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着连翘的面,他执汤匙在碗沿上扣一扣,沥干勺子底下带起的汤水,唤她张嘴。
幼安微微干裂的唇瓣生硬开合着,对着一个前一刻还能下死手,仿佛要她命的男人,此刻他表现得再温和,都如毒药,她不敢顶撞。
喂完了药,公子丹拿帕子净了手。好像是应证他此来真就只为探病,她服了药,他也不多留。临去前他立在门边,回首柔声叮嘱。
“郡主安心将养。毕竟,你我尚未成亲,频繁登门探望,恐落人口实。”他以无比关切的神情,道出冷冰冰,森然的诫告。言下之意,她若再闹下去,后果如何,她尽管一试。
待得那恶人身影全然消失在门外,再见不着,幼安浑身已是冷汗涔涔。她不明白,事情怎么就到了这地步。她是国公府明媒下过聘礼,本该风风光光迎进门的正头世子妃。为何她握着名正言顺的筹码,到头来却输得如此惨淡?
如今她万念俱灰,心里却养了一只鬼。有个声音在焦急的催促她,想要确认,是否,她被那人亲手送进了公子丹房里。她要求一个明明白白,不掺杂一丝含糊的答案。之后,她才能彻底死心。
她不知如今还能如何,她所能想到的,也唯有以她毕生之信念,每日每夜,从早到晚,赌咒那女人如她一般——生不如死,爱而不得。
昭和七年十月初八,文王于早朝之上,突然下旨:废中宫,册封三子公子成惠王,四子公子丹秦王,五子公子义齐王。另,秦王封地南疆交州,下月十一即刻启程。无诏不得回京。
圣旨一下,朝野震动,天下皆惊。
消息像生了翅膀,不会儿,便飞出了宫墙,进了廷尉衙门。七姑娘只见报信儿那人,跑得气喘吁吁,一头撞进来,在门槛儿上还绊了一脚。
他扶着歪斜的官帽,潮红着脸,嘴皮子上上下下的翻飞,吐露出一个个令人心惊的消息。七姑娘只觉耳旁嗡嗡响,剧变打堆儿似的接踵而至,她一时有些消化不良。
王后朱氏被废,公子丹册封秦王,只得了大周最贫瘠的交州做封地。这是文王在朝事之上,鲜少显露出杀伐果决的强硬,显是为公子成取周太子而替之,为其铺路。
得了这于太子大是不利的信儿,府衙里众人面面相觑,心头很是沉重。之前一点儿风声也没露,换了谁遇上这事儿,都难免惶惶然,心思浮动。
文王前所未有的强势打压丞相,朱氏一门被废了王后,连带的,周太子地位尴尬,而廷尉衙门,隶属丞相统领,其下两位左右监使大人,都是太子的人。倾巢之下,岂有完卵?
自得了信儿,前堂几位大人聚在一块儿,交头接耳,焦灼商议政事。七姑娘虽身为女官,到底与朝官不同,本欲打声招呼先行退下。奈何这会儿人人心里都惦记着大事儿,哪里还顾得上理会她。于是只得悄然退出门,怀着忐忑的心事往后堂去。
是日夜,那人彻夜未归。她屋里点着的油灯,清清冷冷投了她的身影在窗纸上,三更方灭。
再见他,已是隔日傍晚。
白天那会儿,她还在想,出了这样大的事儿,他忙得抽不开身,也是情理之中。或许他是被太子叫住议事,又或许,公子丹下月离京,顾府上,国公大人命他家去。
本是好好的册封王爵,哪里晓得,公子成与公子义是正儿八经的晋封,切切实实得了好处。可这事儿落到公子丹身上,却成了变相的流放。文王此举,无异于昭告天下,不论日后如何,大位都与公子丹无缘。
这是打压朱氏的时候,顺手,给了顾氏一个响亮的巴掌。三大世家之中,也就远离燕京,扎根在幽州的关氏,未受太多牵连。
七姑娘心头默默盘算,在屋里来来回回的踱步。面上虽有担忧,可她心里总存了疑惑。那人手下掌着燕京一地,几乎无孔不入的御刑监探子,那些人的本事,无需说,她也是清楚的。莫非文王下旨前,真就捂得这样严实,一丝风声也没能够透出来?
更何况,为何文王隐忍了这么些年,竟选在这个当口对世家动刀子?内廷虽已分去了不小的权势,可到底没能强得过由丞相统领的前朝一班老臣。要说时机成熟,却是十分牵强。
心情不好,静不下心做事儿,本也没事儿可做,便觉得屋子里憋闷。七姑娘取来披风,穿上了,拢一拢前襟,正埋头打结,便听见外边儿传来模糊的问安声。她小手一顿,急急忙忙过去挑帘子,果然见是他。那人一席玄色氅衣,熨烫得平平整整,打廊下大步而来。
“要出门?”看她肩头歪歪斜斜搭着披风,领口微敞。他眉心一蹙,带了她进屋。
天气转凉,早些时候已起了风。她立在门口,穿堂风吹得她鬓角碎发,细细柔柔,乱了章法。这样冷的天,她竟连衣衫也未打点妥当便出了门。他自是见不得她这副样子。一日不看住她,这丫头便叫他如此放不下心。
她不过才刚露了头,便被他喝令进屋,至多只是面上扑了点儿冷风,哪里就能着凉。仲庆还在呢,他已揽了她肩头。自从他与幼安解除婚事,这人便越发不知收敛。好几次,她都从仲庆眼里,读出慌张与那么点儿不知所措的害羞来。
毕竟还是个半大的童子,之前当着人前,他与她都是规规矩矩。那头婚事儿才作罢,大人已搂了姜女官在怀里,难怪仲庆怔忡着,醒不过神儿。想来是还没闹明白,自来不习惯使唤婢子,亦不喜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