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男人靠不住了,那这家人就难了,非要妇女出来抛头露面不可了。这在礼教十分严格的明朝,属于异类,会遭人嘲笑的。只是,白沙镇也属于一个异类,因为此地的百姓手里的土地都被剥夺了,他们只能受雇佣而活命,这与男耕女织的生活常态本身就相驳。这就有些类似英国人的圈地运动了,羊吃人。而在白沙镇,是周家吃人。
因此,妇女在外劳作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而且,周家招聘的妇女都是大脚妇女,因为小脚妇女没什么力气的,走路都有些费劲,颤颤巍巍的,更别提干活了。是以,在白沙镇,不裹脚的妇女反而容易活下去,这已经成了白沙镇一大怪谈了!
可是,周家并不在乎!反正,周家干的稀奇古怪的事情,天怒人怨的事情多了去了,正所谓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外面的风评已经再难以撼动周家在方圆十里霸主的地位了,反而,白沙镇百姓的切身利益已经与周家捆绑在一起了。
由于只有三十余名妇女在工作,平整土地的工作进展缓慢,看来,有必要等到建桥的工人来帮忙了。
不过,周仲信也未必就是要指望这群妇女来完成工作的,那不是要等到猴年马月去了,这与周仲信一项雷厉风行,急功近利的性格相违背了。是以,但凡了解一点儿周仲信的人,都会明白请妇女出来工作,只是起一个示范作用,其目的应该是直指藏在家中的妇女,也即是为周氏纺纱和周氏织造招收妇女做工做铺垫的,告诉白沙镇百信,妇女也可以挣钱贴补家用的。毕竟,以前,妇女也是靠着纺纱织布贴补家用的,只是现在,工作场所从家中迁移到了作坊中去了,仅此而已。
这对于贫困家庭来说,无疑有着巨大的诱惑的,何况,比起忍饥挨饿,大部分妇女还是会选择吃饱饭,活下去的。再说,礼教本身就为妇女所不容,只是忍耐久了,也就习惯了,可是现在,礼教在白沙镇不值一提,人们为了吃饱穿暖,没日没夜地工作着,压根就没时间去关注家里的门上有没有落灰,更何况是外面的事情了!是以,进入工坊工作,没人会在后面戳脊梁骨的。
这也是周仲信的谋划,严格来说,只算作是做大事前的准备吧!毕竟,做事的先后顺序很重要的,想想,若是把这两件事情颠倒一下顺序,怕是第一件事就夭折了,也就轮不到第二件事了。
周仲信不方便去与妇女们交流,也没有派遣人去督促妇女们工作,毕竟,醉翁之意不在酒嘛!他也就是顺道看了一眼,做到心中有数,方便接下来安排工作,尽量做到人尽其用,地尽其力。
走到此处,周家在外面的工程基本已经看一遍了。周仲信细细回想一遍,发现他来了半年,日夜不停息,也不过是做了那么几件事情,屈指可数,或许,这对白沙镇影响巨大,可是,白沙镇只是弹丸之地,相对于外面,不值一提。周仲信的心,远比白沙镇要大的多!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周仲信摇摇头,苦笑着说道:“果然是人力有时尽呐!人不是机器,我亦不能日夜不停歇地运转几十年,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我必须要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努力前行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