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砚压群芳>桃艳风流桃叶渡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待橹。风波了无常,没命江南渡。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明楫。但渡无所苦,我自来迎接。

桃叶映红花,无风自婀娜。春花映何限,感郎独采我。

桃叶复桃叶,桃树连桃根。相怜两乐事,独使我殷勤。

桃叶渡在秦淮河与青溪合流处,桃叶渡处当时水深湍急,“风波了无常”,翻船事故时有发生,于是就有一个男人,在河边古渡上亲自迎送,用真爱托起一段fēng_liú佳话,使得在这个世界上,再没有另一个渡口像这样一样令人情迷神往……

这个人,就是六朝名士王献之。

王献之,书圣王羲之的第七子,善书法,尤长于草隶,与其父并称为书坛“二王”。在年幼时,就非常幸运地参加了由他父亲主持的兰亭雅聚,留名于世。

东晋世风,崇尚清谈,放浪倜傥。作为一个年轻时就名重江左的名士,王献之在婚姻上选择的余地很大。他先是娶了同是名士豪族郗昙的女儿为妻,但不知什么原因,又和郗氏离了婚,咸宁年间,招为余姚公主的驸马。

王献之住在秦淮河边的乌衣巷,钟情于名川秀水的他,游走在风景秀美的秦淮河与清溪间,他邂逅了一位让他fēng_liú流传后世的佳丽桃叶。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从桃叶之名可以想见其美。金陵是帝王州,也是佳丽地。作为名士,定是阅遍佳丽无数的。而能让王献之动心动情的,一定是佳丽中的凤。王献之整个的身心都进去了,为之喜,为之忧,百般呵护。不知是因为生活,还是因为赴情人之约,桃叶常往返于浪急的河流,王献之很不放心,每次都亲自在渡口迎送。不仅送行,还歌唱。王献之传世的诗不多,但为桃叶所唱的情歌火辣辣,真切切,意绵绵。

桃叶的身世无处可找,但应该不会是官阀高门,在非常讲究门阀观念的东晋时代,如此对一个出身于寻常百姓家的女子唱如此的歌,的确让人动容。有人附会为卖砚人家的女子——

王献之听朋友说,在桃叶渡的对岸集市上有一方呈桃子形的稀世砚台,他花了五十两银子买了此桃花砚。用此砚有讲究,要在三月三桃花盛开时,桃叶渡东青溪边的桃花林里,用桃花潭水洗砚。第二年三月三,王献之临潭洗砚,不觉诗兴大发,随口吟道:

细柳夹岸生,桃花渡口红

这时一位姑娘笑道:“这是我家的砚。砚台背面有诗为证,——砚池满盛落花香,墨透纤毫染汉章。”从此,两人因砚相识,因而相恋。

从王献之的诗中,我们仿佛可以他们相恋时的一个场景:秦淮河畔,黄昏渡口。一个锦衣名士,在那儿翘首等候着一叶轻舟,而在小舟上,有一位红粉佳人正向他招手致意。那个锦衣名士一边等一边唱:“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也许王献之并没想到身边有许多人,他们赞赏、艳羡,也在轻轻地哼着他的歌,我甚至在想献之每唱一句,下面有许多的声音与之合唱或复沓,乃至“陈时江南盛歌”。

王献之的这组《桃叶歌》,让桃叶渡从此声名大噪,“桃叶临渡”也成了千古fēng_liú佳话。从六朝到明清,位于夫子庙东面的桃叶渡,均是一派繁华景象,河舫竞立,灯船萧鼓。


状态提示:桃艳风流桃叶渡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