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写到这里,长舒了口气暗想:我当了老师,我可不能像我的一些老师那样处置不当给他们的心理造成阴影。我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思考,不能上像“小馒头”那样的学生的当,当坦白痞子逃过应负的责任与代价!
南怀瑾再次看了一下这堆书,学校已经说了,报名没有交学费的一律不发书。直到交钱为止。据说杨柳小学被学生累计的各项费用已高达五六万元了,学校已快不能正常维持了。要知道那时一个公办老师的工资只有三十几元。
南怀瑾看着书,想着自己曾经历的事,心里有个大胆的想法,赌一把吧!
只要学生来了就把书先发给他们,不管他们交了钱没有。万一有困难交不上的自己就给他们垫上。只是让南怀瑾没有想到的是开始还有些学生确实欠费,有的是有实际困难,有的是看人家能拖欠认为自己似乎不拖欠就吃了亏似的。等着老师来做工作再说,至于孩子能不能按时领到书,这些家长不是十分在乎的。因为他们还没有被唤醒知识对人的启迪作用。
后来见孩子按时都领到了书,原因是他们的老师替他们垫付了书本杂费。这些家长被感化了,自己都有了良心发现,自觉地交清了这学期的费用。最后全校也就是南怀瑾班的费用全部收齐,有关这个话题容后再叙。
第二天,学生报名,南怀瑾早早就拿着报名册,收费单据开了教室门等学生来报名。
这收费单据本来该学校财务人员开具,但开学那天人太多,开不过来,就由班主任填好,学生去交费后由财务人员在上面盖个章再返回到班主任手中。那时没有验钞机,最大面额的人民币也就是十元的那种,一面画着天安门,一面是工农兵大团结的人物图像。老百姓把这种钞票叫做大团结。南怀瑾第一月的工资就是两张大团结加上四元五毛。
南怀瑾那辈的人对于大团结的感觉特别好。后来有了百元大钞拿在手上还是没有大团结拿在手上的那种踏实。那时买日用品都是用分分钱计的。哪像现在角币都要退出历史舞台了,把元币叫做分了。打牌时说的几分就是几块。
还没有到八点,学校操场就有很多学生和家长来了。
这学生家长来主要不是来交费的,是来交柴的。当时杨柳小学虽不是寄宿制学校,还有很多学生上学要走很远的路,有的要走十几里山路呢。中午就带了饭或者干粮,由学校炊事员负责给学生的午饭加热。如果学生家长不交柴,也可以交搭伙费。但杨柳小学的学生家长缺的不是柴,缺的是钱,所以从开学到快要放假,各个生产队到学校的路上总有学生家长挑柴的身影。学校教工食堂的用柴也是用的学生交的柴,这给学校食堂节约了不少成本。
有学生家长到学校斤斤计较说:“老师们食堂的柴是我们交的,我们不需要交那么多柴。”当时是钱主任管后勤。他马上说:“你可以不送柴了,你的孩子你就天天自己想办法弄热饭。没有见过你这样的小气人。难道请工友不开工资,这工资你出了钱吗?真是的!”
那家长无言以对,后来这事传开了,大家也就没有意见了。中国的百姓大多数还是善良的。其实只要你不是太过分,老百姓都是还会忍耐的。
南怀瑾在教室坐了一会儿,还是一个学生也没有来报名,看见操场上有很多学生转来转去,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班上的。
南怀瑾就到隔壁四年级教室里,看见教室里有很多学生坐在那里,老师却不在。另一个四年级教室也一样。
南怀瑾就又转回自己的教室准备把报名的一些表册拿走过会儿再来。一进教室却发现自己教室里坐满了学生。
南怀瑾感到很奇怪,就问学生:“刚才一个人都没有,怎么现在你们一下从哪冒出来的?”
学生都不回答只是傻乎乎地笑着。南怀瑾一想就明白了。他们刚才一定就躲在附近,在暗中看自己,谁也不敢或者不愿第一个进教室,也怪南怀瑾到教室太早了。这些山里的孩子比较害羞,所以都不敢率先进教室。
南怀瑾后来每当接手新班都是先把教室门打开,然后离开会儿再进去,这样就让学生胆怯的心理不会被夸大。
南怀瑾就开始报名了:“那个先来报名?”
南怀瑾说完望着学生,可是一个学生都不动,南怀瑾就搞不懂了,怎么都不来报名呢,自己读书时只要老师一说哪个先来都踊跃得很。
“没有吗?那就从进门的第一排的同学开始。”
这进门的第一个同学大约是按照上学期读四年级时的座位坐在那里的。这一排只坐了一个人,是个女生,很羞怯的样子。见南怀瑾喊她,只好扭扭捏捏地走上前来,眼睛望着地下,南怀瑾脑海里马上冒出一个人物形象,总是顺着眼睛的祥林嫂,这小女生就活脱一个祥林嫂,只是年龄比祥林嫂小些罢了。
南怀瑾见她不敢望自己,就问叫什么名字?
“洪瑞芳。”她小声地回答。
“什么?”南怀瑾没有听清,又问了一遍。“洪瑞芳!”底下有几个胆子大的同学替他喊道。
“几队的?”南怀瑾问几队就是问她的家庭住址的大致方位,这样有利于以后进行家访。
“三队。”
这次南怀瑾听清楚了。
“你旁边的同学呢?他来了没有?”南怀瑾看见她旁边空了个座位就问。
“她不读了。”说人家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