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越沧海>477.第477章 汉中争夺战

辽国使团在八月间便带着百万银绢的赏赐缓缓北归了。辽人走后,大明朝廷对于后续的军事进度也一度产生了分歧和争吵——因为河套地区的势力范围还没有划定,河东也划给了辽国攻取的地界,以至于大明上下鹰派的武将们都产生了一些躁进的情绪,希望快速灭宋抢地盘。而文官们则立陈河南地区被大明收复的时候已经是烂摊子了,如果马上千里进兵后勤诸般都跟不上,百姓的负担也会过重云云。

对于这一番的争论,钱惟昱最后给定下了一个基调:在洪武元年剩下的几个月里,暂时不向洛阳乃至西边进兵,以免在进度上过于刺激了辽人。许多臣子对于这个决断颇为不解,最后还是久在北地的杨继业看出了钱惟昱的心思,给诸人解释了原因。

原来,黄河流域不比南方,到了寒冬腊月的季节,黄河下游是有可能封冻的。到了腊月乃至正月里,一旦黄河冻上之后,冰层的厚度便是策马而过也是可以做到的。那样一来,大明优势的水师战力也就无从发挥了,而辽人控弦数十万的铁骑则可以来去如风。今年既然已经过了大半年了,还是别在年底之前刺激了辽人,不然到时候辽人纵然攻坚不利,却玩来去如风的骑兵游击搞破坏,大明也够头疼。因此不如安分过冬,来年开春有一整年的窗口期调整布局、开拓进取。

众人听了这番道理,自然是心悦诚服不提。

不过,大明不在北线刺激辽人,不代表大明剩下的日子便彻底安分了。在中线,房州地区最终也在八月间被明军拿下,所以这一年剩下的时间,明军主要的军事目标就是谋取汉中了。

随后,钱惟昱把陆军的孙显忠、水军的卢绛派去,拨原北宋降将曹彬分派一军,与义军出身的李顺一起,分别作为西川镇遏使申屠令坚的副手,总领川中亲从都三万兵马和地方军队十余万人、总计十四万,屯驻剑门关。等待沿汉水进攻汉中的孙显忠卢绛一旦进入汉中盆地、从背后袭扰葭萌关后,便正反夹攻,破了葭萌关,从剑门道为取汉中兵马获取补给。

这个方略的大致思想,就是小股部队从距离更远、但是相对好走的汉水道,自房州行军至汉中盆地。然而因为这条水道可以承载的后勤负担不够支持大军,对于使用了火炮和火铳的部队来说,补给就更难以支持连续的大强度作战。所以从这里来的部队,无论在大明还是宋人的军事眼光中,都是无力独力拿下整个汉中盆地的——这也是当初赵炅同意放弃汴京退守关陇时,赵普对他劝说的一个理由,即房州的失陷并不一定会让明人有实力窥伺汉中,汉水中上游的航运能力要想支撑足够取汉中的大军的话,至少还要投入几年的工程量修河工、疏浚浅滩、建造船闸……

既然从房州溯汉水而上的小部队拿不下汉中,明军方略便改为让这支机动轻快的部队一旦进入汉中盆地后,直接从汉中南部的平原地区快速穿插,绕过坚城直捣葭萌关东北背面——葭萌关是剑门道北边的出口要害,其南边是狭窄的剑门道,北边就是开阔的汉中盆地。所以葭萌关和剑阁关一样,都有一个很大的特性那就是单方向防御力强大;剑门关防御来自北方外敌入川时很有优势,葭萌关防御来自南方的蜀人出川很有优势。而若是换一个攻击方向,这两座雄关的防御力起码要打掉七八成的战力折扣。

这种情况下,只要明军从北侧攻破了葭萌关这座防南不防北的关隘,被部署在四川的申屠令坚、曹彬就能杀出剑门道,通过剑门道为汉中盆地的明军输血了,整个汉中战役所需的兵力和补给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

八月十九,明军以林仁肇旗号、纠集亲从都十万人马,从汴州西出,迫郑州虎牢关,洛阳的宋军守军顿时紧张起来,连续告急,赵炅也紧急调遣,把宋廷自从夏季开始仿制赶造、至今以倾国之力才造出五六千杆的火绳枪全部拨给了洛阳守备将领,让他们利用火绳枪充分征发壮丁团练,依托雄关守备——守将们都被告知,火绳枪这种兵器哪怕是武艺不精,体格不壮的弱兵也能使用的;因此在守城守关时一定要留足预备兵,一旦火枪兵战死后就组织预备兵拣战死战友的枪继续作战。这一方略,倒是和后世伊朗人只挂一个先知的牌子就赤手空拳上阵,拣死者枪继续作战、人肉趟地雷阵那般不谋而合了。只是赵炅能够组织多少人真心卖命,便不得而知。

明军刚刚在虎牢关摆出阵势不久,却并未真个强攻。仅仅三日后,在邓州南阳一带,杨继业和铁骑都的旗号又领着精锐骑军奔袭武关,弄得长安的赵炅一日数惊,把渭南留作预备队的大部分禁军兵力都投入武关方向死守,并进一步加强潼关、函谷关防守。

如果说函谷关是“秦魏咽喉”,那武关便是“秦楚咽喉”,两处都是古代“秦之四塞”之一。函谷关通长安-洛阳,武关通长安-南阳。后来两汉以来,因为长安成为国都,同时防守“秦之四塞”导致兵力分散严重,才慢慢崛起了潼关。潼关相当于是把崤函道和武关道的数百里疆域都隔在了秦地之外,直接紧紧背靠长安为关。若是明军从南阳突破了武关,便可以绕到函谷关与潼关之间;虽然还不能从潼关攻入长安周边,却至少可以截断长安与洛阳之间的联络,一旦横切到黄河边的新丰渡,洛阳地区便成了一块飞地,所以宋人对于明军的这个分路进兵是


状态提示:477.第477章 汉中争夺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