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高嫁>第 41 部分阅读

旧无法命令自己冷静。对一个军人来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眼睁睁看着同袍死在自己面前。

谢三深吸一口气。这才缓缓抬起头,朝众人的目光焦点看去。他早有心理准备,可是看到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伤痕累累地悬挂在自己面前,他只觉得全身的血液直往脑门冲。若不是他半途折回蓟州,他很可能也是其中之一。

“三爷?”长安低唤一声。他清楚地感觉到主子的愤怒,他知道主子最是护短,他很怕他已经决意复仇,只能小声建议:“不如我们先回京城,再做打算。”这不是他罔顾兄弟之情,而是他觉得。没什么比主子的安全更重要。

谢三横了长安一眼,示意他闭嘴,复又朝高台上的尸体看去。很明显,他的手下全都力战而亡,他相信。对方同样损失惨重。转念间,他想到了树林中的血腥味,想到了长安刚刚告诉他,小院的尸体已经凉了,但村庄的男人是在天亮后才被掳走的。

若是把前前后后的事情联系起来考量,真相似乎呼之欲出,只不过……

谢三转头朝陵城方向看去。他依旧不明白。陵城大门紧闭的缘由。

“倭贼在地上写的什么?”

“肯定不是什么好话。”

身旁的议论惊醒了沉思中的谢三,他凝神看去,在尸体的脚下发现了几行腥红的文字。

“为什么不把尸首放下来呢?”谢三询问身边的村民。他怕有人监视现场,遂只是混迹在人群中,可他又不忍心眼睁睁看着尸首在阳光下暴晒。

村民看了他一眼,反问道:“你是外地来的吧?”见谢三点头。他又道:“里长早就传话,等他到了再处置。”

“这都已经这么久了,天气越来越热,总不能一直这样吊着吧?”谢三啧啧摇头。

另一个村民接话:“听说里长在等什么人。”

“里长在等蓟州沈家的人。”又一个村民补充。

谢三怔了一下,转头朝蓟州方向看了一眼。摇头道:“这里明明是陵城地界啊!”

一听这话,一个村民捂住嘴,压着声音说:“听说沈大爷一早在蓟州附近教授村民如何防御倭贼。依我看,沈大爷比衙门靠谱,今日这事,确实应该等他来了再处置,说不定他看到这些人的惨状,也会教我们如何抵御倭贼。”

谢三深深看了他一眼。他还来不及接话,就听另一个村民忙不迭点头,附和道:“说起来,沈大爷真是宅心仁厚。去年,前年,大前年,那些被海盗洗劫的村子,哪户人家没受过他的恩惠?可惜,好人没好报,沈大奶奶生产时过世了,沈大爷一直很伤心,听说都生病了。”

“不止沈大奶奶过世了,我听说就连刚出生的沈家小少爷,病得都快不行了。”

“我也听说了,那可是沈大爷的嫡长子啊,唯一的儿子。”

……

大概是村民们不认识吊在高台上的死者,所以众人的话题一下子从对死者的惋惜,对倭贼的憎恨转到了对沈经纶的景仰。

谢三在一旁听着,心中不禁觉得奇怪。他一直听说,沈经纶为人低调,深居简出,可一个真正低调的人,又怎么能让邻城的百姓都对他赞口不绝?

不多会儿,正在谢三试着打听,附近是否有兵卫所,就见沈强跟着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急匆匆往人群走来。他急忙低下头,就见村民们一拥而上,围着男人七嘴八舌地询问,到底是不是倭贼作恶,倭贼又祸害了哪些村子云云。

被称作赵里长的男人寻了一个高处站立,抬起双手示意众人稍安勿躁,高声说:“大家静一静,听我说,遭了倭贼的是离这不远的王家村,村里的男人不是被倭贼杀死,就是被抓走了。”

人群“轰”一声炸开了锅,众人议论纷纷。

谢三低着头,尽量躲避沈强的视线,眉头皱得紧紧的。他推测,倭贼洗劫陵城后,与他的手下在蓟州与陵城之间的树林展开了血战。他的手下虽然全都死了,但对方同样伤亡惨重,于是去了赵里长口中的王家村抓壮丁。

纵观此事,最重要的关键之处。或者称之为疑点,那片弥散着血腥味的树林并不在陵城与码头之间。这就意味着,他的手下很可能遭遇了伏击,确切地说。所谓的倭贼想要伏击的人是他,而他阴差阳错折返了蓟州。

试想一下,若他没有折返蓟州,他及手下们很可能被一举擒杀。若是如此,码头上必定不会出现尸体,他们一众人将彻底人间蒸发,死不见尸。

是谁推算出他离开蓟州的时间?他无法下定论,唯一可以肯定的事,必定不是从海上来的倭寇。

谢三悄悄抬眼,看了看赵里长身后的沈强。

沈强站在人群的中心。努力装出镇定沉稳的模样,心中却似吊了十五个水桶,七上八下。

两个时辰前,蓟州与陵城交界处的值夜百姓匆忙上沈家汇报,说是陵城郊外的百姓在昨夜遭了海盗抢劫。那人不知详情。说得不清不楚。沈经纶本想亲自过来查看情况,奈何他昨晚又发烧了,今早压根下不了床,而沈志华重伤未愈,手脚都不方便,于是命他骑快马过来。他临走前,沈经纶还亲自叮嘱了他几句。

沈强想着沈经纶的话。抬头挺胸,大声说:“各位乡亲,我家大爷说了,先前是他考虑不周,才会酿成今日的惨剧。这两天,大爷正病着。所以他命在下先过来看一看附近的情况,再回去禀告他。大家放心,这一两日大爷定会派人过来,像蓟


状态提示:第 41 部分阅读--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