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邺都发生伏完事件,荀彧被曹操强行留在南阳,出任军师将军,辅佐曹洪守城,但荀彧却以身体有病为由,从不参与军事,曹洪和荀彧是亲家,知道荀彧的难处,他也不勉强荀彧。
但这一次曹洪心中紧张,他担心城池守不住,便赶来找荀彧商量,以亲家的身份请荀彧帮忙,希望他能给自己指了一条明路。
书房里,荀彧碍不过亲家的面子,他慢慢喝了一杯酒,淡淡道:“子廉应该做两手准备。一是等待丞相的援军,其次是准备撤军,不过我估计文聘也会明白长安援军将至,他会加大攻城的力度,子廉能否守住宛城,其实我并不抱太大希望。”
“如果宛城丢了,我怎么向丞相交代?”曹洪叹了口气道。
荀彧微微一笑,“子廉放心,丞相不会处罚你,其实他对丢失南阳有心理准备。”
曹洪愕然,“这是为何?”
“很简单,他撕毁停战协议,攻打樊城和襄阳,就已经种下了今天的苦果,他若想保住南阳,至少要在南阳屯兵五万,就像当年一样,但他只屯兵两万,而且还不是最精锐之军,大多是去年俘获的河北战俘,战斗力极差,怎么可能保得住南阳?子廉,他心里有数,你若守不住南阳,是在他的意料之中。”
荀彧的分析使曹洪略略心宽,他叹息一声道:“现在我就希望长安的骑兵明天就能赶到,这样宛城就保住了。”
荀彧摇了摇头,“你想得虽然好,但文聘未必会给你机会,如果我没有料错,汉军今天晚上就会大举攻城。”
荀彧话音刚落,外面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有士兵紧张禀报道:“启禀将军,城头有警报声传来,可能汉军开始攻城了。”
曹洪腾地站起身,脸色大变,他紧张得声音都变了,“荀公.....我该怎么办?”
荀彧摆摆手笑道:“子廉不必紧张,尽力而为吧!而且要做好撤退的准备,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曹洪心中乱成一团,竟没有问荀彧的打算,他行一礼,便匆匆而去,荀彧慢慢又喝了一杯酒,自言自语道:“子廉,丞相已经不会再容我了,你自己保重吧!”
这时,门口出现一个年轻人,是邓义之侄,名叫邓大挺,他拱手道:“荀世叔,我叔父说城破恐怕不安全,请叔父随我去暂避。”
“呵呵!多谢贤侄,汉军不会伤害我。”
邓大挺很认真道:“世叔,恐怕不是汉军,是担心曹操不会放过世叔。”
荀彧沉思片刻,终于点了点头,起身道:“那就多谢贤侄了。”
.........
夜晚,黑沉沉的暮色笼罩着南阳大地,但宛城城头的守军却异常紧张,每个人的眼中都充满了紧张不安。
城外一望无垠的原野上布满了火光,形成了一个无比巨大的椭圆形,铺摊在城外的大地上,俨如汇聚成了一片火把的海洋,一直延伸到十几里外,而且在椭圆上的后边,一股赤亮的火流继续源源不断的注入到这片火的海洋之中。
这至少是十几万人的军队,几乎所有的曹军都意识到,一定是襄阳援军大举到来。
这时,曹洪匆匆赶到城头,他也被城下的壮观景象吓得倒吸了口冷气,旁边长史贾逵道:“子廉将军,这不是真实的军队,一定是敌军的虚兵之计,只是火把而已。”
曹洪顿时醒悟,大喊道:“没有什么援军,是假的军队,他们只有两万人。”
虽然曹洪再三辟谣,但士兵还是心中很紧张,因为这些火把都在动,就算一人拿两支火把,也至少有六七万人,绝不止两万。
曹洪见所有的火把都在移动,他心中也没有底了,很显然,汉军是要从南城进攻。
这时,曹洪看见汉军的三百艘平底拖船已驶进了护城河,五艘船并列在一起,铺上木板后便形成了浮桥,长约数里。
曹洪大喝道:“投火油下去,烧这些船只!”
曹军士兵立刻将数百桶火油抛了下去,又用火箭点燃了火油护城河上的船只顿时熊熊燃烧起来,火势越烧越猛,渐渐连成一片,城上曹军顿时欢呼起来。
城下的战鼓声陡然敲响,喊杀声震天,无数的汉军向南城汹涌杀来,曹洪见南城的兵力只有四千人,根本不足以抵抗汉军,便回头厉声令道:“所有军队调到南城,熬过今晚,明天援军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