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恐怖悬疑>钢铁鲜血烈焰>第115章 进击的多铎

当淄川-博兴联军从岱山岛出发,借着东风全速赶往扬州府之时,庄子固、赵应元等人的大军已经突破刘良佐、刘泽清的防线,济宁再次易手,二刘的军队撤(逃)往徐州。

“艹他娘的,流年不利,狗日的打不过!”这是刘泽清对此战的看法,而刘良佐想的显然更深入一些,他觉得自己发现了症结所在——敌方精兵比例太高!装备太好!

刘良佐和刘泽清出动的军队加在一起有十万之众,庄子固、赵应元的军队总数在八万左右,表面上看起来是前者有优势,实则不然。因为一个衣衫褴褛手里就一根木棍的炮灰是“一个兵”,一个浑身武装到牙齿根部,手持神兵利器的精锐也是“一个兵”。两支人数相当的军队厮杀,哪边精锐多,哪边就能赢!

精锐!该死的精锐!天杀的精锐!在庄子固、赵应元等人手下的重骑兵和重步兵面前,刘良佐、刘泽清手下的炮灰和裸奔也没有什么区别,当发现你砍对手三刀,对手一点事儿没有,对手砍你一刀,你就完蛋了的时候,这仗还怎么打至于二刘的军队有没有精锐?有是有,可惜数量太少,勉强够掩护军官们保命,至于军官带队发动反冲锋?是什么让你产生了这种渣渣军队里有真正的勇者的幻觉?

于是在几乎所有的野外遭遇战中,刘良佐、刘泽清都遭遇了可耻的失败。至于依托城墙严防死守行不行理论上当然行!可实际情况比这复杂的多,庄子固的红衣大炮数量不少,赵应元的“升棺发财”学的火候差一些,但破开刘良佐、刘泽清的大门还是足够的!

于是在喜闻乐见的“轰轰轰”中,济宁城门上了天,随后则是更加喜闻乐见的“冲啊!”“杀啊!”“杀刘贼!”“杀花马刘!(刘良佐)”“杀胡子刘!(刘泽清)”声中,大军杀入,刘良佐和刘泽清见识不妙,率军夺路而逃。

“不是我军不努力,奈何实在挡不住啊”,这就是刘良佐和刘泽清逃往徐州后的共识,无独有偶,此刻南直隶也有两位将领处于类似的处境,尽管那一老一少远比比这二刘忠贞的多,也悲壮的多。

————分割线————

在高邮被血洗后的第五天,也就是六月初八,江都陷落,扬州已沦为孤城一座。

从江都败退回扬州的明军兵卒,不趁机溃散逃走的只有不到一半,就算是这些勉强称“勇”的人也是一脸死相,满脑子活一天算一天再无胜利的可能。而此时极力收拢残兵,以图在扬州再战的南明左都督兼太子太保刘肇基更是一副死守寸土,不成功便成仁的豁出去了的心态,而根据他打了三十多年仗的经验,这次“成仁”的可能性很大,非常的大……

相比于已然五十五岁,白发苍苍的左都督刘肇基,二十岁出头刚刚崭露头角的副将乙邦才则是一副红了眼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末路疯狂。他现在已经不指望活到扬州之战后了,他只指望在最后一战中多拼掉一些清兵清将,杀个鱼死网破!他想不通,他实在不明白当年老老实实地为大明戍边的建州女真是怎么就能成长为席卷天下的庞大势力的,凭什么八旗就这么能打,他不服,他真心地不服!

如果刘肇基和乙邦才能够暂时屏蔽责任感和仇恨的影响,以冷酷的上帝视角去审视这一切,就会明白其实南明输的不冤。王朝末期综合征中毒性最大的吃空饷,让账面军队有二十万的南直隶,实际上拉出三万军队已经是极限,这三万军队经历了高邮之败、江都之败,就算有些许补充,则只剩下了六千多。六千多的士气低落的残兵败将面对十万多气焰嚣张的虎狼之师,即将到来的战役用脚趾头想想也知道是啥结果吧

至于武装平民百姓协助守城理论上可行,毕竟这个年代扬州是超级大都会,常驻人口四五十万,加上进城避难的难民足有八十多万,就算里面只有十分之一可以参战,那也是八万大军,守城足够了。但理论是理论,实际是实际,吃空饷和倒卖官军武备从来就是一体两面密不可分。别看扬州市面上富得流油,大商人、大财主一掷千金连眼皮都不眨,可武库中早已落上不知道多少年的积灰,别说完整的盔甲,连没烂光的刀枪都算是“上等货色”。

左都督刘肇基各种怪招鲜招不计后果的招都用上了,总算在多铎兵锋到达之前扩编出一支一万三千多人的“大军”。刘肇基极力压制住以乙邦才的为首的“青壮派”军官出城血战到底的自杀倾向,而把希望寄托于死守扬州,一直守到庄子固从山东回援。至于庄子固是否打的过多铎这个问题他尽力不去思考。

六月初十,当多铎的骑兵在扬州城外出现,刘肇基指挥着军队全部入城做死守准备。一切都安排的妥当,至少看起来妥当……久违的信心之火重新从左都督死灰般的心中燃起,然而当六月十一刘肇基真正接触到多铎的攻城方式,之前的布置基本上……毛用没有。

无它,无它,炮太多,炮实在太多!

————分割线————

历史的混沌性是一门极为复杂,对计算力要求极高的学问,就算是洛英这种以推测能力见长的学霸,则至多能预言历史的大势,至于具体细节,那恐怕要上超超超巨型量子电脑了。

就扬州之战这件事情而言,“大势”就是多铎早就想攻破、掠夺、屠杀这座东方大都会,他也确实有达成这个目的的能力。而细节就复杂的多——在旧时间线上


状态提示:第115章 进击的多铎--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