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锦衣卫之高武大明>第二十八章 返京

长安城天香楼内,赶了2个时辰的刘启隆一行正准备用餐,就有属下来报,长安知府余子俊求见。

刘启隆心中一笑,知道他是忍不住了,根据暗探的情报,这段时间的余子俊可是忙的不可开交。

“告诉他,如果他下定决心的话,我会助他一臂之力,见面还是算了。”该说的自己早已说过,是否能够下定决心,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结束了用餐,余子俊果然早已离去,其实他今日会来,无非也就是想要一个承诺罢了,这可是会掉脑袋的大事,一个不好说不定就是株连九族,如果没有刘启隆的承诺,他们还真不敢干,至于朱祁钰,他只需坐在庙堂之上指点江山就够了。

“大人,能行吗?”心儿有些担忧,那日的话她也听在耳中,自然知道刘启隆答应了什么。“没事,这小沟里,翻不了我这艘巨帆。”朱祁钰现在的心思都在印度和江湖上,供奉阁的势力虽然没有完全了解,但据刘启隆的猜测,朱祁钰对其的掌控也并没是完全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之中必有争端,他就不信供奉阁内都是跟朱祁钰一条心的。

况且他能够调动多少供奉还是个未知数,就现在的情况来看,除了现在还在荆襄护着李贤的三人外,刘启隆的探子就再也没有见过其他供奉出现在宫外,准确的说他们是更加喜欢待在景山之上的供奉阁中,如非必要连门都不踏出半步。

李贤那边的处境也是不容乐观,流民的基数比他想象的要严重得多。赈灾银两在秘密押运的途中竟然被劫,好在当时分为了三批,只是被劫了一批让李贤略感欣慰,可接着他就发现有人在暗中操纵粮食价格,一时之间竟变成无粮可买。

李贤想要调查究竟是何人所为,却发现根本无从查起,在他的面前就像是有一阵黑雾遮挡了他的眼睛,让他焦虑的同时却宛如瞎子般找不到出路。

刘启隆当然知道是怎么回事,但他却没有告诉李贤的打算,因为其中牵扯之广让他都有些心惊,更知道如果让李贤一头扎进去,他只会被碾个粉碎。

这次他打算亲自出手,跟在李贤身边的张高、褚雄二人已经开始布置,只等刘启隆的命令就可拿下当地积压粮食的商贩,包庇他的官员更是早已在控制之中,不过朝堂之上却还是有些麻烦,得等刘启隆回到京城后亲自去办才能妥当。

虽是有事要办,但刘启隆却并不着急,荆襄的事还不到关键时刻,有的是时间准备,如果现在就扑灭了一切苗头,那又有谁知道他刘启隆为之付出了多少努力,而且荆襄的流民中慢慢多了些来路不明的武林人士,让刘启隆想要一探究竟。

别看近百万流民,只要铲除了源头,给他们一口饱饭吃,那么这场荒灾即可就可结束,百姓的要求,在任何年代都是如此的简单、朴实,却总是不被满足,不得不说是一个民族的悲哀。锦衣卫遍布在各地的密探早已暗中收购了足够的粮食,只等尘埃落地,这些粮食就会被送往荆襄,解流民之苦。

一路游山玩水,带着家人逛遍了沿途的所有风景,历经二十天左右,一行人这才回到了京城,而这时的荆襄,已经成了一锅煮开的沸水,随时有着炸开的危险,谋反的苗头渐渐的在流民中滋生。

刘启隆的马车刚刚入城,朱祁钰的圣旨就跟着到了,着刘启隆即可前往荆襄,帮助巡抚李贤解决流民危机。朱祁钰此刻心中满是懊悔,早知道荆襄之事如此复杂,他当时绝对不会招刘启隆回京,现在的情况已经有了扩散的苗头,一些穷苦人家的壮年也加入到了流民大军之中,推翻大明之声越发响亮。

民间更是开始流传一些关于朱祁钰的谣言,大致意思即为朱祁钰为夺皇位,先是废除太子,继而废除善良、正直的皇后,接着又借故杀掉自己的哥哥,实为失德之人,近几年的大旱正是老天降下的惩罚。老百姓还就是相信这一套说辞,口口相传是越说越真,到最后都像是他们亲身经历一样。

“张良,安排人护送老夫人回府,你跟我来。”肩袍无风自动,给了心儿一个“肯定”的眼神,刘启隆翻身坐在了手下牵来的马背上,在张氏带着二小站在马车上对着他挥了挥手,刘启隆点头应道,一拉缰绳向着锦衣卫衙门处飞奔而去。

“大人。”“大人。”刚到衙门口,一片应和之声相继传来,刘启隆跳下马背,快步向着衙门内走去。

“常文斌呢?”“大人,我在这。”常文斌听到门口的高呼声,连忙小跑着走了出去。“东西呢?”脚下不停,刘启隆继续向着大堂内前行。“已经呈上去了。”刘启隆刚到城门口,就有人已经禀报过了,常文斌按照预先安排好的即刻把东西呈了上去。

“好,京城这边还是你来负责,我马上就走。”常文斌挽尊应了下来,刚想说什么,外面传来一个声音。“大人,六扇门总捕曹大人求见。”看常文斌神色有些怪异,刘启隆没有应和,反是侧头问起了他:“怎么?”常文斌神色间有些犹豫,但在刘启隆的注视下还是开口说道:“大人,您还记得刘清瑶吗?”

刘启隆当然记得,此女不正是一步登天,坐上刘家家主并且成为六扇门外围情报负责人的刘家庶女吗?常文斌看刘启隆一脸了然,这才接着说:“此女现在有个称号叫:血玫瑰。短短的20多天,镇压住整个刘家,吞并了吴家,赵家也已被其收入麾下,只是手段有些


状态提示:第二十八章 返京--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