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钟进卫就反复计算过新军主力和“霹雳”大队之间的距离和时间,因此才能在“霹雳”大队骗开城门之后,很快就赶到。
城外的新军士卒一入城,便下马向两边城墙上攻去。
守城的是建虏镶白旗精锐,虽然城门被攻破对他们的士气打击很大,而且他们也听说过明国有一支穿着奇怪的军队很厉害,现在就出现在了他们眼前,但最终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还是鼓起勇气反扑。
跑在新军最前面的是新军的侦查部队,也就是原本的骑兵,夜不收部队。为了这个夺城战,钟进卫事先有给他们装备三眼铳。
这种武器射程不远,精度不高,但却非常适合这种夺城的近距离接触战。因此,建虏一反扑,就遇到了弹雨的覆盖,连续三次的射击,近距离的建虏已经没有一个能站着了。
后续建虏见此情况,心惊胆颤,却也咬牙用弓箭来招呼。
这时候,燧发枪手已经接替了使用三眼铳的同袍。他们的燧发枪在开始出发前就已经装好弹药,这时只需扣动扳机就可以了。
建虏的弓箭手没射出几支箭,就又与铅弹做了亲密接触。
城头上的硝烟阵阵,并开始向两侧城墙扩散,城中也开始有枪声响起。因为此时,新军已有足够的兵力进入了海州城,可以分出兵力攻向城内主要的衙门和交通要道。
钟进卫还在城外,看着源源不断地士卒越过自己,进入城内参战,心中对于夺取海州城已没有悬念。
但他心中没有一丝放松,新军人数还是太少,不能包围海州城,被城内的建虏逃走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再说,建虏有没有在新军攻来之前就已把军情传出去,也是未知数。
因此,接下来明军就要开始辽阳、沈阳的建虏收到军情后,其主力源源不断而来的攻击了。
至少要在关宁军全部进入海州城,并且连同他们的补给物资也全部运入海州城之后,才算是真正夺取了海州城,也才不再惧怕建虏的主力。
可补给物资都在船上,在牛庄驿战事结束之后,便开始卸载。但这需要时间,而且时间还不短。因为货物的装卸,并不是随便丢下船就可以的。有许多货物不能随便乱丢,还有一些守城军械,比如红夷大炮之类的就很笨重,卸载所费时间就更久。
然后关宁军又是步军,离海州城有四十里的路程,还是泥泞路,他们在路上必然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之所以是步军,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船不够用,所以必须腾出地方来运尽可能多的物资。唯有物资充足,关宁军才守得住海州城。
如果关宁军还没有进入海州城,而建虏主力到了的话,战事就只有一种结果。关宁军被屠,海州城得而复失,新军也将因为没有后勤的供应而最终不得不往回杀,灰溜溜地上船逃走。
因此海州之战,最关键的是时间之争。是关宁军先进入海州城,还是建虏的主力先赶过来,将决定这场战事的最终胜负。至于明军最先夺取牛庄驿,夺取海州城,只是这一场战事中最轻松的一步而已。
在事先的计划中,已经考虑到这个情况。因此不但发起攻击的时间已事先考虑过,连行动中的所有步骤都为了能多一点时间而设计。
正是因为如此,钟进卫才要率领新军截断海州城援军的后路,不让他们有逃过去。至于建虏逃进山里,钟进卫是顾不上了。
在新军的攻势下,就算能逃走一些,也不会对战事有什么影响。
如此一来,战争的主动权就还在明军的手中。明军就多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可以用来卸货,赶路。
虽然晚上卸货、赶路能节省不少时间,月亮也是帮忙,月色很好。但无论如何,都是事倍功半的事情,关宁军还是需要很多时间来完成这一系列的任务。
也因为如此,当初钟进卫就要求辽东巡抚袁可立亲自领军前来。因为相比之下,他还是相信袁可立的能力和人品。
但袁可立病重,没办法,他就出言威胁祖大寿,免得他出什么状况。
新军接下来要做的任务,是清剿掉海州城内的建虏精锐后,越过海州城,前往五十里远的一处预定阻击阵地阻拦建虏的援军。因为不在那个地方阻击,放了建虏主力过来的话,他们就会绕城而过,攻击还在运送物资的关宁军。
新军必须要早一步赶到那处阻击阵地,如果被建虏援军先越过那处阻击阵地的话,就没有其他地形能挡住建虏不绕路了。
幸亏新军是火器部队,不用考虑连夜作战后身体疲乏的状况,无需休息就可以再次投入战斗。
现在不但是关宁军在抢时间,新军也是在抢时间。而且任务更重,更艰巨。他们必须阻击建虏主力,坚持到关宁军全部进入海州城,才可以边打边撤,躲进海州城休息。
这一场战事,不但对关宁军来说艰难,而且对新军来说,更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将近中午时分,海州城才粗粗清理了一遍。钟进卫也来不及做进一步细致的工作,就把能说汉话的人组织了起来,代替新军控制那些不是很重要的点,以便能腾出新军人手。
至于那些重要的点,比如城门,还有城中军械,粮草等场所,仍然是由新军所掌握。
海州是建虏重要的后勤补给基地,但建虏在去年连番的战事,包括寒冬腊月的出征,消耗了海州不少的储备。
建虏在城破逃走之时,还放火烧仓库。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