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越沧海>446.第446章 凌虚飞渡

却说前军斥候来报两军即将接战、吴越水师与宋军船队先锋相距不过五六里水路,曹彬闻言大惊叱问:“可曾探得吴越水师旗号?何人领兵?”

斥候船上的哨探当即回复说:“回禀都监,来船帅旗写着‘闽国公陈’、‘飞鱼都’等字样,想是吴越水师第一名将陈诲亲率的飞鱼都了。来着至多三四千人,百来条船。最大不过五丈长短、九尺宽阔,并无上下甲板,除船板外仅有一二舱室藏身。些许战船船头似有数百斤轻炮放置,如今距离太远,还看不真切。是战是守,还请都监速速定夺!”

船小,人少,而且看上去也没什么特别强大的水战器械,这种情况下居然敢来主动迎击,吴越人的胆子还真是让曹彬咋舌。

宋军如今研发出火炮也有将近三年了,陆续装备也有一两年,也有移到战船上使用的,曹彬作为宋军中至少排行前三的水师将领,对于可以移到战船上使用的火炮轻重、威力自然都是有数的。如果按照宋军的技术,三百斤的炮最多发射一斤重的铁弹,五百斤的或许可以射到两斤。这样的威力打中了要想在几寸厚的船板上砸出一个洞自然是容易做到的,但是要说击沉船还有点难度。

在某些极端拍脑袋的yy小说里面,实心弹的火炮打战船都可以被写得生猛无比,或者诸如众多已经被玩坏玩烂的明末16xx之类的东东,轻松一句“恰好击中了水线”便让那些洋人的盖伦船直接嗝屁了。但是实战中,要靠实心弹在不击中火药库的情况下用炮弹击沉大型战船,那也是颇为麻烦的,炮击高效击沉木质战船更多是爆破弹出现之后的事情了。而中式帆船虽然装甲不一定比晚期大航海时代的西洋战舰厚实,但是其榫接合水密舱特性却是优于洋人的——这些知识曹彬自然不可能系统地知道,但是以他的经验,也知道三五百斤以下的小炮只能打沉那些单层甲板没有隔舱的小船,对他如今作为军中主力的多层艨艟是无能为力的,最多破坏一些上层建筑。

那么,吴越人还敢这么嚣张的冲上来,到底是倚仗了什么?实心弹外面沾一层猛火油的那种燃烧弹首先被曹彬直接否决了,燃烧弹的点火只能用大仰角臼炮完成,如今的平射炮是用不了燃烧弹的,而抛射弹的准头动辄误差百步,根本不能用来打船。那么,剩下的可能莫非还是和当初十几年前与南唐水师交战时候那般,全靠投掷猛火油桶烧船?

念及此处,曹彬对于交战方略大致已经有数了,只听他下令道:“全军停止前进,且先摆开阵势,五牙船、艨艟斗舰呈四圆阵;小船走舸居中,十字形布阵。遇敌时五牙船艨艟全部戒备,弓弩手雷自行御敌,装炮大舰全数使用铁砂弹!遇敌船试图靠近五十步内者,尽数轰杀其船水手!若还有冲杀近前者,走舸以十字阵待大舰铁砂弹射毕从艨艟四圆阵间杀出拦截。”

宋军船阵纷纷开始变动,一旁还有参军将校觉得此举不甚稳妥,还想劝说曹彬是否要做出一些持重的安排。

“都监,吴越人来势汹汹。我军船队水兵也不过万余,另有近两万精兵都是殿前司步军为主,这些士卒纵然这两年朝廷早就想着要对南朝用兵,有训练水性,却终究不如水军的。如此大战,是否让船队先靠了南岸,让马步军上岸也好?”

“来不及的,也怪我军此前行进操切,以为吴越船队主力回去滇边运送援军,戎州左近战船水兵不足,必不敢出。以至于我军逆水行军、斥候派遣不足,没有提前侦测到吴越人出击。如今不过五六里水路,敌军顺水冲来,又是小船轻快,能给我军多少时间变阵应对?若是让步军上岸,步军中有弓弩者不过三四成,重型器械一时无法调度部署,那便是只能干看着水师厮杀了。何况若是被吴越人轻舟近战搏杀,便是遭遇半渡而击的下场,不如全力死战为上。吴越人不过小船,只要不能纵火,便打不沉我军的战船。那样一来,不过是跳帮厮杀的搏战而已,纵然步军在船上立足不稳武艺大减,我宋人比南人身高体壮,又是几个打一个,难道还干不过吴越人么?”

“只要不用火攻,吴越人便无能击沉我军大船……那若是吴越人的战船本身就是火船呢?便如效法赤壁周郎一般?”

“嘶……那倒不至于吧,”曹彬听了这句提醒,也是心中倒抽一口冷气,“陈诲乃南朝水师第一名将,怎会让他手下精锐儿郎全部做这种以命换命的事情?不过莫非这股吴越军当真便都是死士,只是虚打着陈诲的旗号?不过我军船队并未连环锁定,遭遇火船冲突也不尽然会遭大损。让五牙船把拍杆全部升起待命,若是有敌船靠近拍杆范围内,直接拍碎便是。其余小船多取长篙竹竿撑拒,效法李光弼破火船之故法便是。”

李光弼破火船的典故是发生在大唐安史之乱年间。相州战役时,唐军在黄河上架设浮桥沟通两岸,史思明叛军攻打唐军阵地不下,便用了火船的计谋,准备效法一把周瑜,顺水冲下来把唐军的浮桥烧了。结果李光弼侦知叛军战术后,便让军需部门赶造数百根老竹捆扎加固的长竿,大约都是五丈以上,让几个士兵操持一根,上千士卒在浮桥上守护,遇到火船靠近就用长竿撑住,最后火船上的死士全部跳河逃生或是自己被活活烧死为止都没能让船冲过来撞到浮桥。这个战例因为是唐朝的,五代宋初的名将大多知悉,也对于用这种法子防备火


状态提示:446.第446章 凌虚飞渡--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