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苏厨>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光胫转运
十个里边,怕是又有十个做不到了。

……

回京的路上,章惇逮着机会,与苏油讨论起王安石的《经济论》来。

王安石这部书,是潜心研究十多年之后的心血。

书中从宏观经济的眼光出发,详细分析了大宋这个国家的劳动分工,经济构成,终于发现了一条真理,那就是“社会财富”的概念。

王安石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市场大小,以及在市场和分工的基础上,构成的社会财富在流通中发展壮大的程度。

书中分析了很多方面,认为财富的价值,来自一个个的人,而让每一个人创造的社会财富越多,这个社会就会越加发达和富裕。

要实现这条,需要劳动者的劳动熟练程度,劳动技巧的提升,需要工具的改进,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知识的传播。

王安石也吸收了苏油和张方平的一些观点,认为生产不光光限制在农业,而应当包括工业和商业。

“四民之业即其田”,这个观念,在这本书里也提了出来。

书中除了对土地租佃、流转、兼并做了深刻论述和反思,同样对货币、商品交换、价格、劳力、薪水、资本、利润、专利,也做了非常详尽的阐述。

而对于货币、银行、金融等方面,则基本援引了苏油和张方平的论述。

【看书福利】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每天看书抽现金/点币!

书中对很多新兴的经济现象和经济产物,进行了详细说明,包括了国家大型企业如钢铁厂,造船厂的运转模式;大型私人资本企业如毛纺厂、皮革厂、机械厂的运转模式;新兴金融手段如定活期存款,汇票,保险业务等的研究分析;甚至连海外殖民地、捕鲸业、新型牧场、家庭式新式立体农业,都做了论述。

最后得到的观点,就是大宋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根本原因就是提高了大宋每一个人的人均“社会生产效率”。

生产的另一面是消费,作为两任宰执,王安石对国家收入的来源与分配也做了详尽描述,尤其详细地描述了自元丰以来,国家的开源节流的具体措施。

但是书中还是保持了儒家的保守,对苏油让宗室自立,成为“民力”的组成部分,表示了赞同,但是同时又提出了“与民争利”的问题。

而且王安石悲观地认为,这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掠夺。

他认为自己早期新法的失败之处,其症结就在“取民利与国”。

而现在大宋的经济走势,让他又产生了大宋正一步步走向“取民利与权贵”的担忧。


状态提示: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光胫转运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