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网络游戏>两汉往事>第五章 楚汉争锋—(三十)奔逃

刘邦毕竟人多,几十万人围着城池闹腾,这对城里边的人来说是一种折磨,对城外的刘邦也是一个不小难题。先不用说要打发这几十万大爷一起撬城砖,单是让这些人排好队就有不小的难度。当时又没有麦克风、扬声器之类的高级货,发布个命令全靠嗓子喊。如果给几十万人发布个命令,光用嗓子喊会把他累死,那真的要是这样,选将军绝不能看本事,只管挑嗓门就行。

事实绝非如此,发布命令也不太需要练嗓门的。

刘邦的嗓门就不高,但把几十万大军组织的井井有条。当然能做到这一点的不止他一个,在他之前有很多人,在他之后也不胜枚举。当然能做到这些的,绝不仅仅是靠个人魅力,有些很不咋地的将军也能有声有色的组织个自助旅游什么的。这就有必要让我们共同探讨一下当时军队的编制,那就更容易让我们了解为什么随便拉出来个将军都能做到这些,并且做的有声有色。

具体的设置是这样的:

汉代的兵制是以二与五的倍数为基准。最基础的单位为伍,即每五个人有一个伍长。

两个伍为什,每十个人有一个什长。

五什为队,每五十个人有一个队率。

两个队为一屯,每一百人有一个屯长。

两个屯为一个曲,每两百人有一个军侯。

两个曲成一部,每四百人有一个军司马。

通常每五个部为一个营,即两千为一duli的作战单位,通常统军者为都尉;

都尉之上是校尉,校尉官两千石,堪比九卿,兵员可大可小、可多可少,战时要管三五个都尉,人数从几千到上万不等。当然这也不是固定的,有些duli军团会更多。

校尉之上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将军。当然将军又分三六九等,带兵人数就更不好固定,但通常将军之下又会有三五个校尉。至于将军的设置又是一个很复杂的命题,要想说清楚,再写几千字也不容易介绍的很明白,因此我们就此打住,不再向上叙述。

单这九个层级的设置就能让我们明白其中的奥妙,每层机构下边实际只管那三五个人,只要机制运行良好,一个命令下去只要给这三五个人说明白就行。由此可见,当将军也就是搞管理,只要能把管理机制做好,把庞大的机构切割成一个个小块,cao作起来就会很便宜。

层级多了,便于控制,也便于管理,当然还是需要支付一些成本的,这个成本就是效率。一层传一层,待得传到第一线都要半天时间;与此相反,下边有个信息,层层汇报,等到老大们知道一线情况,最少也得两三个小时。如果再遇到表达能力差点的主,那就更让人头疼,三传两不传,一线员工所听到的是不是和老大的愿意相吻合,那就要打些折扣。这就体现一个将军的本事了,有能力的将军绝对不是只会喊打的角色,通常表达能力还需要很过关,不然南辕北辙的笑话会如影随形地紧跟着他。

刘邦这方面的能力很过关,这似乎不存在争议,但效率问题还是或多或少存在的,并且这个效率问题让他亲身体会了一次。

项羽半夜突围而去,等刘邦得到这个消息,天已大亮。因为层级太多,从伍长开始一级一级汇报到刘邦跟前,这当中最少隔了八级,加上当时汇报个情况全靠两条腿跑,按每个层级汇报需要30分钟计算,八级就需要240分钟,也就是4个小时过去了。就这种效率,项羽深夜逃跑刘邦天明知道,这一点也不奇怪。

虽然这一切都在情理之中,但还是让刘邦极为恼火。跑了项羽犹如放虎归山,纵虎容易伏虎难,刘邦可不愿意再抖精神,表演什么的。恼火的刘邦发了一阵牢sao后,随即命令灌婴率五千骑兵前去追击。

项羽冲出重围后,一路向南,跑到了淮河北岸,在这里碰到了一个困难——没船。乌骓马虽然厉害,但归根结底只会在地上跑,还没学会在水里游,乌骓马这么厉害都不会游泳,那么跟着项羽跑出来的几百骑兵所乘的普通马驹当然更难以为之。

眼前这个困难让耽搁了项羽不少时间,七零八凑地好不容易找了几艘渔船,终于能解了这燃眉之急。然而,几百骑兵连人带马靠这几艘渔船摆渡,一次性渡河肯定是实现不了,那么船夫同志们只好辛苦点,划过来返回去,再划过来再返回去……在这一趟趟往返过程中,汉军渐渐近了。

汉军的不请自来,让很多项羽的追随者没能顺利登船,最终渡过淮河陪在项羽身边的只有一百多人。这一百多人,成了项羽现在仅存的兵力。虽然陪在身边的人并不多,但项羽刚才面临的困难,汉军追兵也同样会面临。这一困难,使得项羽能够带着仅剩的一百余骑顺利南撤,又一次把汉军追兵甩出老远。

这似乎让项羽看到了一线生机,但这毕竟是似乎,因为一个更大的困难等待他去面临。

项羽马不停蹄地跑到yin陵(今安徽定远西北),把汉军甩的没影,可不幸的是自己却迷了路,东南西北分不清,左右两条道路不知如何选择。就在纠结之时,终于找到了个在田间种地的老农,上前问路。

项羽带着的一百多人经过这一阵加长版马拉松比赛后,又饥又渴,火气很大,一则问话态度不好,二则自报了家门。两个原因的结合,让项羽丧失了活命的机会。项羽多年来屠城、煮人这些事干的得心应手,竟然让种地老农都对他意见满腹,可能连他自己


状态提示:第五章 楚汉争锋—(三十)奔逃--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