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倭国内讧频仍,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剧的时候,数以万计的倭人正源源不断地流入南直隶和浙江一带。
这些倭人平均年龄在十岁以下,男女比例在二比八左右,对于倭国的将军和藩主们来说,这些都是“多余人口”、“养不起的赔钱货”,但对于毛雄辉和洛英来说,这些都是从倭国身上吸取的宝贵新血。
在近代民族意识觉醒以前,文明之间彼此掠夺人口、彼此“吸血”的后患并不算大。但洛英还是坚持把“新血”的年龄限制定的很低,毕竟以后和阿拉伯穿越者、英国穿越者、俄罗斯穿越者对抗的时候都要用到民族主义,她可不愿意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年龄低于十岁的小孩子,三观还没有形成,这种情况下你只要对他们“稍微好一点”,就很容易收获到忠心和驯服。而由于倭国封建主敲骨吸髓的剥削,这些倭国小孩“稍微好一点”的标准也非常的低——他们甚至不指望“不饿肚子”,因为“饿肚子不饿的那么惨”已经是巨大的奢望……
对于那些被贩卖到郑成功地盘上的倭人小孩,洛英自然是爱莫能助,或者想的更冷酷、也更现实一点,那边的越惨,反倒显得这边更好……而对于来到自己地盘上的倭人小孩,由于旧时间线上那场血淋淋的战争在新时间线上没有发生,也根本不会发生,所以洛英倒是不准备对这些未成年的倭人做什么“过分”的事,她要保证的事情只有一件——汉化,彻底汉化!
穿汉服,说汉话,写汉字,用汉名,认为倭国是汉人固有领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好吧,都已经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就不能还叫倭国,但三十多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作为一个倭省又嫌太大,按照中国东部省份平均几万到十几万平方公里的标准,似乎倭国应该分成至少四个省,相应的朝鲜应该分成至少两个省……
相比于这些复杂的远景规划,近期具体事务倒是没有遇到太大的困难。洛英有些哭笑不得地发现,曾经担心的对立、抗拒、隔阂问题并没有出现,而真正难的问题倒是——教会他们说发音标准的汉话!
日语是一种辅音数量严重不足的语言,例如他们没有“v”这个音,只能发成“b”,所以e就发成了“杀必死”的音。像骨川三夫、刚田八百屋这样的倭寇,由于工(偷)作(抢)需要会说中国话,但发音还是相当的别扭,而教会这群一点基础都没的倭人小孩发音正常的汉话,那等价于始终和他们已经被日语扭曲的舌头作战,唯一的好处就是——这事儿可以和昊天教的洗脑合并为一个过程。
洛英发现自己并不需要编出一套徐福东渡,因此倭人是汉人分支之类的故事来说服这些倭人小孩,因为长期分裂割据破碎的化的环境让他们根本就不在意!只要按部就班地教会他们汉话并皈依昊天教,然后把他们和普通的汉人小孩一起培训、教导,几个月下来不查档案根本就分不清是不是来自倭国。换句话说在人种相近的情况下,只要从小抓起,一视同仁,强制“一元文化”,融合就这么简单,至于那坑死人、坑死国家还不偿命的“多元文化”理论,洛英庆幸自己未被洗脑,否则后患无穷啊……
————分割线————
当洛英这边努力从海外吸收着新血的时候,多尔衮控制下的清廷也做着类似的事情,只不过睿王爷显然没有昊天教圣姑那样从小孩子开始养成的耐性,他所补充的新血都是成年人,而且唯一的选择标准是能打。
辽东以北莽莽群山中的猎手,漠南大片草原中的牧民,漠北荒凉戈壁中的养驼人……这些游离于文明中心之外,在塞北寒霜与风沙之中磨砺出尖牙利爪的存在,终于有了到塞内“花花世界”劫掠、发财的机会,而这也是他们听从大清摄政王召唤的唯一原因,至于忠诚……那是什么鬼东西
而盘踞在北直隶京师,至少看起来仍拥有极大实力的多尔衮显然也很清楚这一点——宁古塔大征兵、科尔沁大收编和喀尔喀大拉拢固然补充了本来因为战损过多而显出颓势的清军兵力,但其实也增加了不稳定性。这群“新血”本质上都是不甚可靠的雇佣兵,若是能打胜仗还好,打了败仗可是有掉头反噬的可能……
所以必须“柿子要捡软的捏”,而清廷周围的“柿子”哪个更软又成了问题。就个人情感而言,多尔衮显然很想教训盘踞陕、晋两省,不听调也不听宣的济尔哈朗、姜镶二人,但考虑到还要依靠他们去牵制对北上十分执着的张献忠,再加上财力雄厚的晋商集团态度暧昧,所以这仗要打,但不是现在打……多尔衮当然也很想灭掉盘踞山东大部分土地,名义上仍是毛贼、妖女的上级,至今仍顽固地使用“弘光”年号的庄子固-史可法集团,但要攻打他们,就必须先清理掉吴三桂、尚可喜、耿忠明这“狗娘养的三藩”。
在清理掉三藩这个问题上,多尔衮对自己的军力倒是有信心,而且庄子固-史可法集团和吴尚耿三藩的新仇旧恨不少,到时候两者齐心协力的可能性不大,互相拆台的可能性倒是不小……睿王爷唯一担心的是毛贼、妖女的直接干涉,那可是性命悠关的大事!
多尔衮再次请教了他的“智囊”范文程,后者在捋了一会儿胡子后想出一个拉人垫背的办法——“毛贼、妖女已占据南直隶半壁,攻取应天府的野心昭然若揭……只要等到伪明镇江侯与我大清贝勒在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