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风月天唐>567.第567章 剑指吐蕃

除此之外,陈浩的这个建议的弦外之音,是要堵住令狐绹等人的口,也是安定了天子李渼的心。试想能够提出这项建议,将南诏划分为朝廷的管辖之地,就足以表明自己没有占据南诏自立为王的野心。

因为陈浩心里很明白,李渼与其父宣宗一样,是一个疑心很重的帝王,如今他不但攻占了安南又破了南诏。如此势如破竹的势头,要说李渼心里没有一些想法是不可能的。即便李渼没有这种想法,那以令狐绹为首的一众大臣也会时刻的提醒着李渼。

也正如当初令狐绹所言,如今陈浩是要地盘有地盘,要大军也有十万,若是突生不臣之心的话,试问整个天下还有何人能够阻挡。所以当初在陈浩提出征讨南诏之时,本可以将李忶大军调回固守京城,而由山南西道大军跟随陈浩征讨。但是李渼却没有这么安排,而是依旧让李忶率领京畿道大军跟随陈浩,此举可谓是用意深远……

陈浩当初就已经看出李渼对他还是不放心的,李忶乃是皇室宗亲又是李渼的皇叔,这种可信度自然要比他可靠了许多。让李忶麾下的京畿道大军跟随征讨,即便他想自立为王,李忶麾下的大军恐怕也不会听命于他。若是他一片忠心得胜还朝,有了李忶参与征讨南诏,这其中的战功就不会让他陈浩一人独揽……

陈浩每每想到李渼埋下的这些伏笔,有时候都觉得很是无奈,不过他也知道这是身为帝王的权术。若是他坐上那个至高无上的皇位,恐怕也会如此的玩弄帝王权术。虽然陈浩对这种不信任很是反感,但是能够将权术玩弄的如此火候,对于身为皇帝的李渼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起码于国于民而言是个好皇帝……

虽然郑、段两大势力被彻底瓦解,而且于珪此次入驻南诏也带了不少兵马,但是陈浩唯恐南诏有失,于是又留下四万人马协助于珪管理南诏。随后待安排妥当一切事物,陈浩这才便率领六万大军急速挥兵西北,兵锋直指吐蕃疆域。

大军的行军速度很快,因为陈浩已经接到河西张淮深的信函,近一个月来吐蕃已经压上重兵猛攻河西诸城。虽然这一年里朝廷所募之兵皆是开赴河西,但是战争的残酷已经使得唐军死伤无数,如今西州、伊州、鄯州,河州、甘州相继沦陷,此刻守城之兵如今也只剩下十万。

而且据探子得到消息,吐蕃此次在本国又征调十万大军压往河西。虽然这征调的十万大军,并不是吐蕃的精锐,但是陈浩知道这一次若是不及时阻止,张淮深与屠狼就真的扛不住了。到那时他可就是千古罪人,因为这件事与他有着很大关系。

当初他与二人早已商定,只要二人能够抵挡住吐蕃的铁骑兵锋一年,他就有能力在一年之内攻破南诏,随后便会从南诏挥兵吐蕃。届时双面夹击便可将吐蕃一举拿下。维松自然也看到了这一步,所以这一个多月可谓是疯狂的攻城。所以这个时候陈浩要做的,就是尽快将大军开赴前线,从南诏向吐蕃发出致命的一击,以此便可解了河西之危。

……

朝阳初升,云蒸霞蔚。卫藏的天空显得格外湛蓝,伸出手去似乎可以触摸到天上的云彩。这一日陈浩率领的六万大军,便来到了南诏与吐蕃的边境。他早已从军探子的口中得到消息,卫藏之地吐蕃已经陈兵十五万,其意图就是阻止他挥兵进入吐蕃腹地。

镇守边境的主帅乃是吐蕃的公伦(宰相)尚思罗,其先锋主将乃是论恐热。对于这二人陈浩虽然不甚了解,但是也是略知一二。尚思罗虽为公伦却深有谋略,而先锋论恐热乃是吐蕃少有的悍将。这等阵容的安排倒是让陈浩不禁一笑,心道这维松果然是看得起他……

陈浩勒住战马,向远处吐蕃军阵向望去。而身后则紧随着李忶、石雄、石忠三位将领。石忠自从上次特意让其领一路兵马攻打南诏后,已经磨练的越发成熟了许多。

一场大战终于要开始了!

太阳从遥远的山后升起,云涛雾海中露出灿烂通赤的红日,红日又编织出紫色的薄纱,架起一座长长的五色彩桥,飘渺于细弱游丝的晨蔼之上。陈浩凝望着眼前的美景,伫立良久竟然不由得痴了。陈浩不由在想,如此美好的大自然景色,接下来若是被鲜血所污浊,岂不是大煞风景?

渐渐地云开雾散,阳光撒在交战双方所有人的身上,勾勒出无法言述的赤红轮廊。几乎与此同时,大唐军营里的金鼓发出了滚雷般的轰鸣。而对面的吐蕃军阵也不落其后,浑厚的金鼓之声骤然响起,更使得十五万吐蕃大军声势如虹……

“你三人各自归阵,且注意本帅号令!”陈浩语气平静地说,凝望远处的吐蕃大军:“本帅先去瞧瞧贼军前锋!”

“大帅不可!”

三人同时脸色变色,急忙出言劝阻。要知道战场之上,最显而易见的就是冷箭。因为许多名帅战将一生没有酣战而死,反而是命丧于冷箭。若是大帅此去前阵出了意外,那他们整个大军就会处于群龙无首的地步。

陈浩理也不理,策马扬声喝道:“擂鼓三通!仪仗随我来!”

八十面牛皮大鼓一起轰响,急促的鼓点震撼了六万唐军将士的耳膜。由长风铁骑组成的黑色仪仗穿过重重人墙,在唐军将士的呐喊声中出现在两军中间。

在交战双方几十万将士灼热目光的注视下,陈浩一身黑甲白袍,虽经历风霜显得有些疲惫,但是仍旧英姿勃发目光


状态提示:567.第567章 剑指吐蕃--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