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言情总裁>七海扬明>章三二二 更大的阴谋
纺织业大国就是帝国。

纺织品配额问题源于帝国对外经济政策的改变。帝国三十年以前,帝国一直促进自由贸易,认为这样对各国都是平等的,而且也是有利的,但问题在于,政策宣传了这么些年,根本没有国家跟随。

世界上的所有国家面对帝国的工业化产品,都主动或被迫的紧锁国门,或者用关税等手段控制贸易。而在与西方国家交往中,海外殖民地更是排他性的经济区。

因此,自由贸易逐渐转向了对等贸易,即双方进行对等的限制和开放,帝国的要求就在于,绝不能允许帝国对欧洲国家贸易逆差。

但在东方,帝国普遍对藩属国贸易顺差,导致各国普遍贵金属外流,引发了很多问题。而藩属国对帝国原本政治上就不对等,经济上怎么也无法对等,因此在对藩属国贸易政策上,帝国会进行有意的倾斜,并且通过贸易谈判,逐渐解决各国对帝国的贸易限制。

对等贸易仍然存在,但纠结的不再是贸易额,而是贸易权限。

比如日本,在日本长期以来,大米是硬通货,给武士、军队发薪水都用大米,但日本被迫开国之后,南洋廉价的大米进入日本,直接摧毁了日本大米的价值,迫使日本建立了更先进的货币体系。

也因为如此,日本实行限制海外大米进入日本的各项政策,甚至有一段时间宣称,南洋的大米都是从烟瘴土地里种植出来的,是有毒的,女人吃了不能生孩子。

除了限制大米进口数量,日本还长期实行海外大米官售制度,完全垄断外国粮食在日本的销售,这极大伤害了帝国粮食商人的利益。若只是大米还好,毕竟帝国不是大米的主要出口国,爪哇、暹罗、安南才是,但帝国是大豆、玉米、高粱等杂粮、饲料的主要出口国,帝国北海三省和内疆区几个绥靖区比较依赖日本这块市场。

为了解除这种限制,帝国以利换利,提出了纺织品配额方案。

这个纺织品配额其实是两种,一种是纺织品入关配额,另一种是纺织品原材料配额。前者主要是丝织品,广南和日本都是出产生丝的地方,早年,日本从大明进口生丝,但是随着帝国的崛起,对丝织品的需求量大增,让丝织品价格飞涨,日本生产丝织品也有利可图。

所以日本逐渐从出口蚕茧,到引进帝国纺织机,生产生丝,再到丝织品,一整套的产业已经形成,尤其是萨摩藩和长州藩两个藩国,丝织品出口更是其出口创税的最主要商品。

日本与广南这两个国家,与帝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帝国是一个法律健全的国家,有法律保护工人,导致用工成本连年增长,而日本和广南不同,这里有的是贫苦百姓,尤其是日本,有的是人,仅仅是用工成本就让其丝织品占据绝对成本优势。

日本还从帝国引进先进的纺织机械和管理手段,其又能种植桑树养蚕,导致日本丝织品大行其道。

而为了保护帝国的丝织品产业,帝国以关税为手段进行调节,这个调节既要保证帝国丝织品产业的利益,又要保证丝织品价格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毕竟从事产业的人数完全不能和广大人民相提并论,不能为了保护一个产业,让所有消费者吃亏。

来自日本的丝织品就是对内调节的重要砝码。

而纺织品原材料配额,就与丝织品几乎无关,几乎可以称之为棉花配额。无论是日本还是广南,都无法大规模出产棉花,其国内棉布市场曾经一度被帝国完全控制。

但是日本却控制着本国的棉布市场,对帝国出产的棉布逐渐抽取重税,面对帝国的强大压力,又转而支持帝国商人在日本投资建厂,这导致的结果就是,日本逐渐拥有了棉纺织产业,但日本可以引入工厂、纺织机、染机,但本国不能出产棉花的痼疾是解决不了的。

帝国就以棉花向日本出口份额来换取日本降低帝国棉布关税。

其实广南和日本争夺最多的就是纺织品入关份额,尤其是丝织品,这是两个国家支柱产业。

弹压下这次配额争端并不难,关键是如何解决,李昭承看到,白乐在控制事态之后,连续几日工作不休,分别会见两国代表的同时,不断与申京方面用电报联络,制定各类表格,就是要推算如何分配份额才更为合理。

“这其实根本就不是一个纺织品份额的事。”面对李昭承的询问,白乐抬起头无奈的说道:“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丝织品入关配额分配不好,棉花份额也顶部下来,整个纺织品份额分配不好,日本就要对帝国出口的粮食进行制约,广南也会动帝国在其国内的工厂,一环扣着一环呢。更可怕的是,这与国内各方牵扯着,令人头疼........。”

李昭承看着正在完成的报告,发现分配丝织品配额似乎只是一个表象,最重要的还是棉花配额上。帝国给两国定的配额是给两国提供其所需原棉的百分之九十,这样维持两国的棉纺织厂,又不会让其获得与帝国出产棉花竞争的能力。

但两国都要求提高棉花配额,甚至取消配额,完全让棉花自由向两国出口。

李昭承看着桌上的电报,发现来自官方的电报很少,大量电报来自经济组织,帝国棉农协会、纺织商会、东南商会等等,这些人向白乐施加压力,提高棉花配额,是对广南和日本两国最大的配合和助力。

“我怎么感觉........这次调停就是一场戏,是演给我


状态提示:章三二二 更大的阴谋--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