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中国式秘书>第2部:第十章

又是一年春夏之交。转眼间,廖志国到阳城任职已经一年半,黄一平回到市府也近一年。

刚刚召开的阳城市人大、政协两会上,鲲鹏馆作为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获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的一致拥护。同时列入此项工程者,还有阳城实验一小、二小和一中、二中四大名校设立分校,意在缓解教育资源配置不均,以及市民择校难、择校贵的难题,同样受到与会者及广大百姓的广泛好评。

实际上,关于市区四大名校设立分校的这个议题,不仅迎合了全社会教育资源均衡化的强烈呼声,而且巧妙化解了中阳地产储开富的困境,缓和了鲲鹏馆选址造成的矛盾,祛除掉市委书记洪大光一块心病。同时,此议还给廖志国带来启发,为他解决工程资金缺口难题找到出路。

那天,黄一平受到汪若虹提醒,来到小区门口几家中介公司,果然掌握到很多有用信息。

眼下,阳城市区二手房市场,不仅价格差异巨大,而且需求明显不均,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畸形景象。其中,价格高的房子,每平米接近两万元,已经达到上海、北京之类一线都市的水平,而价格低者大多在五千元上下。区位优越的房源,一向非常紧俏,难得有那么个把套房子出手,只要卖主一有意向,马上就被周围的亲戚、朋友、同事抢走,根本无需在中介公开挂牌。而那些区位不佳的房子,好多已经空置日久,有些在市区多家中介挂牌多年,依然无人问津。

据中介反映,阳城市民手中游资雄厚,改善住房的yù_wàng还算强烈,住宅市场前景相当广阔。由于多数市民对住房的选择具有特定要求,这才造成局部地区供不应求、多数地区供大于求的现象。支配阳城市区住房供需、价格关系的杠杆,除了套型、环境、面积这些参考因素外,地理位置仍然居于主导地位。决定地理位置好差优劣的关键,则不再是传统的三靠一内,而是与教育有关的学区。这一重要信息,有些出乎黄一平的意料。

本来,阳城市民对住房位置选择,长期秉持三靠一内的传统观念,即:靠近公园、护城河、大医院和菜场,最好在明代老城墙以内。这种理念,尤其在世居市区的老市民中更为根深蒂固。可是,如今的情况已然产生变化随着独生子女占据主流,教育问题成为千家万户的重中之重,衡量居住环境的优劣,乃至具体到一套房子的好差,主要看其是否在名校施教区,即是否学区房。所谓名校,在市区无非实验一小、二小和一中、二中四所,施教区则是以这些学校为中心,向四周划定的一片类圆区域。按照有关规定,只有居住于此区域中的孩子,方可在上述四校免费或优先择校就读。在众多家长眼里,占据了名校周边的住房,等于获得了读名校的优势,视若孩子率先冲出起跑线,甚至一只脚已然跨进了名牌大学的门槛。

说到这个问题,就得顺便说说阳城的教育问题。众所周知,阳城是n省乃至全国知名的教育强市,每年高考成绩皆名列前茅,不仅本科上线、录取率高,而且屡屡诞生全省文理科状元,北大、清华、n大之类名牌大学录取人数也多。因此,在当今中国应试教育一考定终身的大背景下,唯考试成绩论英雄之风,在阳城更加盛行。受如此风气引领,便产生了一批善于抓应试教育的名校。而这些名校的存在,一方面引导、诱惑广大市民群众,纷纷想方设法将子女往里面送,造成名校生源拥挤,获得比普通学校优选的机会。另一方面,借助得天独厚的名气,在吸引政府投入的同时,大肆收取高额择校与赞助费,实力迅速得到充实,进而加大与普通学校的差距。最终的结果,导致区域性教育资源配置极不平衡,且有日益加剧的趋势。

按照国家及地方教育法规的要求,包括小学、初中在内的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应当按照辖区管理、就近入学的原则,无条件接收周边学生就近入学,且不应收取择校费。可事实上,实验一小、二小及阳城一中、二中几所名校,向来客大欺店,根本无视上述法规。当然,为了应付百姓沸腾的民怨,以及随时可能光临的新闻舆论监督,在政府主管部门默许下,学校也采取了某些瞒天过海的障眼法术。比如,实验一小、二小规定,施教区范围只限定在学校周围五百米之内,照此接收学生只及实际容量的十分之一二,而其余十之八九则统统招收择校生,每人需要缴纳五千至两万元不等的赞助费。阳城一中、二中的做法更绝!此两校经过会商,决定在校内保留两成份额作为公办,余下八成改成所谓民营办学模式。公办部分固然遵照法规,接受周边住户就近入学的学生,而民营部分则是法规无法管到的区域,每人收受三万、五万甚至十万、八万自然随意开价。

试想,偌大一个阳城市区,每年需要读小学、初中的孩子数以万计,而四所名校实际接收的学生,总供不过二三千人,其中不需要缴纳高额择校费者也就区区数百,即使那不多的花钱择校名额,也是数十人争抢一个,其状何其惨烈!因此,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普通百姓,除了能够有幸拥有学区房一途,别的哪里还有门道?也因此,名校周围的房子,好卖难买且价格奇贵。

获悉此况,黄一平不免百感交集。像他这样的市府秘书,其女儿萌萌上学,根本无需考虑上述因素,只需一个电话三言两


状态提示:第2部:第十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