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抗战中的新生>第一百三十二章 再见穆勒

把部队整编和招收训练新兵的事全都扔给了魏斯特和程小飞负责我则一心一意的关注起了独立支队的境况虽说做大事者不拘小节但独立支队五十多名伤员的牺牲实在是刺激了我我无论如何也不能再眼睁睁的看着独立支队这支做出了重大贡献的部队全军覆没我更不能接受赵黑子有个三长两短的结果为了独立支队为了赵黑子我已经做好了与鬼子再打一场大战的准备。

旅部与独立支队之间的电报联络频率始终保持着每十二小时一次我还命令旅部电讯室专门为独立支队设置了一台二十四小时开机的电台方便独立支队有紧急情况时随时能够联络上旅部。

选入教导团的官兵以及旅部直属炮兵营的官兵一律取消了休假弹药也放到了教导团和旅部直属炮兵营全体士兵的手里只要需要这两支部队随时能够投入战斗。

独立支队进入永和县后就不再可能直接撤回清涧县了要想接应独立支队部队就必须要进入到延川县甚至延长县的八路军防区因此我派李大柱与萧司令进行了沟通免得临时沟通不及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我在为独立支队担心筱冢义男司令官却在为第一军如何布防黄河防线而烦恼。

暂1oo旅已经成了筱冢司令官心里最大的一块心病清涧战役的失利使得筱冢义男一举消灭暂1oo旅的计划落空了佐佐木道一的被俘更是让筱冢义男遭到了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的责难)

从筱冢义男的内心来说是非常想尽快除掉暂1oo旅这支使自己大失颜面的中**队的可清涧战役的失利让筱冢义男手中本就不多地机动兵力变得更加的稀少而且再在黄河东岸的暂1oo旅身上投入太多兵力也与大本营制定的华北作战指导原则和华北方面军制定的治安肃正计划的作战原则不太

还有一个实际的困难就是与暂1oo旅驻防的清涧县隔河相望的石楼县及邻近地柳林县、永和县和交口县都不是人口密集比较富裕的县份这就造成部队在当地所能获得的补给十分地有限大部队长期集结在这些地区就只能依靠大量的运输队来维持部队的补给需要可这几个县除柳林和交口两县还有一条比较像样的公路外其余县份地道路状况都很不理想。这又给运输队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机动兵力不足不是主要的作战目标后勤保障困难这三大因素使得筱冢义男只能放弃了在近期内再次攻击暂1oo旅的想法但为了避免暂1oo旅在自己专心进行治安肃正作战时跳出来给自己捣乱筱冢义男下令情报机关加大对暂1oo旅的侦察力度同时在石楼县靠近黄河沿岸地区修筑几个大型的据点。

筱冢义男认为既然暂1oo旅当初没有攻占兵力空虚的石楼县城那就说明暂1oo旅的攻坚能力不足在黄河沿岸地区修筑几个坚固的大型据点既能取到预警的作用。又能为自己调集兵力赢得时间。

在这些据点没有修筑好之前筱冢义男是不准备把119联队和第3混成旅团地残部撤回原驻地了这样既可以防止暂1oo旅卷土重来。还可以把石楼境内肃正一番。

对那支在清涧战役进行到关键时刻袭击了弹药运输队的小部队筱冢义男也是恨得牙齿痒痒的筱冢义男认为如果没有这支小部队的那次袭击清涧战役未必会失败最少佐佐木道一少将未必会被俘。既然暂时无法对暂1oo旅主力采取什么行动。那消灭掉这支可恶的小部队也能稍解自己胸中地怨气这也直接导致了鬼子119联队和第3混成旅残部紧追独立支队不舍的局面。

我正一心关注和思考如何救援独立支队的时候两件事情把我从旅部作战室里拖了出来。

一件是武器修造厂把简易版的ak47和巴祖卡火箭筒造出来了来报喜的周怀闽告诉我虽然这两件武器地简易版还不能达到设计地要求可已经完全可以用于实战了最少简易版的ak47已经做到了不用拉枪栓就可以连续击地程度该枪两百米距离内的射击精度也还是比较不错的而且采用的还是三八式步枪的子弹这既大大提高了部队近距离作战时的火力密度。又不需要生产专用的子弹。

用三八式步枪时最好的士兵每分钟也最多达到十到十五的射击度可采用简易版的ak47却可以轻松的让每一个士兵都做到每分钟二十以上的射击度比三八式步枪不足的就是两百米以外的射击精度大为下降而且枪口的炽焰也有所增大在夜战中比较容易暴露士兵的位置。

简易版巴祖卡火箭筒离设计要求的差距就更大一些。毕竟没条件生产专门的火箭弹所以只能用迫击炮弹来进行改装实际测试下来打坦克肯定还不行不过对付暴露的火力点和碉堡的射击口等目标的效果还是不错的虽然已经可以投入实战。但有了轰天炮后这简易版巴祖卡在实战中的作用也就不是很明显了。因此最大的作用只是初步验证了设计的可行性。

另外一件事就是穆勒上校到清涧了我不知道这个德国佬为什么过了这么长时间才来。他这次来所搭乘的汽车已经是最后一批去西安拉委员长补充给我的武器弹药的车队了如果他还不来我还只能专门派一支小车队去接他了他一个德国佬可是无法穿过陕甘宁边区到清涧来的。

这次会面与以往不同以前是他被动我主动我还可以端一端架子可这次是我主动叫穆勒上校来的而且我还有事要他帮忙所以我必须表现的热情一点毕竟我手上的筹码并不是很多吃惯了大餐的人突然进了路边店难免会有些不适应我可不想让这种


状态提示:第一百三十二章 再见穆勒--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