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恐怖悬疑>钢铁鲜血烈焰>第443章 我全都要(一)

在后世毛雄辉、洛英穿越前不久,有个很火的段子叫“我全都要”,而这四个字也正是两个中国穿越者对云南、安南两地的态度。

虽然对于他们所来自的旧时间线来说,云南是“国内”,越(安)南是国外已经是既成事实,由于国际环境的制约,太宗时期在怎么吊打小朋友也没法直接吞并,但对于十七世纪的人来说,安南到底算“国内”还是“国外”其实是很暧昧的事情。

汉朝就有交趾郡,包含了安南北部和中部的大部分地区,一直维持到唐朝时期。唐朝中期,交趾郡曾被南诏国占领,直到唐懿宗咸通七年(西元八六六年),安南都护武力讨回此地,后设立“静海军节度使”,到九三零年被五代十国中的南汉所吞并,但其后经杨廷艺、吴权等人起兵对抗南汉,九三八年,南汉派军来镇压,吴权将之击退,次年称王,从此安南开始脱离中国统治,至九六八年越南丁朝建立,安南最终自立为国,正式脱离中国独立。

宋朝重文轻武、兵力孱弱,居然要给大理送岁币,自然没有克复安南的能力,蒙元骑兵看似牛逼,却对东南亚的湿热气候非常不适应,因此也打不下安南。真正对安南进行“再次征服”的是明代的朱棣,但这地方打下来是没有难度,治理起来却入不敷出,永乐死后,这一区域最终再次变成了“藩属国”,这种模式直到十九世纪法国把安南变成殖民地的时候才真正改变。

至于你说为何“打下来容易,治理却难”?永乐那么牛逼的皇帝,多派点兵一路杀杀杀过去不就成了?但事实就是“不能”,因为安南从本质上不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小国家,而是一大堆土豪的结合体,这种国家维持形势上的征服或许难度不高,但要大量驻军,从土豪嘴巴里把钱粮抢过来,难度却相当高。至于你说杀杀杀就管用了?永乐时期的大炮威力还没有那么大,要把土豪们的堡垒全部轰开成本也太高,所以到了后来最终放弃直接占领,转为藩属国小弟,至少在当时的条件下还是没错的。

然而到了穿越者势力眼中,这些东南亚土豪无非土鸡瓦狗之辈,要么彻底接受改造,要么该死哪里死哪里去,都什么年代了还想割据一方?你不知道“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么?

如果安南仍然是郑氏和阮氏大战的态势,横插一脚或许相对麻烦,但既然新阿拉伯帝国扶植下的巴达维亚苏丹国已经先插手,还把坛子打烂了,那么后续的事情反倒简单粗暴许多了。

————分割线————

常言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要想成就霸业,有良好的“地利”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为何毛雄辉和洛英当初对介入南直隶战火,以求占领“天下首善之地”的事情那么上心的原因。然而反过来说,如果一个国家、地区的环境是适合分裂割据的,那么得打上许久的罗圈架,要统一起来可是难上加难。

而如果你打开安南的地图,发现这地方根本就是“一根油条两个鸡蛋”的时候,基本上也明白为何他们历史会有不止一次的微缩版南北朝了。

安南北部的精华是红河三角洲,南部的精华是湄公河三角洲,还有和三角洲毗邻的冲积平原在,适合种植稻米,能养活大票人,而在北部和南部之间,则是中部的狭长地带,这些地方并没有多少适合耕种的土地,往西一点点就是老挝的群山,往东一点点就是大海,因此从理论上说只要在中部狭长地带修筑一些高墙和堡垒,这南北朝的罗圈子架还真就能维持下去,而在旧时间线上从西元一六二七年打到一六七三年,最终谁也奈何不了谁的“郑阮纷争”就是这个画风。

郑氏占领了安南北方,阮氏占领了安南南方,双方的分界线在广平省的峥江上。这条疆界与北纬十七度线非常接近,因此整体态势和后来的北越、南越之争有些类似。这次旷日持久的内战中,郑氏拥有更多的人口,还有黎朝傀儡皇帝作为“大义”,阮氏则早早地找了红毛人助阵,于是乎双方在安南中部的狭长地带来回拉锯,基本上就是一方进攻-推进几十里-占领某个据点-无法长期占领-被击退,这种循环模式。虽然从理论上说郑氏的势力还是要比阮氏强一些的,但很显然在如此坑爹的战争模式中,优势并不容易转化为胜势。

于是乎郑氏和阮氏如同两条浑身是血的疯狗,死死咬住对方不松口,而当手持打狗棍的新阿拉伯帝国、巴达维亚苏丹国出现的时候,他们很显然都被打懵了。

阮氏在新阿拉伯帝国、巴达维亚苏丹国的大举入侵下几乎没有抵抗能力,原来用于对付可能存在的郑氏海上入侵的防线,在“天方圣域舰队”面前脆弱的如同一张薄纸,而在轰掉一些关键的防御工事之后,则是大批巴达维亚苏丹队h过去,进行彻底的屠城与掠夺。

相比于精华土地几乎全部易手,只有少量残余势力逃入深山,基本上算是挂点了的阮氏,盘踞在安南北方的郑氏处境稍微好一些。如果红河三角洲被巴达维亚苏丹国占了一多半,多个港口城市均落入“天方圣域舰队”之手,占领线不断推进,还定期索要大笔粮食和金钱也算好的话。当然坐拥傀儡国王的郑氏自然也不甘心被欺负,各种反击手段也用上了,只不过反击的结果是“不反则已,反一次丢一座城”,到后来郑氏就算是滔天怒火,也只能是憋着。

至于向宗主国求救,郑


状态提示:第443章 我全都要(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