敕令工部协同京兆府启动修缮漕渠工程。

温钰的漕渠疏通疏,东段的要点除了疏通广运渠外就是于长安城东九里长乐坡下、浐水之上架苑墙,东西有望春楼,楼下穿潭以通舟楫,东可以接漕渠和渭河而来的纳漕粮船只,西可以沿漕渠至光泰门入禁苑,转送都城供给。

广运潭里现亦是舟楫繁忙,船桅蔽日,虽春节未过上元,但仍有上百小斛底船,这都是能载物万斤以上的漕运舟船。

“汉时漕渠能通四百料的船只,现今四百料船只能抵达渭河了”工部员外郎温钰叹道。

独孤心慈虽是浐灞两河之间的最大地主,却是次来到这广运潭,既来之则安之,独孤心慈收起花痴之心,仔细勘察这已有千年历史的广运潭。

灞上烟柳广运。

现今广运潭宽有百余步,长约千步,称得上是烟波浩渺,琉璃百顷。

挖渠疏浚只是那时工部的职司,独孤心慈作为万年县县令,关心得只有岸上之事,亦懒得去潭上水面吹冷风,带这万年县的僧俗道众人沿堤而行,岸边自是仓舍酒楼林立,独孤心慈却带人越走越远,离开漕渠已有百步。

此乃浐灞会合的三角地带,均是荒野石山,众人觅一高坡远眺,向东是广运潭碧水白帆,向西隐约可见长乐坡书院牌坊飞檐,向北那是浐灞会合处,一道山冈挡住视野,向南则是至长安城的大道,如苍龙伏地。

“诸位觉得此处如何?”独孤心慈踩踩脚下,积雪融化后的土石湿润。

“此处是否有些偏远?”左慈提出疑问。

独孤心慈笑眯眯的不答话,看着他人。

“独孤明府所言建仓舍之事,可亦需由某等购地?”有道观真人问道。

“那是自然,此处本乃华师故居之地,但被工部给置换走了,某百般纠缠,才为万年县众位夺得五十亩之地,当然只是沿广运潭的地段,他处某等再议”独孤心慈很是遗憾,却耐心对万年县富之子解释“至于左郎君所言偏僻,亦只是目前而言,等广运潭疏浚蓄水,此处离水面并不算太远”

众人亦不说话,也只有左慈此等不谙俗事之人才会觉得此处偏僻。

“不知何处是华师故居与漕渠所属之分界?”青龙寺的空悟堂主突然问道。

“哪儿有道积水洼地,有水之处即为华师故居所有”独孤心慈指着西向又百步处言道。

独孤心慈看看众人,忽然又笑道“诸位若有在此处修观建庙之意,某倒可出租几亩”

出租几亩?左慈郎君不禁腹诽,如此荒地居然亦能出租?

“那就先谢过独孤明府,青龙寺却有在此修建经堂之意”空悟堂主也笑道“某等不需太多,五亩足以”

青龙寺的空海法师与独孤心慈算是熟识了,对其心性有过琢磨,知其视财如命,又散财有方,因此临行前对空悟大和尚有过交代,嘱其与独孤心慈交往过程中对金银钱财不要过于在意。

“五亩够么?这样吧,某与空海法师相交已久,就与汝十亩吧,至于租金...”独孤心慈微微一笑“每年就一文吧”

“多少?”不但空悟大和尚,众人也是吃惊啊,既然只一文出租,那怎地不干脆赠与算了?

空悟法师乃半途出家,颇通人情世故,知道独孤心慈的顾忌在其为朝廷官吏,赠送土地怕遭弹劾,但亦想送与佛门一个人情,便有了这么个价格,遂


状态提示:第185章 不相思便害相思--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