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镇。
河埠头,三三两两妇女端着木盆子拿着木槌打衣,在夕阳即将红透落下之前,她们细说嬉笑,唠着家长里短。河两岸有缭绕升起的云白之烟,还有远方隐约可见的蜿蜒山脉,一片祥和从容之味悠然出现。
卧龙桥上,一人着朴素青袍,负手而立。只能瞧见此人身子偏瘦,面相已经被竹编斗笠外加黑色面纱给遮住了。
今日是刘春珉、袁鹤、齐参长安殿试的日子。所以她难免担心的多了些,毕竟这才刚刚开始。
“掩面先生。”旁边忽有人叫唤。
太史辛河这才回过神来,见来人是刘春珉的母亲,她便稍稍拱手,不过也未曾答话,只以为刘春珉的母亲路过这里叫一声罢了。
刘母又道∶“先生,您于吾儿的恩情,重如泰山,若吾儿真能高中及第,还望先生莫要推辞,有用得上吾儿的地方,先生尽管提。”
刘母泪眼婆娑。
四年前太史辛河十八岁,回归江南,换了个地方隐姓埋名,化号掩面先生。
掩面先生才学渊博,有通天之识,于江南、庭都、蜀地各择一人为徒,说要四年之内让三人高中及第。
原本大家都只当作一个笑话,然而去年秋试结果,三人分别占据榜首,从此掩面先生让人刮目相看。
辛河目光透过薄纱落在几十丈开外,沉凝片刻后回答道:“自然不会客气,刘母不必抱愧。”
“再有几日,长安的消息便能传过来了。”辛河恢复原来的姿势,又将目光投向远处,良久不语。
刘母想再多说些感激的话,又或思虑着送点什么礼物给掩面先生,问问她是否需要什么,但是最终没能开口,而是抱着自己的菜篮子离去。
其中缘由,大概是这位掩面先生实在太难结交,去年秋试之后袁鹤和齐参的家人都远从蜀地和庭都赶往江南向她当面致谢,三个学生中只有刘春珉最为穷困,另外两个虽不能说富甲天下,但小有家业。
刘母仍然记得,她当时带了家里所有的鸡蛋和肘子上门拜谢,另外两家却是拿的珍珠贝壳,锦绣华服,甚至齐家还要送她宅子,想将她请回庭都当私教。
不过掩面先生一样礼物都没收,让所有人惊叹不及。
于是又有人想着天下竟然有这样无私的先生,纷纷将孩子领来受教,请求掩面先生收徒,可惜掩面先生闭门不出,一应回绝。
后来许是觉得不妥,挑了几个上不起学的孩子,平日里偶开课堂,但也不曾许诺过什么。
所以刘母也很好奇,他儿子刘春珉当真是遇上了贵人?毕竟他曾经厌做学术,除了能捉弄人就没有别的事情了。
这位掩面先生有何能耐,不仅让他读书,还能让他在秋试中荣登榜首?
几日过去,江南静谧如水的小镇突然变得热闹起来,骑马匆忙穿过街道的传报员拿着圣旨赶往刘春珉的家里。
辛河喜静,是以住所偏离小镇中心,一间独屋,除了屋外几棵杏树和一条小河,再无其他。
屋内摆设简单,一桌一凳一张床,普通茶具再加……上等檀木盒子里装着的一块灵牌。
辛河放下斗笠,用衣袖擦净檀木盒子表面的灰尘,将灵牌取出久久盯着未动,而后将它轻轻地包在红丝帕里又放回盒中。
“子卿,煮酒论诗都能引来杀身之祸,如今想正大光明的活着,我只能自己争取了。”辛河说罢盖上盒子。
她生得眉目俊秀,一双眼睛像是西湖池畔流水般动人闪亮,肤色润白,又如刚打出来的棉絮一样柔软。
取下斗笠她依旧是男儿装扮,一根木簪将青丝束起,举手投足间不失江南女子温婉本性,却增有男子的果断决绝,加上一身华赋,看起来更添风采,倜傥至极。
算算日子今天是殿试后第四天,消息应当能送达江南。不过,她已经提前两天得知刘春珉、袁鹤、齐参三人分别为殿试的状元、探花、榜眼。
她双眸一闭,站在房屋外深深地吸了口微风夹杂的杏子树味道,而后戴上斗笠,在她劈出的院子里教了孩子们两堂课。
正当她课毕,院子外已经不知什么时候站满了一堆人,刘母在其中,其他的估计是她的一些亲戚再加院子里上课的孩子们的父母。
辛河一如既往没说多话,教完课,拱手行礼,从众多人中找出一条缝钻出。
“既然掩面先生依旧不愿意接受我们的谢恩,不如我们就为他做个匾额好了!”刘母大抵知道了辛河的性情,于是灵机一现,想到了做匾额称颂于世人。
大家也都一致同意,为她写下“绝技名师”。
……
乡亲们热情至极,辛河不好辜负,收下匾额。
又过了约两个时日,袁鹤和齐参两家人的父母再次登门道谢,毕竟辛河接不接受礼物不是主要的,心意还是要送到,不能留下话柄。
不过辛河这次倒是痛快地收下了部分礼物。齐参父母在长安城里还有几座宅子,这次又提出了送她一座的想法,当然也说了以后为政上能给齐参一点建议则是更好。
江南虽好,她倒也羡慕长安的繁华。到了如今的地步,既然他们诚心相送,她自然却之不恭。
江南有名师掩面先生将三个原本的调皮捣蛋鬼调教成如今的状元郎,这事一传十,十传百,不久在各处传开。
有人说这位掩面先生真真是神人,也有人说她深不可测,应该是朝中有高官当后盾。
可当场就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