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赵志文得尝所愿从牛头山的土匪手中寻回了那个事关重大的匣子,兵不血刃地化解了一场生死攸关的危机。此番上山,赵志文的心一直悬着,像一座临渊的吊桥,摇摆不定,因为,他需要面对的并不是寻常百姓,而是一帮杀人不眨眼的棒老二。何况,这群棒老二素来还与剑门赵庄有嫌隙,所谓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用脚趾头思考,都可以预见此行必然危机四伏,困难重重。然而,本来非常棘手的一件事,竟然没费多少周折就解决了,雷声大,雨点小,结局大大地出乎意料。走在下山的道上,要不是亲眼看见那只匣子就在伴当赵大伢的手中,赵志文端的很难相信这一切已然成真。是啊,世事无常,变化无方,这一段过往竟像一场梦一般,起起伏伏,峰回路转,委实不可思议。
仔细回想此番在牛头山的经历,赵志文固执地认定,事情之所以办得这么顺利,关键就在小白龙身上,若不是小白龙的明挟暗助,要想取回那个匣子,恐怕比登天还要难。
剑门赵庄与牛头山素来交恶,小白龙作为牛头山的三当家,怎么会胳膊肘朝外拐,在紧急关头抛出一颗救命的稻草呢。难道真是自己的那一通陈诉起了作用?小白龙听出了其中厉害,明哲保身,所以借坡下驴?仔细一想,又觉得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牛魔王说得没错,牛头山上的一众男女,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亡命之徒,他们心中或者有忧有惧,但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单凭自己的一番话,尽管这番话句句真实,字字珠玑,委实不足以立竿见影改变他们的立场,纵然最终能实现改变,也不至于会这般轻巧容易。这样纵深分析,赵志文笃定地认定,导致结局向好的关键因素,只可能是一条,那就是小白龙的主观立场发生了变化。
临阵倒戈,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小白龙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匪夷所思的变化呢,难道真是因为这一天是她的生日,她不想动肝火,也不想动家伙么。赵志文觉得,事情决计没有这么简单。剪不断,理还乱,越想越觉得背后有蹊跷,越想越觉得头疼。
下了高山,寻回马匹。赵志文和赵大伢更不停留,相继飞身上马,一抖缰绳,风驰电掣向赵庄飞奔而去。马匹奔驰迅速,赵志文直觉两耳生风,如腾云驾雾一般,天刚刚开亮口,便即回到了熟悉的赵庄。
临近剑门赵庄,赵志文远远望见在庄前广场翘首以盼的胞弟赵志武,脑海中忽然灵光一闪,想起了当初赵志武将那把手枪塞给自己时说过的一句话:‘性命攸关之际,且向小白龙亮出这把枪,或可躲过一劫,保全性命’。难道,赵志武与那小白龙竟有些瓜葛?作为兄长,赵志武基本上可以说是自己看着长大的,他身上有几斤几两肥肉,几斤几两骨头,几斤几两油水,自己都门儿清着呢。牛头山闹土匪不是三五两天的事情,胞弟若真与那小白龙有些瓜葛,自己绝对不可能一点蛛丝马迹都不曾发现。是他们之间的联系太隐秘,还是自己太粗心?赵志武是个性情中人,剑门赵庄与牛头山素来交恶,赵志武的态度始终是主战而非主和,若是他跟那小白龙之间真有什么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他怎会如此行事,这太不符合他一贯的性格呀?乱,太乱了,好在赵志武就在跟前,这个谜题迟早会解开,会水落石出。
牛头山与飞仙关同为千里蜀道上的重要关隘要冲,兵家必争,如今,牛头山成了土匪窝,飞仙关成了修真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只留下一路东倒西歪的车辙印记。曾在这两处关隘战斗过的那些英雄豪杰,若是在天有灵,知悉了这两处关隘今日之形势,不知会生出怎样的感想!
当初,上牛头山时,赵志文身边跟着知根知底的赵大伢;如今,上飞仙关时,赵志文身边跟着的人则是平生初遇的拼命三郎胡杨。拼命三郎的名号,赵志文早有耳闻,只是不曾想到,作为胡公馆的公子,怎么会放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不要,甘心为轻衣姑娘做一个车夫。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看来,这胡杨也是一个情种,英雄难过美人关呐。一路走着,赵志文不禁不着边际地想到,胡杨一表人才,轻衣年轻貌美,这两个人凑在一处,还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想到此处,赵志文不禁坚定了一个念想,今后一定要好生撮合一下这对年轻人,让有情人终成眷属。
胡杨跟着赵志文一路上山,尽管沿途风景无数,却因着有满腹的心事,也只是走马观花,无心细赏。对于赵志文这个人,胡杨是打心眼儿里敬重的,敬重之情的缘起很简单,只因为他就是鼎鼎大名的剑门赵庄的庄主。当然,在敬重之情的边缘,胡杨也有一些惆怅,他毕竟是自己的情敌呀——其实,胡杨哪里知晓,赵志文和轻衣之间的种种暧昧,不过是掩人耳目的烟雾弹罢了。毫无疑问,赵志文和轻衣之间有情,但这种情绝非爱情,而是互为唇齿的生死之情。只是,这是剑门和唐门的一大隐秘,赵志文也好,轻衣也罢,谁也不可能对胡杨讲明。
赵志文和胡杨沿着险峻的山路拾阶而上,不多时,便来到了六角亭外。远远望去,但见六角亭外布满了荷枪实弹的警卫,铁冠道长正与一个军官对弈。
念及沿途戒备森严的岗哨,赵志文和胡杨对望一眼,未便造次,蹑手蹑足地从通往六角亭的道路上退了回来,辗转绕进飞仙关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