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恶明>第三百三十七章 拐弯了
面的优势,而且数量也是不低。

单凭运河官粮是不能满足北方的实际需要的,缺额要通过购买才能解决,江南许多粮商就是以此为生,大批私人的粮食以漕运的名义逃避税卡,在运河的末端,由通州的商户们分销各地。。

但是同样大量的关外粮食走海运路线,在天津上岸,在价格上有不小的优势,而且垦殖庄园背后的权力集团对于北地粮商的影响力,更加直接,更加的大。

江南已经是有些粮商破产了,还有些江南的官员都是怨声载道,漕运产生的利益早就是在朝中和地方上形成了一个利益集团(比如说吃漕运损耗的官员们),而且是颇为庞大的利益集团,可是天津卫所那边过来的粮食(被称为海粮),背后的勋贵集团也不是吃素的人物,在朝堂上,在他们能施加影响力的地方都是兴起了舆lùn_gōng势。

说什么粮食买卖应当是注重朝廷的大利,这个大利的意思是那家的粮食便宜就应该是买那家的,当然用奴隶作为劳动力,在东北肥沃的土壤中涨出来的庄稼,除了种子的价钱,几乎就是没有什么成本了,而且靠着关外的天然水系交通系统,海运的成本比起漕运更加的低廉。

现在朝廷上面官员隐隐的分成两派,这却不是什么政治派系了,而是所谓的“南粮”和“北粮”,也被称为是河海之争。海派基本上都是京师商团那个派系,河派则是漕运的坚定支持者。

双方都是根深蒂固的权贵官宦,谁也是得罪不起,户部夹在其中左右为难。

除了粮食方面的事情,负责马政的官员却有些惊讶的发现,在关外开始有些马匹流入关内了,一向是窘迫的马匹开始有所缓和。

京师的各个衙门遇到的问题千奇百怪,比如说是顺天府衙门的衙役和五城兵马司相关人员,发现京师勋贵和官宦家中,朝鲜奴的比例有所加大,而且也是风尚所在了,谁家不养几个朝鲜奴隶,西城外的人市上朝鲜人的比例也是逐渐的加大……

士农工商的等级划分开始有些松动了,官员们为了在前台或者后台的商人利益开始争吵,开始分成派系。

吕宋的马尼拉港是天然的良港,西班牙人在这里建立殖民地以来,虽然是距离欧洲太远,来到这里的西班牙军人和居民都是自嘲被光荣流放,不过这里的地位颇为的重要,大批运送南美物资的西班牙船只都是把这里当作中转站。

然后或者是把船上的货物运回西班牙,或者是在南洋把在美洲掳掠来的金银换成中国的货物,然后贩运回欧洲。

所以西班牙的在这里也是保有将近一千名士兵,五艘二百吨左右的炮船,还在马尼拉港口上修筑了炮台,作为防御。一千人的数字在明朝和蒙古的战争中,可以被当作是忽略不计的数字。

但是西班牙人却觉得这已经是足够了,要知道在十五世纪的时候,西班牙五百人可就是打败了几万人的南美印加帝国的部队,南洋海域上的土人战斗力不会强出太多。

嘉靖十三年的十一月,马尼拉港口炮台上的西班牙士兵看着远处的海面上,张大了嘴,半天的讲不出一句话……


状态提示:第三百三十七章 拐弯了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