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重生我的1999>第472章 一起致富

“他们知道你在市里有生意,就想着是不是能够让他们去你那干活。”苏大召说。

苏大召说的这个情况苏醒不是现在才接触,家里条件好了,不少人知道苏醒在外面有生意,有很多人过来找过苏昌民和王春兰。

包括苏烈军那里也有人去找过,都想要到苏醒这里来上班。

农民的受教育水平的确比城里人要差一些,眼界也要窄一点,但是并不是说农民就蠢,就懒,就不思进取。过惯了苦日子,农民比谁都更像过好日子,但守着两三亩地发不了财,哪怕政府有补贴,总不可能说每家每户每年补贴1万块钱,哪怕真补贴1万块钱也不能够带领农民致富。

想要让农民变得富裕起来,最好的办法其实是放弃对土地的依赖,走向社会,去打工。

这并不是受剥削,而是让自己生活得更好,真想要不受剥削,到深山老林里去过野人的生活,不与社会接触,保证没有剥削,可那样真的是对农民好?有多少农民又会那样去做?

不管什么制度,什么政策,其实只要能够给农民,也不只说是农民,只要给人民带来好处就是好的制度,就是好的政策。

摸着石头过河,很多路都走不通了,好不容易找到一条能够走通的路,却有不少人嫌弃这条路与理论的不相符,他们忘记了理论结合实际这句话。

理论是为实际服务,死守着理论并不能给人民带来好处。

教条主义要不得。

“其实早在之前就有人跟家里提过了,想要到我那里去上班。”苏醒说,“但是我不建议熟人到我那去上班。”

“这是为什么?是怕他们不好好干活吗?他们真要不好好干活,该扣工资就扣工资,该辞退的就辞退,不用讲那些情分。”苏大召说,“你是做生意,不是做慈善。”

实际从苏醒开第一家奶茶店到现在为止,到他自己店里面去的熟人也就只有余洁一个人,其他的包括苏昌隆,等等,都不能算。

苏昌隆是至亲,胡娟等人则是相处下来觉得的确不错,再多一些半生不熟的人,容易乱。

“说是这么说,但真要闹到那个地步,脸皮不就撕破了吗?哪怕真的是他们自己做错了,可最后责任肯定要在我这里。”苏醒摇头,“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我不做不过,都是乡里乡亲的,我赚了钱,肯定愿意拉大家一把,村里的这条路不好走,我就捐款修了,村里哪个老人家里生活条件困难,给他送点柴米油盐,这些也都不是难事。”

“对对,你做的这些事,村里人都很感谢你。”苏大召点头,“但是你又不愿意让他们到你那去上班,总不可能每家每户都发钱吧?这样不好,也没有这样的道理。”

“我不会给他们发钱。”苏醒没想过这点,“真要这么做他们也不一定会感谢我,反而会说我装大款,包括村里这条路,其实也有些人在背后说坏话,说我装,说我炫。”

苏大召叹了口气,不知道怎么接苏醒的话。

苏醒说的这种情况,他在村里的确有听闻。

这种情况其实不单单农村会有,包括城里,包括国外,其实都会有。

这是人的劣根性,跟国家,跟民族,跟户口性质关系不大。

“这样的人终究是少数。”苏大召还是安慰了苏醒一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苏醒说,“不管是给钱,还是让他们到我那去工作,都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让他们自主创业,我从中引导,提供一些帮助,这样对他们,对我都好。”

“自主创业?怎么自主创业?每家就两三亩地,也种不出个花来,而且大家都是农民,想不到什么好的赚钱法子。”苏大召说,“让他们去开奶茶店,或者开酒楼也做不起来,更不敢去做。”

“种果树。”苏醒说,“或者搞大棚种植,种蔬菜,这些肯定比种稻子要赚钱。”

果树长出果子,饮料厂能够收购,大棚种蔬菜,苏醒酒楼也能够吃下去。

很多时候农民不是不愿意搞这些东西,养猪,养鸭,养鹅,养鸡都能够养,但大多数人没有那个魄力进行大规模养殖,启动资金是一方面,但不是最重要,腆着脸找亲戚借一借,凑钱养起来,勉强能够做到。

很多人担心这些牲畜养得多了,卖不出去怎么搞?

不敢养,不敢种,担心的其实是销售渠道。

有销售渠道了,心里也就踏实,愿意去干。

农民精着呢。

现在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不管是蔬菜,牲畜还是水果,苏醒都有办法替他们消耗掉。

“这倒是个法子。”苏大召点头,“不过还得去镇上说一说,都是耕地,全部种了水果树,不一定符合要求。”

国家对耕地有保护政策,除了一些按照正规程序走的耕地能挪为他用,作为工厂或者其他用途外,余下的耕地不允许被占用,特别像这种大规模的种植,肯定不能够瞎胡乱的搞,否则很可能就违法了。

“这个的确要跟镇上甚至跟市里打招呼。”苏醒点头,“打招呼的事情就交给我来办,你征询一下村里各家各户的意见,看看大家是什么想法,如果大多数人同意,那就这么搞,如果不同意,那也不能勉强。”

“有赚钱的机会大家怎么会不同意?”苏大召说,“我们村太穷了,得要搞点赚钱的项目才行,现在有你带头,是好事儿,他们肯定会同意。”

从苏醒这得到保


状态提示:第472章 一起致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