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仙侠修真>回到民国当大帅>第440章 战争降临(三)

无论人类的愿望多么美好,历史的车轮总是离美好很远。身为穿越者的王振宇现在已经彻底融入了这个时代,在他的眼中已经没有什么和平了,他要的是统一和强大。

在徐州,北伐军总参谋部,白崇禧依着自己的习惯背靠着自己的办公桌,眼睛一动不动的看着背板上的军用地图。对于身后进进出出、忙忙碌碌的参谋他自然是视而不见的。

山东地区的作战准备早就已经开始了,军备部更是强行切断南北交通接管多段铁路,不惜一切代价把各类作战物资源源不断的送到了徐州。而在徐州,北伐军各级机关全部都在连夜加班,把这些作战物资下发各作战单位和输送到指定储备地点。而徐州的机场也进入到了空前繁忙的地步,大批秘密转场前来的飞机飞抵此处,空军飞行第一师已经全部抵达徐州大型军用机场,所有的飞机都在进行最后的检测,隶属空军的气象部队也开始秘密潜入可能的作战地区,对天气变化做出各种预估和分析。。。所有的工作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不过这跟白崇禧没有半分钱的关系,这些事情目前都是蒋方震这个副参谋长在负责。白崇禧虽然只是一个北伐军参谋长,但是实际权力却相当于北伐军司令了,因为目前的北伐军总司令是由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王振宇亲自兼任,这也是军事委员会的一项新制度,兵力超过十个师以上的方面军最高指挥官由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亲自兼任。而北伐军的兵力目前还在不断的扩大中,原本计划用五个师赢得山东地区作战的方案已经被王振宇否决了。王振宇的思路是要在山东赢得决定性的胜利,这就要求有充足的兵力,因此北伐军的规模最终达到了惊人的二十二个师,其中部署在徐州一线的就有十个师和一个装甲师,一个飞行师共十二个师的部队,总兵力达到了惊人的三十万,各类重炮达到七百二十门,辅助性火炮二千门,各类作战飞机一百八十架,坦克装甲车二百多辆。可以说如此巨大的作战规模是青年军建军以来的第一次,对于白崇禧个人来说也是平生初见,所以他也顾不上掉发越来越严重的脑袋了,没日没夜的在思考着全局,对他来说,这一仗必须赢,而且要大获全胜。

和往常一样,这次北伐军也设立了东线和西线司令部,在东线司令部坐镇的是李烈钧,这位同盟会系出身的将领靠着最近一段时间的表现以及在担任欧洲远征军司令的成功获得了王振宇的信任,这次更是出任北伐军东路军总指挥,算的上是王振宇面前的红人了。而在西线司令部坐镇的则是程潜,这位同样非嫡系出身的将领依靠自己出色的工作能力和拉帮结派能力使得自己在王振宇面前的砝码越来越重,这次的西路军总指挥人选则然是跑不掉的。

不过白崇禧并不在意谁任总指挥,因为很多时候,他会直接把命令下到师一级,而每每到这个时候总指挥就成摆设了。。。

当蒋方震签署完几份比较重要的文件走进来的时候,他看着又沉寂在思考中的白崇禧很是惊诧的问道:“健生老弟啊,该准备的都准备了,你还是思考什么呢?难道还怕我们失败?”

白崇禧是一个孤傲的性格,平素待部下根本谈不上什么尊重,要么不理不睬,要么动辄呵斥,总之少有好脸色。但是对蒋方震却是礼遇有加,理由也很简单,蒋方震的战略眼光一直都是白崇禧佩服的不行的存在。根据军内高层传闻,这一次军委一号首长(指王振宇)批准的山东作战计划书就出自于这位前保定校长蒋方震之手。

“百里兄啊,我根本不担心我们的军队打不赢,别的不说,目前的东路军从人员到装备比当初咱们在欧洲远征军那会强多了。当时那么困难的情况下咱们都能轻轻松松打败德国佬,现在这个张宗昌乃至日本人我还真不放在眼里。可这一仗毕竟关系到祖国的统一和大帅的宏图大业,你要说我一点也不担心恐怕我自己都不信。”

留学过日本,并且算得上是军刀组的蒋方震对于日本似乎还真的是一点都不担心。事实上留学日本归来以后,在中国陆军建设方面,蒋方震一直鼓吹日本有两样东西不值得中国学习,一个是武士道,一个是陆军。可惜当时的中**界高层在日俄战争之后对日本陆军产生了近乎迷信的崇拜,不断的把军事人才送往日本培训,而对于日本留学归来的军官也委以重任。结果抗日战争在一定程度也就变成了老师打学生了,看样子就算是学习强者也应当是学习其长处而非短处的。

看到白崇禧的担忧,蒋方震十分轻松的笑道:“正好我这会得空,听你说说看,看你在担心什么?”

白崇禧笑了笑,才想起自己居然一个上午没喝一口水,于是抓起杯子喝口水后道:“其实张宗昌还不够资格让我们担心,我们真正要担心的还真是日本人。日本的陆军实力很强,但是我个人有信心,这一次把他们打翻在地,毕竟日俄战争已经过去了十四个年头了,战争的玩法早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有一个情况一直没变啊,那就是制海权,日本人的联合舰队摆在那里,而我们的海岸线也是长的可以,咱们在山东一旦和人家开打,从山东到广东都是人家联合舰队可以随便打击的对象,日军可以在其中任何一个省份实施登陆。而这个时候我们的主力全部都在前线,真到那个时候我们可就真的是鞭长莫及了。。。”

蒋方震十


状态提示:第440章 战争降临(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