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颠覆清朝>第53章 武汉三镇

9月下旬,江南依然如同火炉。白胜在长沙迟留了5天,留下新兵2旅一个团担任长沙守备任务。同时师部教导大队留下来,训练整编的清军战俘。接着白胜挥兵剑指武汉三镇。部队在途中接到陈锦膛传来的好消息,所部已经占领大冶钢铁厂,并对武汉形成夹击之势。

武汉位于江汉平原,物华天宝,有九省通衢之功效。白胜占领长沙,陈锦膛占领大冶。清军连忙向江北撤退,刘铭传进入湖北后,立即命令放弃武汉南岸。江南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便眼花缭乱被占领,可见叛军是多么强悍。刘铭传认为李鸿章奉行的固守长江防线是唯一的选择,因此刘铭传下令,武汉南岸所有清军全部撤到江北。

不到6天,白胜的兵锋便到达武汉城下。当天白胜便与柳云龙部会师于武汉城下,官兵们的喜悦且不说,两支北伐军会师于武汉城下,也就意味着江南的半壁河山收入囊中。时间很快进入10月份,这天,白胜与柳云龙站在码头上迎接长江舰队到来。以往繁忙的、宽阔的江面上几乎没有船只,显得十分祥和、静谧,似乎看不到战争的痕迹。

“师长,为何不一鼓作气向江北发动进攻,虽然我们占领武汉,可是令人郁闷。”柳云龙打破沉默。“是呀!我也有此想法,为何不一鼓作气杀过去,眼下我们的能力完全能办到。”“师长,一会儿见到副总司令,你多美言几句。”白胜笑道:“不向江北发动进攻,肯定是邓总司令的意思。副总司令的脾气我知道。不然的话早下命令了。”

听白胜提到邓子轩柳云龙不知声了,涉及到高层的战略方针,作为柳云龙这个级别的军官是无法过问的。这功夫远处传来汽笛声,只见下游出现了舰队的影子。不久,北伐号铁甲战舰庞大的身躯靠上码头。水兵们放下旋梯,只见副总司令陈锦膛、舰队司令范涛神采奕奕走下来。

“报告副总司令,北伐军第1师师长白胜向你报道!”白胜举手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哈哈!白老弟我们终于见面了。当年你走的时候绝不会想到今天来的如此快吧!”陈锦膛张开双臂热烈拥抱。“大哥,别说我没有想到,哥几个恐怕都没有想到,总司令的高瞻远瞩似乎有如神助,堪称倒海翻江呀!”白胜喜不胜收。

陈锦膛同感道:“今天的一切充分说明,主公是千古不曾出现过的一代明主,我等追随主公是冥冥注定,此乃天意不可违。也是我等的造化。”“副总司令,我有一事不明,为什么不乘胜向江北进军,我们现在完全具备这个能力。”白胜趁机转移话题迷惑。陈锦膛道:“目前我们迅速占领了江南半壁河山,有些出乎意料。按照我们总体战略计划,本来是想在江南大量歼灭清军有生力量,可是清廷改变了策略,也就促使我们不得不改变全盘战略计划。”

陈锦膛接道:“根据总司令新的战略计划,我们必须巩固已有根据地。现在我们要面临新的问题。随着占领区域的扩大,我们的部队数量无法满足作战之需,战线的拉长,后勤补给更加困难,这些都需要时间。不打无把握之仗,不打无准备之仗,是我们必须要做到的,也是总司令新的战略意图。”

陈锦膛继续道:“目前清廷在长江防线不断地囤积重兵,根据万川的军事情报,仅武汉对面清军就集中了10万兵力,而且有50门最新式的西洋火炮,另外清廷原有的火炮达到100门,而且法国人为清廷提供了100门旋转机关炮,在重武器方面我们已经处于劣势。另外随着我们北伐军部队的扩大,战斗力也随之下降。”

“根据广州方面提供的最新消息,西洋各国现在全面援助清廷。早在两国月前,洋人就派出大量教官训练清廷部队,尤其是清廷的炮兵部队。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知道我们的对手也在壮大。目前担任湖北长江一线防御的是刘铭传,此人久经战阵,而麾下已经集中了50万兵力,仅西洋最新式的洋枪就猎装了5万人。下一步根据总司令的意图,先打分散之敌,先打弱小之敌,在逐步蚕食敌人的同时迅速壮大自己,但是这一切需要时间。你现在已经是高级指挥员,应该具备这种战略眼光。”

“副总司令,我明白了。看样子我们根本不具备向江北进攻的条件,因此下一步扩军势在必行!”白胜颔首。“是呀,副总司令的一番叮嘱,让我茅塞顿开,我们在长江一线的总兵力,目前才5万人马,进入江北面对大清新军和洋人军队肯定不行,看样子我们需要时间。”柳云龙面露惭愧之se。

陈锦膛威严道:“你们作为高级指挥官,切不可好大喜功。自古道骄兵必败,这是总司令最担心的。昨天我接到总司令的信,他让我务必向高级指挥官宣讲这个问题,就是不要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下一步我们面临的敌人不仅仅清廷,而是西洋各国,我们要和联合**作战,因此我们要让各级指挥官迫切了解西洋各国的作战特点。”

“根据总司令指示,为了满足作战之需,我们要在武汉迅速建立弹药工厂,眼下兵工企业已经无法满足大规模战争之需。两i后从上海来的货船会到达码头,人员和机器设备随船而来。我的任务是迅速筹建兵工厂,你们的任务就是扩从兵员训练部队。”陈锦膛到达武汉当天,便召开了团以上军官会议,部署了下一阶段的任务。”

就在陈锦膛到达武汉当天,新任湖北总督刘铭传也来


状态提示:第53章 武汉三镇--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