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化宇文州的同时,做一场法事也来超度那些亡灵也是必不可少的。
毕竟龙闻乃是鬼族之人,若无法事超度,想必又会出现不少孤魂野鬼。
殷明之所以返回乾黄城,便是还要再著一本佛经,让甘乐超度亡灵。
甘乐刚刚进入佛道,功德未满。
此刻正是积累功德的好时机。
一旦他功德圆满,自会立地成佛。
于是,殷明便在乾黄城内暂时住下了。
一边指点晁皇佛道,一边参悟佛法,著佛经。
《心经》那是指引他人进入佛道的经文,而殷明此刻要著写的乃是超度亡魂所用的经文。
两者自是不可混淆。
至于之后更为深刻的佛经,那自是让甘乐自己去领悟后著写。
佛道有佛道的传承之道,殷明虽懂万道,可毕竟不能干涉万道的传承。
他只能起到牵引与告示的作用。
这一日,殷明闭关醒来,祝明飞前来禀报。
“宇国内乱了。”
消息是三天前送到的,可殷明一直在闭关。
宇国大帅龙闻身死,消息传回宇国,立时引起滔天巨浪。
要知道,龙闻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是宇国的排面。
他一死,宇国顿时陷入内忧外患的困境之中。
而在此时,灵越皇又突然宣布支持无为而治,整顿朝廷。
于是,内乱彻底被激发。
保皇派认为灵越皇的做法相当正确,给予百姓更多的选择。
而反皇派则认为灵越皇是在推卸责任,不配当皇帝。
两派陷入苦斗,可没有超级大人物的加入,这样的争斗根本无法分出胜负。
灵越皇不愿大举屠杀反皇派,所以一直未曾动武。
这让反皇派的气焰更为嚣张。
一时间,竟在舆论上占据了上风!
“无为而治...”
殷明闻言只是喃喃,目光远眺,乃是黄昏下的乾黄城。
《道德经》曾言,“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不过多的干预,充分发挥万民的创造力,做到自我实现,走向崇高与辉煌。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这里的“必作”“治”都是有为的意思。
无为并非是无所作为,而是以无为而有为。
殷明曾在百家讲学之时谈及道家的无为而治。
诸如凌望鱼,俞游,白笙归,褚青等人都是这等思想的追随者。
而此刻,便是凌望鱼在宇国传道。
想必灵越皇乃是听了凌望鱼对道家思想的讲解,所以支持无为而治。
“既然灵越皇有意支持道家,那就在宇国立道家吧。”
殷明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道家的观点虽不同于儒家那般容易被广大百姓所接受。
但一旦实现,那必定能够引领一个时代的到来。
历史上的太平盛世,宏图大业,都是在道家的无为而治指导下取得。
宇国内乱,此时看来也并不是什么坏事。
至少可以体现不同思想学派的思想碰撞,这种火花的产生,有利于文道的兴盛。
祝明飞道,“看来凌兄在宇国传道,硕果颇丰啊。”
祝明飞以为是凌望鱼在宇国传道很受灵越皇赏识,所以才会让灵越皇支持无为而治的观念。
实际上也的确是如此。
可真正造成当下局面的却不是凌望鱼,而是龙闻之死。
龙闻未死之时,灵越皇绝口不提无为而治。
那是因为龙闻对无为而治并不赞成,甚至几度打压凌望鱼。
可是随着黄国事起,龙闻的注意力都在黄国这边,对凌望鱼的关注自然小了。
而灵越皇迫于龙闻在宇国的威望,那自是不会为了支持无为而治,与龙闻反目成仇。
所以才会一直未曾表明态度。
可是如今,随着龙闻身死,灵越皇再无任何压力,当然直接宣布支持无为而治了。
而龙闻虽然身死,但他在宇国的势力仍在。
如韩羽等人。
他们始终是龙闻的左膀右臂。
前提是他们尚不清楚龙闻到底是人是鬼。
苏堤平原一战,韩羽虽然知道了龙闻与鬼道有关。
可是他韩羽并不肯定,反而相信龙闻乃是为了攻克黄国所以才引动阴气修炼鬼道之法。
如此一来,宇国国内的将领对龙闻的尊崇更甚。
由此,反对灵越皇无为而治的声音也就越大。
殷明问到,“凌望鱼那边情况如何?”
宇国内乱,可都是由凌望鱼传道引起。
殷明担心的不是宇国内乱,而是凌望鱼。
要知道即便龙闻已经死了,可是宇国国内仍旧不乏武道高手。
一旦他们出手对付凌望鱼,那凌望鱼的处境将非常危险。
祝明飞摇头道,“凌兄那边倒没什么情况,灵越皇好像对凌兄很信任,一直让他陪在自己身边。”
“所以宇国国内的武道高手也找不到机会对凌兄下手。”
看样子,灵越皇是死保凌望鱼了。
其实从龙闻私自对黄国开战也可以看出灵越皇早已有支持无为而治的念头。
三十年前一场大战之后,灵越皇再没有对黄国发动任何战争。
即便是此次黄国内忧频发,他也未曾命龙闻进攻黄国。
反倒是龙闻自己,私自对黄国开战。
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