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大唐医王>第三十二章 教训

两辈子都是光棍,这辈子还在苦苦等待第一个老婆的李元嘉,很难体会到今年四十岁的李世民此时的心情。

长孙十三岁嫁给李世民,十八岁生下第一个孩子,然后一同经历了反隋、立国、杀兄弑弟、逼父退位等一系列的艰难险阻,并且共同孕育了七个孩子……

这种感情,没有任何人能够替代。

所以由不用人磨墨想到长孙,由此黯然神伤,再由此迁怒于自家弟弟,脸色开始不善这种脑回路,就算李元嘉上辈子是个精神科医生,他都猜不出来!

好在猜不出老李的心态,但是察言观色的本事李元嘉还是有的,眼看情况不对赶紧就缩了缩脖子:“二哥,您先试试我这笔墨纸砚……等您试完了,我还有好东西奉上!”

“嗯?还有?”

李世民下意识的看了一眼那几个箱子,果然还有两个没打开的。

好奇心终于压过了不爽,李世民眯了眯眼睛,不动声色的拿起了手中的狼毫,在李元嘉拿来的白纸上面开始写起了他最喜欢的飞白:“高轩暧春色,邃阁媚朝光。彤庭飞彩旆,翠幌曜明珰……”

一首《元日》,正是李世民自己的诗作。

李元嘉当然不会不知道,所以只是看了开头的四句之后,立刻就拍手叫绝:“好字!不过臣弟觉得这首诗写出来,可就把二哥您的这一首飞白给盖住了……啧啧,好诗!好诗啊!”

平心而论,其实李元嘉不喜欢飞白。

或许是因为后世看惯了宋体字、黑体字和楷体字,李元嘉更喜欢四四方方,规规矩矩的文字,而这种先入为主让他没办法接受华丽而不实用的飞白,也欣赏不动古人的草书、行书。后来为了活字印刷,他又故意开始改变自,开始一点一点的向标准宋体靠拢,直到现在进度已经过了大半……

但是对于李世民的诗,李元嘉还是很佩服的。

当然这里所谓的佩服倒不是说唐太宗的诗有多牛,能和盛唐的那些诗坛大佬们掰掰腕子什么的,纯粹就是因为李世民的诗作功底完全超出了李元嘉的意料!

说白了,还是先入为主在作祟。

以前不知道的时候,李元嘉以为自己的这个便宜二哥应该就是个马上皇帝,权谋高人,对文学什么的也就是一般文人的水准。没想到前两年听到李世民写的那首《赐萧瑀》,才知道原来“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竟然是他的手笔!

虽说“疾风知劲草”不是他首作,可是能用好也是相当了不起的,至少比起李元嘉来强了不是一星半点!

所以如果不去和李哥、杜哥他们比的话,作为一个皇帝,而且还是在历史上赫赫有名,主要精力和时间都用在治理国家、勾心斗角,甚至女人身上的皇帝,李世民能够写出不错的诗作来,已经让李元嘉很佩服了……

“这纸……不错!”

在写了两行字之后,虽然心中颇为惊异,但是李世民的脸上却只是轻笑着点了点头道:“墨在纸上凝而不散,浓淡适宜……好纸!就算是比之李家纸坊的贡品,也不差什么……不,甚至还要好一些!”

说完之后抬起头来,李世民含笑问道:“这就是你那造纸作坊造出来,打算在长安和洛阳贩卖的纸张?”

“咳咳,是灵夔的作坊造出来的。”

听了皇帝的话之后,李元嘉顿时有些尴尬的笑道:“潞州的造纸作坊,我已经送给他了……二哥,我可没有打算在长安卖纸,只是造出来的纸颇为富余,打算献于二哥一些……”

“呵呵,是不是再送给你舅舅和魏国公一些?”

不等李元嘉把话说完,皇帝就冷笑了起来:“然后其他人如果知道了这种不亚于李家纸坊贡品的纸,想要求取的话,就必须给你一个……是叫成本价,对吧?”

“呃……”

下意识的缩了缩脖子,李元嘉没敢继续说话,但是表情却立刻变得惶恐了起来。。

这套路,反正和当初卖十三香的时候一模一样,如果李元嘉要是坚持说是朋友之间互相的“交流”,只收一些成本价的话,那就真是在侮辱皇帝的智商了——你钻空子去干这些事儿是一回事儿,但是惹恼李世民可就是另一回事儿了。

看着李元嘉一副害怕的样子,李世民忍不住暗暗摇了摇头。

他当然不希望李元嘉去做生意,毕竟是堂堂亲王,干这种事儿肯定是要给皇家丢脸的。不过李世民也知道这朝中文武,用家生子的名义做买卖的不在少数,只要不摆在明面上,倒也不会有人多说什么。

更何况……

花心思在赚钱上面,总比胡思乱想其他事情要好吧?

微一沉吟之后,李世民摆了摆手道:“算了,你这事儿我不管,以后每年给我送来两箱纸就是了。”

用过了之后,他对李元嘉送来的新纸也是颇为满意。

所以张口就是每年一万张白纸,顿时心疼的李元嘉就是嘴皮子一阵哆嗦——虽说王普他们的生产效率不低,至少肯定比每年只能供应两万张顶级白纸的李家纸坊要高,但是以现在长安城外纸坊的规模,一年下来最多也就是能造四五万张而已!

这皇帝一张嘴,直接去了产能的五分之一!

再想想既然给了皇帝,那么舅舅和房玄龄那边也不能小气,基本上那个纸坊有一小半的干股就这么送出去了!

看到兄弟心疼的模样,李世民也是暗暗好笑。

常年用着李家纸坊的顶级白纸,他还能不知


状态提示:第三十二章 教训--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