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二十六年八月十八。
今天是朱翊钢出征的日子,王府上下一道把他送到了通州。
城外已有一千负责押运粮草的兵士正在等他,领头的是明军总旗李桐。
“爹!爹你不要走!”从得知朱翊钢要出征的消息就一直保持着沉默和冷静的轩如突然从人群中冲了出来,拉住了朱翊钢手上的缰绳。
“乖,听话,不要闹啊!为父去去就回来,少则半年,长则一两年,你在家切勿任『性』,凡事要听你姐姐的。”朱翊钢穿着铁甲不便拥抱女儿,只是捉住她的肩说道。
耳边传来了轩如低头啜泣的声音,他抬头望去,送行的下人们,从蔡姑姑带头开始哭了起来,常池一脸的担忧和哀伤,他最放心不下的女儿轩婉,正抱着他最爱的外孙启琛,眼睛里一直有泪光在打转。
柳承志一只手扶着她的肩,另一只手牵着启瑞。
“贤婿,你过来!”朱翊钢将柳承志唤到了身边,又说道:“我不在的这些日子,常池还是个孩子,家里都是女人和孩子,这家中就有劳你了!”
朱翊钢一走,柳承志就是王府之中唯一的成年男子了。
他的这句话,既是一句嘱托,也是一句肯定。
朱翊钢这几日思考了很久,既然找回了女儿,认下了这个女婿,而这个女婿不管有多少让他不满意的地方,但都是他女儿认定的那个人,他也不再纠结,决定对他彻底释怀了。
“岳父放心,小婿一定照办!”柳承志坚定地说道。
其实柳承志先前还担心朱翊钢一两年不回来的话,杭州那边要怎么办,但是既然岳父第一次开口拜托他照顾王府的人,他自然是义不容辞。
至于杭州的生意嘛……
不是还有荣木和大掌柜在吗?
如意将启琛交给了身旁的小环,上前来抱住了轩如的肩,一边小声在她耳边说着安慰的话。
其实她也需要安慰,但是这个时候,她需要负起长姊的责任。
中秋那日父亲让她给大家分月饼,也就等于是让她好好照顾大家。
“父亲!您不要走!”轩如已经泣不成声。
朱翊钢翻身上马,挥了挥手,便跟着队伍一起开拔了,身后留下一片哭泣和呼喊之声。
过了三天,城南的淮南子印书社来了一个小姑娘,开口便说要见老板杜长风。
掌柜的肩这姑娘个头不大,十五六岁的模样,穿的白绫上袄红比甲,头上还戴着珠钗,衣着打扮倒像是个伺候人的丫鬟,但是衣料和首饰却非是寻常人家所能比的。
“老板回家去有点事,您等一会儿啊。”掌柜的让伙计看了茶,又揣摩着这位姑娘的来意。
中秋节前他家杜老板就受了诏书,说是被选中成了东安王府的仪宾了,中秋那天老板的哥哥锦衣卫总旗杜云帆还给他们每个人多发了一个月的工钱当做赏钱,而且保证杜老板进了仪宾府以后,这间印书社也不会关闭,改由一个远方亲戚来经营,一切照旧。
这几天北镇抚司的人,杜老板之前在国子监读书的那些个同学们,倒是有不少前来贺喜的。
宗室的郡主茫茫多,可唯独这个方英郡主是李太后的外侄孙女,当今皇上既是她的族叔又是他的表舅,可谓是亲上加亲。
他家杜老板是个老实人,能够屏雀中选固然是件喜事,不过喜事一多了,应酬就多了,今日又不知道是哪位请他吃酒去了。
过了一个多时辰,杜长风才从外面回来,甫一进店里的内室,发现坐着一个小姑娘,仔细一看他竟然认得。
竟然是郡主身边的贴身宫女瑞英。
“你、你来干什么?”杜长风吃了一惊。
说实话他还没有从收到诏书那一日的惊讶中完全恢复过来,他原以为他这样的人,王爷是看不上的,或者至少郡主会讨厌他。
他不会说漂亮话,不会讨好别人,更不会见风使舵,左右逢源……
但是不管怎么说,他就是当选了。
哥哥看到诏书的时候,喜极而泣地说他们家终于扬眉吐气了!
看到哥哥这么高兴,他也感到高兴,不过不免有点担忧今后如何跟那位娇气的郡主相处。
而郡主的贴身宫女就站在他的眼前,从他一进门开始,就把他从头到脚,再从脚到头打量了两遍,又闻了闻他身上的味道,说道:“杜公子喝酒了?”
“我跟朋友小聚一下,没喝醉!”虽然不知道自己要害怕什么,但是杜长风还是急着澄清自己。
他又问道:“你还没回答我,你来干什么呢?”
“我啊?来买书啊?”瑞英笑着说道:“我家县主说要教王府上下的太监宫女识字,让我来买五十本《千字文》。”
她所说的县主当然是东安郡王才认回来的那个长女朱轩婉。
“五十本?我这里最多二十本,没那么多啊……”
杜长风觉得奇怪,京城那么多间书社,这小丫头偏偏就走进了他这间。
“没有的话,你慢慢印吧,我们重阳节以后来提货,记住啊,是重阳节以后哦!”瑞英把“重阳节”三个字说得特别重,又从荷包里掏出几张银票,在他面前晃了晃,亲手塞到了他手里说道:“杜公子好好数数,别输错了!”
说完,瑞英便走了。
掌柜的没明白,这个小丫头等了他家杜老板一个多时辰就是为了买书,别的话都没说就走了。
杜长风则看着手中这几张零零散散的银票,想着五十本千字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