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隋末之雄霸天下>第625章 火炮的雏形

宇文明这时轻轻摇了摇头道:“周大人,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你只需要将竹筒换成铜管或者铁管便可解决易炸裂的问题。此外,瓦罐飞得太近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爆炸时火‘药’会产生大量气‘浪’,冲击在管口的瓦罐。但由于瓦罐外形不规则,火‘药’爆炸时形成的冲击气‘浪’有不少从瓦罐边缘漏过,故未能全部喷在瓦罐底部……所以这火油瓦罐自然也飞不了多远。”

周强听后,也是恍然大悟道:“既是如此,那微臣将瓦罐的侧面改成圆柱形,这样便能和铜管壁‘吻’合了,想必如此就能飞得更远吧?”

宇文明微笑着地点了点头道:“周大人,改变瓦罐侧面的外形只是第一项改进措施。朕建议再将这瓦罐的底部改为平面,这样可使火‘药’爆炸时的气‘浪’受力均匀,避免瓦罐飞偏……除此之外,瓦罐的头部也最好改为圆锥形,这样便可以在飞行时,减少空气阻力。”

周强听得眼睛顿时一亮。他对于军械研究的经验远非宇文明可比,只是吃亏在没有宇文明这样,来自后世的见识。但经他一提醒,自然很快就醒悟了过来。

只不过,他却有些为难地说道:“陛下,您的意见好是好!只是如果将火炮全用铜管或者铁管制作炮身,这费用只怕……”

宇文明听闻之后一摆手道:“周大人你放心好了!研究火炮的费用,你要多少朕就批多少!不够就找长孙皇妃要吧!我会跟无垢打招呼的!”

周强这时方喜出望外,笑得合不拢嘴。

宇文明又笑眯眯地说道:“周大人,关于火炮的研制,朕再提几个建议,请你和几位工匠试验一下,看是否可行!”

“微臣洗耳恭听!”周强一脸恭敬地说道。他现在对宇文明可是心悦诚服之极,没想到这位年轻的皇帝陛下竟是如此多才多艺,各方面皆有涉猎。

宇文明这时朗声道:“第一个建议,周大人可以在铸造火炮的炮管时,在管口安上一个瞄准器,便于施放者对着准星瞄准,以提高炮弹命中率。”

“瞄准器?准星?”周强听得有点丈二‘摸’不着头脑,这两个名词他从未听说过。

宇文明无奈,只得命人拿过笔和纸,在纸上给他画了一个瞄准器的大致图样。

“这就是瞄准器的草图了,另外准星便是这样的……”宇文明一边讲解着,一边对着竹筒的筒口比划了好一阵,才让周强明白过来。

然后,他又说道:“朕的第二个建议,便是那‘射’出去的炮弹弹壳,不要用瓦罐了。那东西太脆,不便于在战舰上搬运,万一哪天落在甲板上摔碎了,反而祸及自己的战舰。朕建议用青铜或者黑铁都行。里面也不要装什么火油了,直接装火‘药’算了。这样一来,炮弹飞到敌舰上爆炸,不但可以将舰体炸开一个大‘洞’,炮弹弹壳的金属碎片四溅开来也可以伤人,杀伤力巨大。”宇文明接着说道。

“用青铜或者铁器制成炮弹外壳倒是容易办到,火‘药’要装进去也不难,只是如何才能让炮弹在敌舰上爆炸呢?”周强皱着眉头问道。

宇文明这时方耐心解释道:“这就涉及到引信的问题了。你之前用火把去点的竹筒口的引信叫点燃式引信,是用来发‘射’炮弹的。但在炮弹上的引信,却是用的触发式引信,或者延时‘性’引信……”

他其实对这个引信问题也是一知半解,倒懂不懂。反正按照自己的理解给周强解释了一通,至于周强能不能研究得出来,那种触地就会爆炸的炮弹,就只有听天由命了。毕竟按照历史上科技的正常发展,应该是在六百多年后的元朝才出现人类历史上第一‘门’真正意义的火炮。

原本宇文明还想提第三个建议,就是让周强尝试着将铜管内壁刻上螺旋形的线槽,使之成为一‘门’线膛炮。这样一来,炮弹飞出去时会沿着中间旋转,可以大幅度提高命中率。

不过,他后来想了一下还是算了,光是前两个建议,就不知道周强要搞多久才研究得出来。还是别再给他增加负担了,宇文明希望的是,在大军聚齐江都出发之时,便有初步的研究成果出来。

在处理完武器制造局的这档子事后,宇文明便将出征的粮草筹备、兵员征集、武器战舰的调拨等事情全部‘交’给了周涛和长孙无垢去负责。

水师的兵马和船只都是现成的,只不过由于要到海上作战,自然便要挑那种舰身宽大,能抗风‘浪’的大型战船。而所载的粮食、饮水自然也要多备份一些。

而陆上作战的部队则要难找一些了,因为现在周军的主力都在关中前线。

不过考虑到现在周军比唐军有较大的兵力优势,而且极有可能和平解决唐朝这个割据政权。故宇文明便下令,从关中的东路军中调出五万兵马,又从江都及江南各地征集了五万水‘性’甚好的郡兵,合编成一支十万人的登陆大军。由周涛任主帅,宋金刚任副将,斛斯政为军师,德昭王子为参议官,先在江都集中整训一个月,然后再浩浩‘荡’‘荡’杀向琉球。

同时,宇文明还授予了周涛和斛斯政签署合约的权利,如果一旦日本被打得求和,他们便可以代表周朝政fu与之签订条约。他也非常清楚,要灭日本,还要费些功夫,不可能一战就灭了此国。只不过,如今倒是可以通过远征,在日本取得立足点,为将来征服日本建立前进基地。

布置完


状态提示:第625章 火炮的雏形--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