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着儿子的面,他这个当爹能争什么,好歹也是他的儿子。
夫妇俩与儿女一道嘀嘀咕咕的回去,等孩子们睡下,白汐才与凤奕辰谈起他对儿子态度相关问题。
“严父慈母,很好的搭配,烨儿只是随口那么一说,你想得太多了点,他那么大点能逃去哪儿?”
“我们儿子聪明得很,我感觉他不是随口说的,谁家小孩没事会说他想逃?虽然当时我问,烨儿只说闹着玩的,我还是很担心。
我觉得严复不一定非得一直很严厉,而对他的态度又比较冷,烨儿才那么大点的孩子,整天看到你无限的宠着清歌,有了对比之后,他心里定然很难过。
我认为你在教授他功课或者武艺时可以严厉点,但在日常生活方面,你最好一碗水端平,你要让他感觉到父爱。
否则儿子以后对你的态度就会像你对父亲一样冷淡,你看你后来知道真相后想要与父亲热络些,可你大多时候做不到,你已经养成了习惯。
我们的儿子可以放养,那并不意味着是晾着他,你是第一次当父亲,有些事不明白,我可以理解,但你要听人劝。”
白汐自认为不是个完美无缺的母亲,但她意识到或者有人提醒时,她就会深刻的反省,并作出必要的改变。
可她已经劝过凤奕辰好几次,他仍然整天围着女儿转,儿子那么小还不能体会什么父爱如山,表达爱的方式有许多种,只知道爹不喜欢他。
“好,我改,你记得随时提醒我。”凤奕辰道。
白汐笑眯眯的道:“乖,睡觉吧。”
“咳咳,睡不着,我们做点有意义的事吧。”
凤奕辰嬉笑着,然后扯过被褥完全盖住,然后开始下一步行动。
白汐嚷嚷道:“灯吹了呀。”
“不。”
……
半个月之后,五郎启程去嘉州所属的枫林县上任,此次白家和温家都派了一些人随行,因而白汐便没再派人护送。
按照大周惯例,状元、榜眼、探花入翰林院,状元授予从六品的修撰一职,而榜眼、探花则授予正七品编修,若是自身内外兼修,以后的造化自然比一般人要强。
翰林院在朝中地位不算特别的高,但在各朝各代中,翰林学士始终都是地位最高的士人群体,集中了文官中的精英,社会地位优越。
入选翰林院被称为“点翰林”,本身是非常荣耀的事情,由翰林而朝臣是科举时大多数人的人生理想,亦是是儒家学说中“达则兼济天下”的表现。
像孔宣墨三人最初的品级只能算史官,但他们的上升空间非常大,只要晋升一两级,他们手中的权利就非常大,若再迁即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由此侍郎、尚书,可按资而得,若调外任,可为布政、按察两使。
有机会起草诏书,为皇室成员侍读,关键是能担任科举考官,所以很多学子都是他们的门生,是非常庞大的势力。
虽入翰林的优势颇多,但也不是谁都能混出头,白汐赞成五郎保守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