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珞练习完夜剑之后,返回家里。
平静呼吸了一口气,此时他的气息早在多年武道修养的功夫岁月之中,成就了呼吸自然的功夫,一呼一吸绵长细柔,完全符合身为华夏智慧成就者老子在道德经中的,绵绵若存用之不勤之意。
其实讲的是呼吸之间,就是天地之根,人命归处。婴儿结胎,在母腹之中,肚脐与母腹相连,母呼子呼,母吸子吸,直到出胎之后,脐带剪断,胎息停止,气息长冲,开窍于鼻,自此之后,先天之气转为后天之气。
而绵绵若存,就是在不断返根,返回最接近胎息的时候。
华夏古人一直在认为和研究,婴儿的身体状态,最是完美。古圣贤并不认为成年是好事,认为物壮则老,到了人体的巅峰,就要下滑,一步步渐渐走向衰,老,病。
道家主旨与武道家不同,道家主旨自古就在‘返本还源,长生不老’之上。对身体的研究,避死沿生更是精确细化,是一部精妙的古代人体科学,只可惜在现代社会被封设为‘封建迷信’,把一些传统精华弄丢了,没人关注。道士自古九十多岁,一百多岁很正常,这一生命现象,并未在现代社会大众群中获得关注。
草木秋时衰,事业到了巅峰就要下滑。所以道教一直在避免强大,物壮,和成熟。处处皆柔,弱,却长久之道。
虽然道家在现代社会并不显眼,武术界却红红火火。
但自古传承下来得东西中,武道很多内容都是一体的,武学中就蕴含了人体养生学。
韩珞年纪已经二十三岁,却一副二十岁的稚嫩面孔,如果不是当年徒步长江,日晒雨淋,损坏了皮肤,他还可以保持在十七岁的面孔上。
这就是真传武夫,道士往往比真实年纪,要小很多岁的模样。
俗语说:“道士的脸,最不能看年纪。”是因为一些老道士,在八十多岁,还看着跟五十岁的模样一般。
至于佛门,主旨为‘解脱’,解脱生死之说,虚无缥缈,但主旨之高,远超武道两门,故一般僧人对躯体的健康,并不是最看重,更重视精神的修为。
韩珞绵绵若存,口水满口,慢慢咽下,闭目养神。形意拳中‘鸟台’形拳,是属于轻身腾空之法,良久之后,身体轻盈,一纵即高。龙形拳属游走搜身之法,专练搏击之中,贴身游走,转换角度,大走步搏击于众中。猴形拳属于伸缩腾挪之变,近身搏斗之间,伸缩腾挪威力极大。虎形拳扑腾寸劲之功,浑身整劲扑腾,全身一块钢,又炼势大力沉之劲。蛇形练伸缩擒拿纽走点穴之功,熊形炼不动如山之功,马形练奔跑速力结合之功,鸡形。是属于脚底轻如羽,身上势大,属于乘胜追击之功,专用于敌人败退而己方追击之功,脚底轻盈速度快,上身力大又可击败敌方。
形意拳每一拳,都不是完况,抓,打,擒,拿,点,游,战于人群,寸劲,稳如山,等一切可能出现的情况都被十二形概括,良久之后自然对各类情况应付自如。
至于五行拳,乃是形意拳的母拳,乃是拳劲之基础,功夫从此出。但不是应付各类搏击情况的方法,但养身,养劲,气池运转,沉劲,气势如虹,都是从这里练出来的。
至于器械,不过是以器为臂,功夫上器而已。只不过每套器械针对各自的特点,各有一套应用的方法而已。
长枪身长,就不适合左晃右打,而是前进后退,左栏右拿之功。故人要附在枪上,枪人合一。
刀器一边厚一边窄,可以左刁右刺,腾空变化,但又与剑器不同,乃需要顺刀势而为,以身发力。这里又有因刀器不同,有细小改变。
而剑器,自古誉为礼器,轻盈,乃是仿人手而设,犹如人之手,角度无死角,杀伤力因本身的特点并不沉重,威势不大,但顶级强者之中,持剑器,可将其实力发挥到极点。又与长枪横长竖出,前进后退不同,枪本身就有一种僵死劲。而剑器为顶级强者必选之物,但又有一些强者,不屑持剑,认为不够豪气大势痛快,另辟蹊径,琢磨长枪,刀器等兵器的巅峰之道。却是将器物发挥到极致,但仍是少数。
明劲武夫持剑器,不如持刀,枪等器,原因就在于,剑器虽弱,却依赖于使用者本身功夫,遇弱则弱,遇强则强,正是仁义之兵。
故古代最上等的剑器一定是送给最上等的武夫。
当然,一些爱好剑器的象征性意义者,喜欢装饰,就是平常士大夫,也可以带。
但赵子龙带剑,‘青釭’宝剑,削铁如泥,锋利无比,又岂是装饰。
(作者语:诸葛亮吊祭周瑜时,赵子龙带的就是一柄剑,即符合礼仪,同时也要保护诸葛亮。当场高手,因赵云带剑无人敢动诸葛亮。在古代,化劲武夫一般都遵循‘马上枪,地上剑’的规则。)
韩珞闭目养神之间,神思回溯形意拳,他认为这套提升人体系统劲力的‘实操系统’,最大的优势就是扑腾转换,寸劲之强,五米之内,至强至刚。因追求在五米之内把劲发挥到极致,也因此,在五米外开始逐渐消散。而太极拳,却不会这样,因为太极拳追求的是肢体放长放弹之效,从一开始,两拳追求的就不同。
而形意拳追求寸打,腾挪,而这样子,在人群密集的战斗场所,恰好可以保持最足的持久力,又能速战速决。
韩珞意识到,形意拳,真的是战场上遗留下来的拳种,一切招式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