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日不落盛唐>第四百七十六章

“不过,好在我们马上就要请到李元吉来咱们西域坐上一坐,再加上李渊对李世民原本就不会什么言听计从的。虽然李世民对于我们的威胁确实存在,但是考虑到这些情况之后,他对我们的威胁反而不如他孤身一人那么大。”

那个大臣说到这里之后环视了一下四周,发现诸位同僚们的目光,包括李文渊的目光都在注视着自己,不由得生出了一些指点江山的快感。于是清了清嗓子继续对着众人说道:

“如今普天之下除了草莽贼寇,就是只知道内斗的李氏父子了。所以依臣的愚见,有资格号令天下群雄的人,除了咱们唐王殿下之外,还有谁能够担当起如此的重任呢?上天已经注定大隋要在前些时日灭亡,全仗着唐王殿下为他续命,才让他苟延残喘到今天。那么为了天下苍生免遭战火涂炭,免得受北方游牧民族的铁蹄的威胁。是时候该推举唐王殿下坐上皇位,成为大隋的主人了。虽然说此事确实有僭越篡位之嫌,但是非常之时一定要做非常之事。所以我觉得干脆借助这个机会让唐王殿下甩掉大隋带来的沉重的担子。咱们重打锣鼓另开张,倒也不失为现在这个状况之下最为明智的一个决定了。”

听完了这个人所说的话之后,屋中的众人便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互之间都在不断的交换意见。他们同朝为官这么久了,这点默契还是有的。平日里在朝堂之上不能够出言商量什么事情,所以他们早就练就了用眼神传递想法的绝活。这种情况之下只消彼此之间的交换一下眼神便知道对方怎么想的。他们很快就从同僚的眼中确认了方才那个大臣所说的就是李文渊心中所想的,他们陪王伴驾这么久,很容易就从李文渊的一举一动中读出李文渊的心思。

既然有人已经替他们在前面趟平了道路摸清了李文渊的想法,那么接下来该做什么就是十分显而易见了。想通了这一点,屋中的这些大臣当即便纷纷向李文渊表态,中心思想无外乎就是那么几个:什么拥护李文渊代替气数已尽的大隋朝了。什么李文渊才是天下的明主理应坐在皇帝的位置上号令天下啦。再有克制一些的,则是说李文渊登上皇位之后,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统一各方面的意见,能够让对外出征的军队拧成一股绳攥成一个拳头。

反正这些人在摸清了李文渊的脉后,拍起马屁来简直是无所不用其极。反正平时他们拍的马屁也不少,也不差这多这么一个。再说了,李文渊之所以找他们来,只不过只会他们一声,再让他们像模像样的表个态,以达到李文渊预想中的民主。对这些大臣来说,能够在表态的同时顺便拍一拍李文渊的马屁,那么就是一举多得,怎么算都不亏的一笔买卖了?

李文渊看着面前的这些官员们在先前那个姓刘的官员的一番长篇大论的表态之后纷纷表示了对自己想法的支持,他心中这一块大石头也算是落了地。虽然这一次更多地只是想只会一声,但是有了这些官员们的支持,自己接下来的路将会平坦许多。在后世的历史长河中,也有那种篡位上台而不得百官支持的皇帝,这些皇帝之中鲜少有善终的。李文渊自然也不想落得这样一个下场,所以在实施自己心中的计划之前。便先将这些朝堂上的骨干官员们召集到了这里,关起门来和他们摊牌明谈。

就现在来看,自己这个计划还算不错,这些官员们确实按照自己所设想的那样轻而易举的便同意并且支持自己取代大隋皇帝的事情。这让李文渊不得不在心中暗自的叹息,虽然此事对于自己来说一直在向着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但是不得不说的还是在乱世之中鲜少有那种闲云野鹤,不指望着升官发财,一心只想治国齐家的儒士了。毕竟在乱世之中还是活下去比较重要,相比较起活下去的这件事情来说,其他的所有事情统统都要往后推移。

和这些骨干大臣们对了对口祝今天的聚餐至此也差不多改散了。聚餐结束之后。这些大臣们同李文渊道别后便回到了自己的家中。他们坐在马车中思索着今日晚间发生的一切,却没有注意到在两旁的屋檐之上“嗖嗖嗖”飞过去了许多人影。这些人是敦煌郡城中的夜枭,也是唯一一支由李文渊直辖的夜枭部队。今天这些夜枭们出动的目的就是监视这些开过会的大臣们的一举一动。

这倒不是李文渊想要找些什么,而是他知道自己带出来的这些骨干官员之中无论如何是一定会有萧皇后的眼线。萧太后不会贸然的就发动宫廷政变来将李文渊从西域的核心统治圈中踢出去,她布置眼线主要就是为了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到朝堂之上发生了什么,好让在接下来的事情中保住自己和自己目前唯一能够确认存活下来的后人。被人一直盯着可不是什么好的感受,李文渊如今就是要把这个眼线揪出来。

李文渊心中想的明白,虽然今天这个会议表面上看是密谈,但是从实际上来说,这个消息一定会传到萧太后的耳中。谁去给萧太后送信,谁就是萧太后留在朝堂之中的眼线。先前夜枭一直想要去查这条线,但是都被李文渊按了下来。一个女人家带着孩子,又处于政治权利斗争的漩涡之中,自然要想尽各种办法来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发展眼线也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情,所以完全没必要将事情做的太绝了,到时候逼得狗急跳墙了对谁都没有好处。李文渊今天想找这个眼线倒也没有什么特别的


状态提示:第四百七十六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